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鎮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轄鎮

高河鎮,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是懷寧縣的縣城,舊名高河埠,是懷寧通往江淮的北大門,也是皖西南地區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素有“襟江淮,控鄂贛”之說。距合肥152公里,距石牌40公里,距安慶、桐城潛山均為30多公里,處於桐城、潛山、安慶中心位置。2002年1月18日懷寧縣縣城由石牌遷往高河。現轄16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總人口77679人(2017),區域面積97.68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高河鎮,安徽省懷寧縣轄鎮,懷寧縣縣城。1950年設高河鎮,1958年改公社。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德辰金陵大酒店(建設中)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德辰金陵大酒店(建設中)
1985年復設高河鎮。位於縣北部,距老縣城石牌38公里。高河過境,注入芝麻湖。面積80.5平方公里,人口10萬餘人。合(肥)九(江)鐵路和合(肥)安(慶)(G4212)、濟廣(G35)、滬渝(G50)高速公路過境。

行政區劃


萬興村紅旗村謝山村凌橋社區騎龍社區前進社區
和平村粉鋪村高河社區獨楓村方祠村金塘社區
城東村城北村新山社區查灣村新建村金星社區
平安村全豐村陶亭社區太極村雙牧村長鋪村
轄高河社區、凌橋社區、騎龍社區、新山社區、陶亭社區、前進社區、金塘社區、金星社區、萬興村、和平村、城東村、平安村、獨楓村、查灣村、太極村、紅旗村、粉鋪村、城北村、全豐村、方祠村、新建村、雙牧村、謝山村、長鋪村等8個社區居委會、16個村委會。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候、冬低溫夏高溫、光照充足,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以農產品生產為主,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外出務工與個體經商等。
高河社區位於老城中心地帶的高河社區。扼東南,拱新城。與全豐村、紅旗村、前進社區、騎龍社區相接,206國道,高界公路穿境而過,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
凌橋社區屬於新縣城開發區,轄區總面積約8.5平方公里,分別與本鎮的新山、騎龍、查灣及馬廟鎮路井、洪橋村相接。社區交通發達,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山青水秀,梯田如畫,合九鐵路。友線。滬蓉高速公路及省道209線穿村而過,4.2公里的柏油路,1.5公里的中心水泥路形成社區聯接各村民組的交通紐帶。
騎龍社區坐落在懷寧縣新縣城的南面,擁有面積330公頃,人口15000人;社區內現有65個小區,18個居民小組,7名居委會幹部。居委會擁有1000平方米辦公樓,其中透明一體化服務大廳260平方米。
新山社區成立於2005年8月,坐落於懷寧縣高河鎮西北向4公里處,面積4平方公里,轄16個居民小組,總戶數681戶,總人口2731人。安慶西火車站、糧食大庫、懷寧縣工業園70多家企業坐落於此。緯八、九、十一路等新縣城主幹道交錯於社區境內,合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獨秀大道、稼先路貫穿社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備。
陶亭社區成立於2004年4月份,位於高河鎮以北,座落於懷寧縣工業園中心地帶,面積約6平方公里;轄十六個居民小組,居民1557人;有黨員36名,入黨積極分子34名,設6個黨小組;落園企業五十餘家,已投產企業三十餘家,企業職工5000餘人;社區工作人員8名,其中女性3名,辦公面積約500㎡,配有人口學校、多功能室、為民服務大廳、警務室等配套設施。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獨秀大道連接206國道,途徑新縣城中心直達安慶西火車站,優越的交通位置,誘人的投資環境,是商家發展的必爭之地。
前進社區於2005年3月由村轉為居委會,位於懷寧縣新縣城東南部,面積2.3平方公里,轄區有稼先,黃梅、振寧、政和等多條幹道,206國道穿境而過,社區共有34個居民小區,共3261戶,1.5萬人,其中失地農民佔2617人,流動人口1984人,商業網點、人口密集,是新縣城政治、經濟、文化、商貿和交通中心。社區先後獲得高河鎮“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發展經濟優質服務單位”等榮譽稱號。同時也是安慶市交通安全示範社區,爭創文明縣城模範社區。
金塘社區地處新縣城東北邊,跨新縣城規劃A區和E區,東至206國道,西至育兒路,南抵稼先路,北面為新縣城規劃E區,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社區轄17個居民小組,轄區內有縣委綜合樓、供電局、疾控中心、婦幼保健站、土地局、工商銀行、家發行小區、公路局、自來水公司、鑄造廠等幾十個行政、事業單位及居民生活區,總人口約8000人,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000餘畝。社區兩委成員6人,黨員32人。
金星社區位於懷寧新縣城中心,東至緯五路,西至滬蓉高速公路,南至稼仙路,北至經二路,面積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萬人。社區辦公大樓位於新縣城獨秀大道,面積約2000平方米,工作人員8名,社區轄有十二個居民小組和二十餘個縣直機關單位及多處高檔小區。
萬興村地處高河鎮東部,全村轄35個村民小組,647戶,人口2798人,有一所完小,全村總耕地面積7000畝,村經濟以農業為主。
和平村位於高河鎮東北方向,與本鎮雙牧、城北村毗連,是半丘陵圩區的純農業村,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人,共500多戶,轄19個村民組,有小學一座。支部共有黨員35名。
城東村位於懷寧縣新縣城高河鎮以東,距離新縣城中心1公里,206國道從村邊經過,距離高速公路2公里,距離安慶西火車站3公里,位置、交通便利。城東村原是由白馬村和永豐村在2005年合併而成的,全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轄32個村民組,有730多住戶,其中常住人口有4000多人,黨員57人。有耕地3572畝,人均耕地1畝多。村民主要種植水稻、棉花等傳統農作物。
平安村位於高河鎮東南部,轄3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37人,總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50畝,其中農田面積5230畝。村落三面環水,防汛堤段12.6公里。
獨楓村地處高河鎮西南邊,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三面環河。自然環境優美,水源充裕。縣公路貫村而過,交通很便利。農業人口1982人。19個村民組,521戶。共有耕地2000多畝,山場1200畝。
查灣村坐落於新縣城以西2.5公里處,有10個自然村莊,20個村民小組。全村在冊人口1700多人。滬蓉高速穿村而過。農田1830畝,水面積500畝,山林2500畝。
太極村與高河鎮紅旗村、查灣村、騎龍社區毗鄰,本村總人口1700多人,轄24個村民組。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0多畝。黨支部黨員24名。
紅旗村位於高河鎮西部,東臨高河社區、南接高河大河,西與太極村相鄰,北與縣城搭接,圩區呈半丘狀地形,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人口1988人,共486戶,轄18個村民組,有小學一座。支部共有黨員43名,預備黨員7人。
粉鋪村位於新縣城南邊,距206國道約3公里,地貌呈丘陵狀,全村共有553戶,人口2233人,面積大約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33畝,退耕還林170餘畝,村兩委成員5人,黨員39人,村內設有學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室,其基礎設施均位於全縣先進行列,被列為縣試點單位。
城北村位於新縣城東北角,約4.5平方公里。東面是高河鎮和平村,南面是高河鎮城東村,西面是金拱鎮七里社區,北面是金拱鎮黃馬村。全村共有基本農田3100餘畝,其中原計稅面積為2200餘畝,林地2000餘畝,其中退耕還林110餘畝,小老林改造100餘畝。村的東南邊是圩區,有19個村民組,高河大河從中流過,有宜谷圩(圩田350畝,水面積300畝,排灌站一座)、永豐圩(圩田120畝,排灌站一座)和王橋小圩(圩田40畝)。村的西北邊是山區,有12個村民組,山林主要分佈於此。
全豐村位於縣城南大門,206國道橫穿而過,是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風景優美、風氣文明、區域優越的縣城周邊村。全村26個村民組,人口2620,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2010年人均收入6100元。村有小學一座,村集體廠房廠地20餘畝,招租企業4家,具有本區域內有規模的木材市場1家。
方祠村總人口2032人,總面積3.7平方公里。13個自然村莊,24個村民組,555戶。坐落在縣城以南,高河園藝場與本鎮全豐村、萬興村交界。與茶嶺鎮交界。村村通水泥路面3.2公里。受益人口1500人,山林面積700餘畝。
新建村位於高河鎮南圩,高河大橋向東1.5公里,14個村民組,人口1100多人,黨員24名,村域面積約1985畝。新建村水泥交通路,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有“高河魚米之村”美稱。村內自來水基本到戶。
雙牧村位於高河鎮東北角,三面環水、一面環山,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有著獨特的自然風景,被譽為新縣城的後花園。全村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1900多畝,村民組19個,人口2678人,現有黨員40人。村部辦公大樓一棟,面積350平方米。
謝山村位於新縣城以南3公里處,高河(此處為河流名)南岸,面積300.4公頃,屬農業大村,稼仙大米生產區之一。12個自然村莊,591戶,2267人。村兩委班子成員六人(含大學生村官一人),支部現有黨員49名,3個黨小組。2007年入列安徽省千村百鎮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農業部鄉村清潔工程示範點。
長鋪村坐落於高河鎮東南部,206國道兩側,與本縣茶嶺鎮交界。全村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0畝,其中水田760畝,總人口1621人。有10個自然村莊,13個村民組,小學一座、村衛生室一所。村部辦公樓一棟。村兩委人員5人。

經濟


高河鎮共有三個工業園區,現有各類企業84家,其中規上19家,限額以上商貿20家,國家重點服務業15家,建築企業8家,房地產企業16家。高河鎮始終堅持把“工業強鎮、項目帶動”戰略作為上項目、擴總量的主攻方向,形成工業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格局。2016年實現工商稅收2.12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65億元,增長9.7%;固定資產投資12.6億元,增長4.5%。
高河鎮作為懷寧新縣城首鎮,如何進一步謀求大發展、實現發展新跨越?鎮黨委政府做出響亮回答: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工業興鎮、農業穩鎮、商業活鎮、三產強鎮、招商引資富鎮之路,實現追趕式前進、跨越式發展,在全縣率先奮力崛起。
工業有建材、造紙、化工等。農業主產水稻,有稼仙大米聞名於世。
改革開放以來,注重民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先後被列為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省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

第一產業

高河鎮農業種植以水稻、油菜、棉花與蔬菜為主。
該鎮全豐村村民方精標投資7800萬元開發的新縣城亮點工程——商業步行街,投入市場后銷售一空,高河村江淮泗開發的大王廟市場第二期工程也正在施工,2005年,高河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5%,企業營銷收入增長20%,財政收入增長17%,全鎮人均純收入增長12%。為確保上述預期目標的實現,該鎮主抓:穩農強農,把“三農”問題擺在突出位置來抓。狠抓糧食生產主導產業的同時,因地制宜,按照市場需求,優化經濟結構,鼓勵引導農民發展市場需求的經濟效益好的經濟作物,推動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邁進。大力發展個私企業,打造板塊經濟發展平台。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業;利用高河在外創業有成人士的優勢,走親情招商引資之路,鼓勵和引導組織他們回鄉創業,為家鄉做貢獻,繼續聘請高河籍在外事業有成人士當鎮政府經濟顧問,為地方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在全鎮營造親商、招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對已引進的客商,儘力幫助他們解決建廠和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藉助縣工業園的招商引資平台和鎮工業小區平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招商引資活動,使更多的金鳳凰落戶這片熱土。

第二產業

鎮內有中小企業8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個體工商戶3397戶。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經二路雍翠商城1-9號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經二路雍翠商城1-9號
入園企業23家,有7家企業年產值都在千萬元以上。初步形成了建築建材、紙製品加工、包裝材料、服裝製造為板塊的產業格局。
高河鎮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招商與築巢同步。園區內投資4000萬元、佔地46畝的皖西南批發市場已動工興建;天津的馬老闆擬投資500萬元征地30畝籌建電子廠;合肥的崔老闆擬投資500萬元征地70畝籌建駕校;本鎮新山村的黃老闆擬投資1000萬元征地30畝籌建奶製品加工廠,這些項目已達成意向性協議。大王廟市場、皖西南傢俱城、長江商貿城、商業步行街、天發加油中心、高森集團造紙廠、賽斯帝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金鑫生化廠、赫威斯電子加工廠、查灣PVC電纜料廠等一批重點項目和企業落戶高河鎮,強力拉動了鎮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高河鎮是古老繁華的商埠,又是新縣城不可分割的連體,鎮黨委政府始終把城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重頭戲來唱,在著力提升小城鎮品位上,增加城鎮吸納農村富裕勞動力就業,集聚商界企業界前來投資興業的功能上下功夫。投資2500萬元,對高河汽車站對面金三角的矮平房、違章建築實施拆遷改貌;投資480萬元對高河鎮至高河新大樓206國道兩旁實施了一個五化工程,安裝了下水道;鋪設路沿石磚1萬多平方米;安裝雙排高標燈200多盞;栽樟樹1000多株,實現了硬化、凈化、綠化、香化、美化;引進長江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1500萬元,創辦了長江商貿城,為廣大木材經營戶提供了經營場所。

社會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營造事業發展的和諧氛圍。進一步優化社會環境,強化信訪工作,及時妥善處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矛盾;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鞏固發展的大好局面;密切關注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配合縣政府妥善解決好征地轉戶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城鎮低保,切實抓好農村特困群眾救助工作;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促進計生工作整體水平再上新台階。昂起龍頭舞東風。目標已經鎖定,藍圖已經繪就。高河鎮黨委政府按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的目標,帶領全鎮人民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紮實工作,為實現高河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在全縣率先崛起、再創新輝煌而努力奮鬥。

交通


高河交通便利,是皖西南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206國道、
高河鎮幫扶工作推進會
高河鎮幫扶工作推進會
209省道、合九、合安鐵路在此交匯,境內有安慶西火車站;國家“兩縱兩橫”國道主骨架之一的滬蓉高速、合安高速及京福高速穿境而過,是安慶市通往江淮的北大門,也是皖西南地區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素有“襟江淮、控鄂贛”之說。
高河南有安慶民航機場、長江碼頭,北有合肥民航機場,以及懷寧火車站,為安慶西站。

代表人物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於1964年3月24日的高河鎮查灣村,在這裡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被稱為“北大三詩人”之一。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開始使用“海子”作為筆名。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卧軌自殺,年僅25歲。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裡,海子用超乎尋常的熱情和勤奮,才華橫溢地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結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海子詩全編》等。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餘首優秀抒情短詩,《太陽七部書》,即詩劇《太陽》、詩劇《斷頭篇》、詩劇《但是水,水》、長詩《土地篇》、第一合唱劇《彌賽亞》、儀式和祭祀劇《弒》、詩體小說《你是父親的好女兒》。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以及各類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教材。因其詩歌的傑出成就,海子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2001年4月28日榮獲中國文學最高獎項之一——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2001年,其被廣為傳誦的明快親切的短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入選高中語文課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選入另一篇經典代表作《麥地》;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讀的60首詩》,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入選而躋身於幾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在中國當代詩壇,海子常常被評價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徵”和“我們祖國給世界文學奉獻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詩人”。作為20世紀80年代後期新詩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國詩壇佔有十分獨特的地位,他的詩不但影響了一代人的寫作,也徹底改變了一個時代的詩歌概念,成為中國詩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的優秀抒情短詩是繼“朦朧詩”之後獨特而又詩藝出眾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誦性和先鋒性風格,在當時極為罕見。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和“麥子”意象系統。很快得到詩壇承認並給予極高評價,有關海子詩歌的深度研究已經成為學術界的關注熱點之一。
海子墓樸素,大方,一條黃龍盤在墓碑的頂端,墓身正面有兩個小龕,海子
海子(査海生)
海子(査海生)
從西藏背回來的那兩塊瑪尼石,被他父親鑲嵌在右邊的佛龕里,那兩塊石頭重約20公斤。父親深知那是海子深愛之物,便把它留在墓上陪伴海子。海子墓初修時無碑,1994年以海子年幼的侄子、侄女的名義立了這塊碑。按照當地的風俗,自殺是不吉利的,村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來查灣祭奠,緬懷一個自殺的人。2008年,海子故居被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組織的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瞻仰海子故居,憑弔海子墓,召開“中國·海子詩歌研討會”。2009年,03月26日,北京大學第十屆未名詩歌節開幕式暨海子逝世2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大百年講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