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皂白
漢語成語
不分皂白,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fēn zào bái,意思是不分黑白,不分是非。出自《詩經·大雅·桑柔》。用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不弄清緣由。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詩經•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漢·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
《詩.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漢 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謂不分黑白,不辨是非。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豈不辨個是和非,不分個皂白,南鄰北里成灰。”也比喻不問好壞。《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若干官宦大戶人家,單揀門戶相當或是貪他嫁資豐厚,不分皂白,定了親事。”
不分青白、混淆黑白、是非不分、不管三七二十一、混為一談、不問青紅皂白。
是非分明、黑白分明、涇渭分明。
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不弄清緣由
他衝進來不分皂白地罵了我一頓。
confuse right and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