伏邪

伏邪

伏邪英文名稱:hidden pathogen定義:感而不隨即發病,而伏藏於體內的病邪,也指這一類發病類型。

簡介


● 英文名稱:Latent Qi
● 又稱:伏氣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基礎理論—病因

古籍摘選


● 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所謂溫疫之邪,伏於膜原,如鳥棲巢,如獸藏穴,營衛所不關,藥石所不及。至其發也,邪毒漸張。(《溫疫論》)

名詞解釋


● 感而不隨即發病,而伏藏於體內的病邪,也指這一類發病類型。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何為伏邪

● 伏邪理論首見於《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載有:“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明清時期,吳又可在前人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溫疫伏於膜原”之說,首次提出了“伏邪”概念,標誌著伏邪理論的正式形成。
● 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伏邪可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伏邪指伏氣溫病,即外邪侵犯人體,正氣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得邪氣得以伏匿,或伏於膜原,或伏於肌腠,或伏於肌核,或伏於脂膜,逾時而發。廣義的伏邪則指一切伏而不即發的邪氣,包括七情所傷、飲食失宜、痰濁、瘀血、內毒等內在的致病因素,也包括了伏氣溫病。

伏邪致病特點

● 伏邪致病,伏而後發形成的機理,多因當時感邪較輕,或外邪所中部位表淺,正氣處於內斂時期,正邪難以交爭,邪氣得以伏藏,復因外邪或情志、飲食、勞逸失調等因素觸動而發作,或進一步加重,或引發他病。因此,伏邪具有感而不發、過時而發、復感易發等特點。
● 狹義的伏邪指伏氣溫病,即指感受外邪后,蘊伏於里,逾時而發的一類溫病。其臨床特徵為病發即內熱較重,或有顯著化燥灼陰的氣分或血分徵象,症見脈細數或沉數而躁,苔厚膩,或舌赤無苔,溺赤,口渴,發熱等。治療以清里熱為主,又當密切顧及津液。
● 廣義伏邪致病非常廣泛。以乙肝為例,在我國臨床診療規範中,將乙肝定義為“濕熱疫毒之邪內侵,伏藏體內,逾時而發,而勞累、長期飲酒或其他疾病為其誘因”。另外,對於心腦血管疾病而言,中風的發病與伏邪中“伏熱”“伏痰”“伏瘀”密切相關。由此可見,伏邪可以作為我們分析許多慢性複雜疾病急性發作的出發點。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