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4年9月。2007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省教育廳和省科技廳組織的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驗收。本實驗室隸屬於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教育廳,依託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強勢學科的力量。整合結構工程的智能防災與減災,交通建設環境與岩土工程,橋樑結構理論與監測監控技術及高性能道路材料設計理論與製備技術等研究方向。實驗室現有建築面積8000m2,擁有3×3M地震模擬振動台、光纖光柵感測結構健康監測試驗平台(96通道)和結構靜動態響應測試儀等先進試驗設備,並擁有橋樑與隧道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學科的博士、碩士授予權及博士后流動站。

總體定位


以解決道路、橋樑和結構工程建設中的基礎理論和應用關鍵技術為研究目標,為湖北省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建設提供科學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發展目標


使本重點實驗室在部分研究領域達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在部分研究領域達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成為湖北省及至全國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研究方向


本重點實驗室有六個優勢研究方向,它們是:工程結構振動的智能控制,工程結構的健康監測與損傷診斷,軌道交通對環境的影響與控制,大跨度橋樑施工控制的理論與應用,高性能混凝土在道橋工程中的應用,纖維增強建築結構及其工程應用。另有三個發展中的研究方向,它們是:工程結構抗火的設計理論與應用,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設計理論與應用,高聳結構風致災害的模擬技術。

智能控制

工程結構振動的智能控制:
此方向主要研究磁流變液智能阻尼器及其對重大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智能控制設計的理論和應用的關鍵技術。
在此領域,我們提出了磁流變液智能阻尼器設計製作的關鍵技術,並製作了世界上穩定性指標最高,出力最大的磁流變液阻尼器及其控制系統。
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大壩升船機地震鞭梢效應和鐵路斜拉橋主梁縱向列車制動效應智能控制的設計方法,並應用於重大工程結構。解決了工程結構設計中的疑難問題。此領域的研究水平處於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水平。

診斷

工程結構的健康監測與損傷診斷:
此方向主要研究大跨度空間網架結構健康監測和高聳結構損傷診斷的基本理論和實現技術。
在此領域,我們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利用少量感測器實現整個空間網架結構構件風致工作狀態識別的方法,並將其應用於重大工程結構,取得了極好的社會影響。
另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高聳結構法蘭聯結節點螺栓脫落損傷的兩種診斷方法。解決了高聳結構使用中的疑難問題。此領域的研究水平處於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水平。

影響與控制

軌道交通對環境的影響與控制:
此方向主要研究軌道交通振動對環境的影響及其抑制的方法。在此領域,我們創新地研究了軌道交通振動對環境影響的分析方法,並通過工程實際得到了軌道交通周邊環境振動的衰減公式;創新地提出了通過隔振牆與深基坑支護相結合,有效地減小房屋結構產生“二次雜訊”的方法。此領域研究水平處於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水平。

理論與應用

大跨度橋樑施工控制的理論與應用:此方向主要研究大跨度橋樑施工控制的方法及其模擬技術。
在此領域,我們創新地提出了鋼管混凝土拱橋鋼管拱肋吊裝過程的隨機最優控制方法和基於迭代理論的前進分析法,並在10餘座橋樑中獲得應用,有效地指導了工程施工的實際。此領域的研究水平處於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水平。

應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橋路工程中的應用:
此方向主要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及其在道路和橋樑工程中應用的關鍵技術。
在此領域,我們建立了高強輕質混凝土的基本計算理論,並創新地提出了用其改進大跨度連續剛構橋跨中下撓與箱梁開裂的方法。創新地提出了預應力輕質混凝土構件錨固端防裂的方法,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隧道複合路面結構形式和防滑降噪技術,並應用於重大工程實際。此領域的研究水平處於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水平。
纖維增強建築結構及其工程應用:
此方向主要研究鋼纖維增強混凝土材料和碳纖維增強聚合物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在建築結構中應用的關鍵技術。
在此領域,我們創新地提出了應用於鋼纖維混凝土大尺度構件受力分析的空間拉杆拱理論,建立了鋼纖維混凝土樁基承台的新型布筋方式和實用設計方法,並應用於我國“纖維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創新地提出了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對開門窗洞口砌體結構的加固方式和設計方法,並應用於實際工程。此領域的研究水平達到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