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藝術
雕刻藝術
整木雕成,作側卧狀,四足曲收,頭頸側視,雙角豎立目雕飾逼真,雙目安詳,神態恬靜自如。周身深黑漆,以金、黃、紅3色繪出較為規整的斑點紋。鹿背部有一小木鼓,鼓徑4厘米,厚3厘米。鼓周邊呈斜邊形,飾渦雲紋、點紋。造型美觀,風格獨特。鹿鳴吉祥是古入的傳統觀念,以鹿與鼓和諧的組合,使藝術性和實用性得到了巧妙的統一。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關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儘管學術界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都是從傳統的陰陽剛柔的觀念來立論的。有人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是貴柔、守雌、尚靜;有人則認為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另有人認為是二者之間一“中庸”。應該說,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是發展的,靜態的描述難免顧此失彼,以偏概全,而動態的追蹤則可以更接近歷史的原貌。中國雕塑正好可以成為我們動態地把握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參證。
雕塑的歷史
相對於文獻資料,它可以更直觀、更不加掩飾地將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講,一部中國雕塑風格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部民族文化精神的嬗變史。這樣,就使人們找到了將雕塑風格與民族文化精神聯繫起來的聯接點。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曾將藝術風格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嚴峻的風格,它堅守描寫的客觀簡樸性;其次是理想的風格,這一般是藝術發展成熟、完美、繁盛時期的風格;再次是愉快的風格,它往往是一門藝術衰落時期的風格,目的是為“取悅於人”,追求形式的華美與雕琢。(《美學》第三卷)用黑格爾的觀點分析中國雕塑風格的發展,發現大致上是吻合的。如果從中國雕塑的成熟期一秦漢時期開始,秦漢雕塑正是嚴峻風格的典型,而隋唐雕塑則是理想風格的典型,明清雕塑則是愉快風格的典型,至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宋則分別是從秦漢到隋唐,隋唐到明清之間的過渡風格。藝術風格從不同層次上可以有不同的概括,為了考察藝術風格的演變與民族文化精神的關係,這裡從中國傳統的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的風格理論出發來把握中國雕塑的發展。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曾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這裡的清指的就是俊爽超邁的陽剛之氣,濁是凝重沉鬱的陰柔之氣。其後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到“氣有剛柔”、“風趣剛柔”;沈約在《宋書》中講“剛柔迭用,喜慍分情”,就是與這種風格論一脈相承的。清代著名古文家姚來更是明確提出了“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風格論。
秦漢時代的雕塑風格是嚴峻的風格,是陽剛之美的風格。秦漢俑馬、墓前石雕從整體上看,也許遠不及後世那樣精巧、細膩,而以拙重、粗獷為特色,然而正是這種“客觀簡樸性”,成為了秦漢時代文化精神的象徵。
秦漢文化精神,就是先秦這種自強不息、奮鬥不已的頑強精神的延續。據說秦始皇南巡衡山,舟行至湘山遭遇大風,秦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樹成光山,向湘神顯示皇帝的威力,秦始皇這種不畏天命、敢於向神靈挑戰的精神正是雄偉的萬里長城、阿房宮、十二金銅巨像、力士孟賁像的思想基礎,也就是排列齊整、聲威雄壯的秦陵俑馬所要表現的精神。
漢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豪邁、蒼勁的詩句表明漢代文化精神就是在這種激越、高亢的基調里行進的。漢初曾一度流行所謂“黃老之學”,但這種主柔守雌的思想並非漢代統治者的真意,而是為了適應當時形勢的權宜之計,“無為”是策略,為的是大有所為。漢武帝開始,羽翼豐滿、國力強盛於是便抗擊匈奴、交通西域,創立了不朽業績。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秦漢的文化精神與雕塑風格達到了高度和諧,二者相得益彰。雕塑藝術以力量、氣勢、體積恰當地表現了這個征服自然、征服物質世界、開拓空間、佔據空間的時代。這種合諧是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的。
秦漢時期的文化精神是積極進取、剛健有為的。這種精神也正是《周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荀子》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現實中的表現。秦漢雕塑的風格不是偶然的,它正是這一時期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強烈的開拓、征服慾望的形象寫照。它繼承了遠古以來,華夏民族所表現出來的注重人力,與自然抗爭的崇高精神。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西方民族注重對自然的征服、改造,中華民族則表現為與自然的順應、融合。這種說法也許適合某些時代,但至少不適合先秦和秦漢時代的中華民族。如果沿著秦漢文化精神中的陽剛之氣追溯下去,就會發現早在遠古神話里就體現出了我們民族在早期的那種大氣磅礴,與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的文化精神,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等就是最好的說明。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雕塑由秦漢時代統一的陽剛之美的風格分裂為兩大風格,這兩大風格如果從地域著眼可以分為南方風格與北方風格,其文化內涵則是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的風格,表現在當時最主要的佛教雕塑上是“秀骨清相”與“大丈夫之相”的分別。探索這一時期風格分裂的原因還必須聯繫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這一時期所發生的變化來看。
在這種背景下,中華民族原有的剛健有為的精神在南朝減弱了,顯得陰柔有餘而剛健不足。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里談到,南朝士大夫搽粉塗胭脂,香料熏衣,肉柔骨脆,景侯作亂時,著羅綺,抱金玉,伏床邊等死。縣官老爺看見驢子也心驚肉跳,說是老虎,這與《史記?遊俠列傳》中秦漢時代的英武剛健的儒生形象形成了多麼鮮明的對比!
這一時期在雕塑中出現的“秀骨清相”的風格從藝術上看並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的。它意味著民族感性心理的豐富。在形式上,也較之前代的雕塑顯得細緻和講究,這也是藝術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正是由於風格上的分化,為中國雕塑在下一個階段形成新的統一風格奠定了基礎。其實不限於雕塑,當時在文化藝術上,南北朝時期普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文化風格。佛學家談到南北佛教的差異;學者注意到南人與北人在學風、學問方法上的不同;文學
史家談到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迥然相異的風格;書法家注意到南、北書法的不同風格……總的說來,在藝術方面,南方風格一般是婉約的、細膩的、秀美的;北方風格一般是豪邁的、粗獷的、壯美的;所謂“鐵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這兩大風格的寫照。
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西晉王朝覆滅后,中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北部中國成了游牧部族爭逐、混戰的場所,南部中國則由逃亡到江南的貴族官僚建立起偏安南方的王朝,大批有高才實學、博通經史的文人學士避亂江南,對南朝文化起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魏晉玄學對南朝人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果說秦漢時期人們在文化精神上表現出來的是慷慨激昂、努力奮發、以圖有所作為的話,那麼南朝時期則以任其自然、隱匿山林、蔑視禮教法度、崇尚虛靜無為、講玄清談為時尚。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哲學在以征服外界環境,以發展生產,重視世俗生活為特點的秦漢時期顯不出多少影響,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卻受到了特別的重視。
歷史的發展常常是充滿了戲劇性的。按說南朝在學術、文藝、典章制度方面堪稱華夏正統,加之禮樂之盛,富饒的山林物產之利,都是北朝所無法比擬的;十六國以及北朝統治者自己也不敢以華夏正統自居,按說,統一中國的應是南朝人而不是北朝人,然而結果正好相反,蠻勇強悍的北朝人最後征服了南朝,統一了中國,這應該是引人深思的。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主要內容為: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的紀念性石刻與墓室隨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內容的雕塑。大型陵墓石刻肇始於漢代墓前的石人、石獸。存世的古代陵墓石刻主要為南朝宋、齊、梁、陳及唐、北宋、明、清各代帝陵和勛臣貴戚墓的遺存。北魏、遼、金、西夏等朝代陵墓遭嚴重破壞,僅有少量石刻遺留下來。南朝和唐代的作品代表了陵墓石刻的最高成就。自唐代乾陵起,以迄北宋,石刻的內容、配置方式,逐步形成定製,並為明、清兩代所承襲。
宗教雕塑主要保存於寺廟和石窟寺之內,由於寺廟毀損嚴重,石窟寺雕塑便成為宗教雕塑遺存的主要代表。石窟寺是開鑿于山崖之上的宗教寺廟。以佛教為主,也有少量道教或其他宗教內容的造像。石窟形制源自印度,約於 3世紀傳至中國。造窟風氣最盛的時期為南北朝至唐代中期,約當5~8世紀。重要石窟多以皇室或勛臣貴戚雕造的大像為中心,由眾多的窟、龕、摩崖造像等,構成龐大的石窟群。雕造的時間常延續10多個世紀。每個窟內又以立體雕塑本尊佛造像為中心,由弟子、菩薩(以後增加天王、力士)組成群像,四壁布滿浮雕或壁畫,形成濃厚的宗教氛圍。由於造像和壁畫、浮雕內容、樣式的差異,而形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藝術風格。石窟寺分佈地區很廣,早期石窟集中於新疆地區,重要的有克孜爾石窟、石窟'" class=link>;庫木吐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吐峪溝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等;晉朝以後,在河西走廊和華北地區興建的石窟有莫高窟、榆林窟、天梯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須彌山石窟、南北石窟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鞏縣石窟、響堂山石窟、天龍山石窟、萬佛堂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陝北石窟等。南方地區有南京棲霞山石窟。隋唐以後新開鑿的石窟有彬縣大佛寺、駝山石窟、雲門山石窟、柳埠千佛崖石刻、峽江千佛崖、安岳石刻、大足石窟,以及雲南南詔國開鑿的劍川石窟等,五代至元代在杭州開鑿了飛來峰石刻。在近代,石窟雕塑遺存曾受到外國人的嚴重破壞和掠奪。
中國雕塑在題材內容和雕塑技法上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並在長期發展中,不斷吸收、融匯了很多外來藝術成分。其發展的高峰是秦漢、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以後,大規模的雕造活動日益減少,而中小型雕塑則有新的發展。20世紀以後,受歐洲雕塑影響,出現一些西方雕塑樣式的紀念碑雕塑和大量架上雕塑。80年代以後,城市環境雕塑興起,中國雕塑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中國美術史上留下姓名的雕塑家不多,也缺少雕塑理論著作。對於中國雕塑史的研究和創作經驗的總結,主要開始於近代。
希臘古典時期的三大雕塑家是【菲迪亞斯、米隆和波利克里托斯】。
Phidias(約公元前490一前430),希臘著名雕刻家,雅典人,歐洲古典雕刻藝術高峰的代表,與伯里克利的交情很深。在重建雅典衛城時,被委任為負責藝術裝飾的總設計師。菲迪亞斯的作品已經很難見到,從雅典衛城的主要建築物帕特農神廟的殘餘雕刻中還可窺見菲迪亞斯藝術風格的一些真跡。其中,壁帶浮雕表現了四年一度的向雅典娜獻新衣盛典的遊行隊伍,數以萬計的人物和動物布滿在長160米、高僅1米的浮雕帶上。人物、動物的姿態、表情、以及其他細節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表現了藝術家的高超技藝。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菲迪業斯曾經親自為雅典衛城作了三個雅典娜雕像:佇立於廣場上 的普羅馬霍斯雅典哪,高9米;衛城山門立柱上的雅典娜,高7術;帕特農神廟內的雅典娜,高12米。但是,所有這些均已經失傳,只有最後一座還有一座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摹製品,可以窺見原作相貌:雅典娜頭戴戰盔,肩披鎧甲,身著衣裙;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像,左手扶著刻有希臘人和亞馬孫之戰場面的盾牌(其中有伯里克利和他本人的形象),挺身佇立,氣宇軒昂。據載,原作系黃金和象牙鑲制而成的,極其宏偉。另外,菲迪亞斯還為奧林匹斯山宙斯廟製作黃金象牙的宙斯像,高達20米,曾被視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 是,這件作品也已經失傳。傳說,在希臘羅馬時期,人們認為一個人活著如果沒有見過菲迪亞斯的作品,是一件終身遺憾的事情。後來,伯利克利失勢,菲迪亞斯被人誣為貪污了做雕塑用的黃金,一度入獄,出獄后鬱郁而死。米隆古代希臘著名雕塑家,生於希臘的伊柳塞拉,但長期在雅典活動,其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80年-前44O年。米隆擅長於製作青銅像,他的作品突破了古風時期雕刻作品的拘謹形式,把希臘的雕刻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古典盛期最偉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亞斯(Phidias,生卒年代不詳)。他設計了雅典衛城建築,創作了衛城內大量雕刻和裝飾浮雕,他的作品創造了典雅、靜穆得形象,使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範。他為巴底農神廟創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達12米。他為巴底農神廟的東、西三角楣所創作的高浮雕被當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標本,其中《命運三女神》姿勢優美,衣紋生動,既城頭出女神豐腴的體形,又具有流動柔美的運動感。
米隆(Myron,生卒年代不詳),古希臘著名的雕塑家,著名雕塑《擲鐵餅者》的作者,被認為是希臘藝術黃金時期——古典時期的開創者。
由於歷史久遠,他的生平都只能根據有限的材料和傳說考證而來。他生於伊留特拉夷,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在雅典度過,主要活動年代在公元前480-公元前440年左右。他對希臘雕塑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他首先賦予了雕像以生動的表現力,也是從他開始,希臘的雕塑藝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並一步步走向成熟。
米隆善於運用寫實的手法創造性地刻劃人物在劇烈運動中的動態,他在雕塑中所體現出來的完美的藝術技巧,是許多後世的雕塑家們所望塵莫及的。他的作品大多是傳說中的神、英雄和運動家、動物等,但原作都已遺失,我們看到的都是羅馬時期的複製品。據說米隆本人就曾受到過良好的體育訓練,力大無窮,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對體育有著真切的感受,這為他創作優秀的體育類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體驗。他的代表作品有《擲鐵餅者》與《雅典娜和瑪息阿》等
波利克里托斯(Polyclitus,生卒年代不詳)古希臘著名雕塑家,主要活動時期是公元前五世紀後半期,在當時是與菲狄亞斯齊名的雕塑大師。
他是阿戈斯地方的雕塑家,自成一派。有關他的生平資料非常稀少,只知道他最擅長表現青年運動員的形象,而且常用青銅作為原料。據說,他曾創作過可與菲狄亞斯的《雅典娜》和《宙斯》相媲美的黃金象牙雕像《赫拉女神像》,還參加過阿耳忒彌斯神廟雕刻《阿瑪宗人》的競賽並獲第一名,並且還寫過一本論述人體比例的著作《法式》。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失傳,只留下了幾件羅馬時期的複製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執矛者》、《束髮帶的青年》(又稱《代阿多美紐斯》)等,從中可以看出波利克里托斯的藝術風格。他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於人體結構的深入探索,他認為最理想人體是頭與全身的比例為1:7,並以此為原則創作了許多作品。他還從力學的角度出發,進一步解決了人體重心和各種動態之間的關係,因此他的作品中人體結構和動作處理非常準確,表現出一種力量的美。儘管與菲狄亞斯相比,波利克里托斯的作品缺乏高貴肅穆和內在的美,但他對人體比例和構圖均衡方面的探索,對於希臘雕塑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奧古斯特·羅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法國著名雕塑家。十四歲隨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學畫,后又隨巴耶學雕塑,併當過加里埃-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1875年游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 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劃實現,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
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煉得成熟而有力的雙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
羅丹進的美術工藝學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寵幸的畫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創建的,學生在這裡學習裝幀藝術和製圖。在這裡他遇到了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一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而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也許正是這種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在此期間,他常去盧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由於買不起油畫顏料,羅丹轉到了雕塑班,並從此愛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椰(Barye 1796~1875)那裡去學習,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在渡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時間后,羅丹躊躇滿志,準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勒考克把羅丹介紹給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讓他做為推薦人在羅丹的入學申請書上簽字,但這也沒用,羅丹落選了。第二年依然落選。第三年,一個老邁的主持人在羅丹的名字旁邊乾脆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系浪費。”就這樣,未來的歐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術學院永遠拒之門外。這對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是一個沉重打擊。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心愛的姐姐瑪麗因失戀而入修道院了,兩年之後,她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羅丹的精神在這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當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羅丹強健的肉體供給他源源不斷的慾望,其中創造慾望在一顆藝術家的心中燃起了難以遏制的火焰,使對上帝和藝術同樣虔誠的羅丹陷入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從羅丹受壓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創造條件讓羅丹有機會去畫畫和雕刻。當他看到羅丹確有才氣后,就勸說羅丹還俗,去繼續其雕塑事業,“用藝術為上帝服務”。這樣鼓勵羅丹。羅丹用一顆被撫慰而充滿感激的心在修道院為埃瑪爾院長做了一件雕像,這件雕像顯示出23歲羅丹已經具備當一個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勁兒。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下,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鬥生涯。雇不起模特兒,他就請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乞丐的醜陋使羅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損的臉上,有著人類所共有的愁苦和凄涼,同時他也想到了那位終生辛苦勞作而孤獨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從而在羅丹的眼中生活的美醜和藝術的美醜有了不同意義。他創作時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現,將其所要展現的思想內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藝術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語言,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要遠遠超過視覺感受。這一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經過三百多年後第一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現,並貫穿其一生,成為它們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羅丹不僅是一位雕塑大師,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的學生或者助手,哪怕是僅僅有過交往,都在藝術上深受羅丹的影響。但羅丹作為先生從不在藝術觀點上束縛學生們,因此他的學生都能成熟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而脫穎而出。他們學習的是羅丹的創造精神,所以其中出類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後與老師齊名。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面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以此而論,羅丹是最傑出的浪漫主義雕刻大師。然而,他的偉大,還在於他的深刻思想:他沒有浪漫派中容易見到的那些弊病,如膚淺的熱情,空洞的誇張,虛假的內涵。他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動人之情,又啟人之思,使我們得以神遊於心靈的波濤,生命的奧義,宇宙的玄遠,創造的神奇。由此觀之,羅丹又超越了浪漫主義,超越了門戶派別,超越了時代和區域,成為歷史星河中一顆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熱愛自己的祖國,將其畢生投入到對藝術執著追求和人生種種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1900年奧古斯特-羅丹在巴黎舉辦作品展,確立他作為一個雕塑家的聲譽。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恢復西方雕塑對人類的理解和對精神世界的表現,被認為是雕刻史上最偉大的肖像雕塑家。
羅丹1840年出生於巴黎,從小就表現出美術天賦,但由於美術基礎課和文化課成績不佳,沒有考上藝術大學,且三次落榜。
1864年,羅丹隨著名動物雕塑家路易-巴里學雕塑,由於刻苦努力,進步很快。后又到有“小美術學院”之稱的盧浮宮學畫,畫室主人是第二帝國時代很有名氣的裝飾雕刻大師阿爾貝歐內斯特-加里埃-貝勒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羅丹己具備了成為一個優秀雕刻家的條件。35歲之前,羅丹的個人風格還沒有確定,1875年,羅丹訪問義大利,對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讚賞備至,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1878年,羅丹展出《青銅時代》引起了不少議論,許多人不承認這是藝術作品,因為它太逼真了,說它是根據真人塑造的。此事對羅丹震動不小,使他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他感到極端近似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於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因此,羅丹以後的作品形象生動且富於內在的精神氣息。他的代表作《地獄之門》共186個形體,歷時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獨立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
羅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傷鼻的男子》(1864)、《青銅時代》(1876)、《聖約翰的說教》(1878 )、《地獄之門》(1880-1917)、《亞當》(1880)、《夏娃》(1881)、《加萊義民》(1884-1 886)、《吻》(1886)、《巴爾扎克》(1897)、《雨果》(1897)。
1917年11月17日,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法國雕刻家羅丹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