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第二十一中學

南寧市第二十一中學

南寧市第二十一中學始建於1965年,最初定名為南寧市第二工讀學校,為職業學校性質,1969年更名為南寧市二十一中學。

校園面積78畝,現有高、初中教學班54個,在校學生2500多人,是一所市屬完全中學、自治區普通高中一級學校。學校位於星光大道47號,十多路公交車經過校門,交通便利;江南華聯近在咫尺,購物方便;周邊有眾多大中專學校,文化氣息濃厚,是求學成才的好場所。近幾年來,學校發展迅速,已成為江南區規模最大的熱點學校。2019年確立為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市級儲備學校。

環境優美


運動場
運動場
學校文化氛圍濃厚,是南寧市文明單位,南寧市綠化先進單位,南寧市花園單位,南寧市園林文化先進學校。校園內有假山園區、榕樹園區、六角亭園區、荔枝園區,綠樹成蔭,花卉芬芳,環境幽雅。

師資雄厚


現有教職工185名,在160名專任教師中,有自治區優秀教師1人,特級教師1人,廣西A類培養人才2人,市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8人,南寧市學科帶頭人2人,南寧市教學骨幹25人,研究生學歷5人,具有高、中級職稱的佔80%,是一支結構合理、責任心強、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近三年來有80多人次獲得過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的榮譽。

設施齊全


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實驗綜合大樓、辦公大樓,配備有先進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有現代化的音樂教室、美術室、勞技室、多媒體階梯教室、形體教室、電腦室、圖書室和閱覽室,是自治區普及實驗教學先進單位;有男、女學生公寓各1幢,共800多個床位,食堂可容納1200名學生用餐;體育設施齊全,有1個200米跑道的塑膠田徑運動場、3個標準籃球場(其中一個為燈光球場)、6個標準羽毛球場、3個排球場。

特色鮮明


學校追求特色發展,初步形成了“科研興校”、“德育活動系列化”、“養成教育”、“關愛教育”等辦學特色,並初步實現了“低進高出”的奮鬥目標,是發掘學生聰明才智的學園。

成果突出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科研興教先進單位、廣西和南寧市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南寧市先進單位、南寧市首批中小學常規管理示範學校、基礎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市直屬學校完成教育工作目標一等獎等榮譽稱號,是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國家課題實驗校,科研成果多次榮獲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一等獎,學校被教育部評為“科研興教”先進單位和課題研究先進單位。近三年來,有100多名教師的200多篇論文在市、區、國家級以上報刊發表或獲獎,學生參加區市各類學科競賽成績斐然,有300多人次在各級比賽中榮獲獎,學校藝術團在南寧市中小學文藝匯演中兩度獲得金獎,並於2014年10月22日在校內成立南寧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示範基地。

校徽釋義


校徽
校徽
新校徽以綠色為主色,與草原同色,代表科技、智慧、象徵實力、發展和未來,寓意學校辦學遠景廣闊。主體部分由雙環與“中”構成。其中,上環為南寧市第二十一中學中文表達,下環是南寧市第二十一中學英文標識。作為核心部分的“中”既是代表中學的意思又有中庸之道的意思,概括了學校教書育人的特徵,體現出學校濃厚的文化內涵。也可變體為一個“道路的十字路口”,“中”字造型寓意南寧市二十一中行進在和諧發展的康庄大道上,也喻意學子們展翅博擊未來,放飛夢想,成就明天,決勝未來。
飛揚的造型,體現了當代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風貌和學校“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教育理念,寓意全校師生“精誠團結、共謀發展”的價值理念和追求,體現學校“銳意改革、奮發進取”的開拓精神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
整體造型有一種強烈的升騰感,生機勃發,催人奮進,具有時代特徵和超前意識,體現了面向社會、面向未來、自強不息的特點,展現學校教育事業蒸蒸日上、蓬勃發展、鵬程萬里、與時俱進的發展態勢。
作為學校標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校徽的誕生意義重大:一方面,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設立統一的校園標誌,有利於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廣大教職員工歸屬感、認同感。另一方面,一體化的符號形式便於形成學校的獨特形象,方便社會公眾辨別、認同學校形象,對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大有裨益。

學校地址


南寧市星光大道(原江南路)47號(乘11、21、31、41、49、51、81、207、501路公交車在星光亭洪路口站下車;可乘5、53、68、69、208、301、602、608路公交車在亭洪星光路口站下車;可乘1、64路公交車在亭洪星光路口東站下車;可乘城環2路、23、25路公交車在白沙星光路口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