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

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南科大”,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是由廣東省領導和管理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深圳市創辦的一所創新型大學,為深圳國際友好城市大學聯盟、深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成員。南科大以理、工、醫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學科體系。

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學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據2021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94.38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為90多萬平方米;學校目前已設置理學院、工學院等八大學院,建成28個院系及若干中心,開設34個本科專業;南方科技大學已簽約引進教師1108人,包括院士46人(簽約引進與自主培養全職院士26人);有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歷史沿革


南方科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4月,深圳市政府組建南方科技大學籌建工作辦公室,開展籌建前期工作。6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向廣東省提交籌建南方科技大學申請。
2008年3月,深圳市機構編製委員會下發《關於成立南方科技大學籌備辦的通知》,籌備辦負責學校批准設立和招生辦學前的各項籌備工作。7月,深圳市成立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遴選委員會和校長招聘工作小組。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會議同意聘任朱清時院士為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全面接收原南開大學深圳金融工程學院作為啟動校區。9月,南方科技大學校園建設項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2月,教育部向廣東省人民政府下發《教育部關於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學校代碼為14325,籌建期為三年。
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正式開學,首屆45名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入校就讀。3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春季開學典禮”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本校舉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學生及學生家長、有關領導以及特別邀請的專家學者200餘人出席了典禮儀式。9月,南方科技大學致仁書院舉行揭牌儀式。12月,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成功召開,標誌著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
2012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首屆顧問委員會成立,由楊祖佑、何志明、戴聿昌、陳剛、張翔五位世界級學術權威擔任委員。4月16日,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並在《關於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南方科技大學“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5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本科招生試點方案的批複》正式下達,同意南方科技大學按照“6+3+1”模式進行招生。7月,南方科技大學從全國8個省共錄取新生188人,新生高考平均成績超出一本分數線69.475分,已經達到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學開始遷入新校區。9月,南方科技大學樹仁書院成立。10月,南方科技大學舉行黨員幹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和南方科技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撤銷中國共產黨南方科技大學(籌)臨時委員會。
2014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與正威國際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獲500萬元捐款、1億元技術產業投資基金;同月,李銘同志出任南方科技大學首任黨委書記。6月,深圳市政府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在深圳設立教科文組織的二類教育中心,二類教育中心將設在南科大。7月,8所在深高校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簽字儀式,聯合倡議發起成立“深圳國際友好城市大學聯盟”。11月,深圳國際友好城市大學聯盟召開成立大會,南科大等首批來自13個國家的28所高校加盟,發表共同宣言,努力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典範。
2015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團委成立;同月,北京大學原副校長陳十一院士出任南方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4月,南方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5月,深圳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簽署信託基金協議,擬依託南科大設立高教創新中心。9月14日,廣東省政府在廣州舉行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共建協議簽署儀式,南科大與廣東省教育廳、深圳市政府簽署《共建南方科技大學協議》,這標誌著南科大正式進入首批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行列,深圳市將南科大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作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支持南科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建設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同月,開始了與澳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開啟了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創新之路。
2016年7月,南方科技大學2016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同月,南方科技大學與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籌備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同月,南方科技大學2016年自主招生錄取工作順利結束,共錄取新生994人,並首次招錄7名國際學生,在建校歷史上實現了國際生源零的突破。9月,南方科技大學舉行2016年開學典禮,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天普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著名高校聯合培養的277名研究生入學,在校生已達到3228人,其中本科生2927人,留學生7人,碩士研究生164人,博士研究生130人。到2020年,學校將有在校生8000人,其中本科生4000人,研究生4000人。未來將每年招收1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穩定保持在校生將近1萬人規模。前兩屆畢業生中超過60%被世界名校錄取,絕大多數進入博士專業學習。
2016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學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格拉布斯(Robert H. Grubbs)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來校考察,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創新中心建設工作。
2017年6月,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公布了2017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名單,南方科技大學入選。7月,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雨蓉宣布將在全國唯一一個特別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設立南方科技大學海洋學院和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工作室。12月,南方科技大學與南山區人民政府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共同建設西麗人民醫院(翌年更名為南方科技大學醫院)、打造附屬醫院進行合作。
2018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雙方全面戰略合作。5月,南方科技大學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成為國內最快獲得博士授權單位的高校。6月,南方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的“深港微電子學院(籌)”揭牌。
2018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相繼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揭牌。11月,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2019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台州研究院舉行成立暨揭牌儀式。6月,南方科技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在倫敦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同籌建聯合醫學院。7月,首批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9月,學校迎來第一批獨立授予南科大學位的研究生。同時也第一次招收國際研究生留學生。10月,學校首次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同月,南方科技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共同建設“南方科技大學臨床教學醫院”;同月,南方科技大學與深圳市康寧醫院合作共建附屬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簽約儀式舉行。
2020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獲批牽頭建設深圳應用數學中心,該中心是深圳第一個國家級數學中心,也是南方科技大學第一個國家級科研平台。4月,南方科技大學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簽署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備忘錄和合作協議。7月,加入深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
2020年10月16日,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名單”。
2021年7月26日,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2020年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

學位授權


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
時間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2021年7月26日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統計與數據科學系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海洋工程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系智能醫學工程
系統設計與智能製造學院工業設計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人文科學中心、社會科學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語言中心、藝術中心
其他教學單位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中心、體育中心

師資隊伍

截至2021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已簽約引進教師1108人,包括院士46人(簽約引進與自主培養全職院士26人),國際會士46人,教育部特聘專家30人,“國家特支計劃”專家1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4人。教學科研系列教師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經驗,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學工作或學習的經歷,師資隊伍中高層次人才佔比超過40%。
院士
姓名職稱類別院系
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物理系
陳十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
方復全
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代理副校長、講席教授理學院/數學系
顧東風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醫學院
湯濤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數學系
陳曉非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俞大鵬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物理系
甘曉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
楊學明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化學系
張明傑中國科學院院士院長、生物系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
張繼平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數學系
唐勇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化學系
唐叔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長期訪問傑出教授物理系
支志明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化學系
倪晉仁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姚建銓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劉韻潔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黃乃正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化學系
隋森芳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訪問傑出教授生物系
張東曉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劉科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講席教授化學系
徐政和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講席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王泉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講席教授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
王海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機械與能源工程系
Joseph Sifakis圖靈獎得主、法國科學院院士、法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鄧興旺美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傑出訪問教授生物系
Perry Francis Bartlett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傑出訪問教授理學院/生物系
Efim Zelmanov菲爾茨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外籍院士傑出訪問教授理學院/數學系
Robert H. Grubbs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傑出訪問教授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
Didier Sornette
瑞士工程院院士
歐洲科學院院士
訪問講席教授、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聯合院長商學院
劉俊國歐洲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Georgios Theodoropoulos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講席教授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章亮熾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工學院/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
於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工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孟慶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系主任、講席教授工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張宏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講席教授工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徐強日本工程院院士、印度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講席教授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姓名職稱院系入選時間
裴國獻講席教授醫學院1996年
顧東風代理副校長、講席教授醫學院2004年
唐勇講席教授理學院/化學系2004年
李淼教授理學院/物理系2004年
張劍鋒教授理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06年
張文清教授理學院/物理系2010年
張健教授醫學院2013年
李鳳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講席教授人文科學中心2015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
姓名職位所在院系入選時間
張緒穆講席教授化學系2000年
陳永順講席教授海洋科學與工程系2002年
湯濤講席教授數學系2008年
李海龍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0年
夏志宏講席教授數學系1998年
郭紅衛講席教授生物系2006年
馮軍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1996年
劉俊國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年
陳曉非講席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1996年
鄭春苗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6年
劉青松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1年
姚新講席教授計算機系2006年
倪晉仁長期訪問傑出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1996年
宋學軍教授醫學院2006年
王太宏講席教授電子與電氣工程系1999年
俞大鵬講席教授物理系2000年
李淼教授物理系2000年
張劍鋒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02年
董金堂講席教授醫學系2004年與2007年
李雋講席教授理學院/化學系2004年
陳斌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06年
張東曉教務長、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7年
夏海平講席教授化學系2009年
張文清教授物理系2009年
蔣興宇講席教授生物醫學工程系2010年
汪宏講席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10年
徐明華教授化學系2013年
吳德成講席教授生物醫學工程系2017年
譚斌教授化學系2018年
盧海舟教授物理系2019年
劉心元教授理學院/化學系2020年
張政教授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0年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姓名職位所在院系入選時間
李闖創教授化學系2015年
吳長鋒教授生物醫學工程系2012年
奚磊副教授/副系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2020年
張作泰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年
鄭一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年
傅宗玫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2年
劉心元教授化學系2017年
杜嘉木教授生物系2017年
蔣偉教授化學系2018年
張振國助理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19年
王陽剛副教授化學系2020年
任恆鑫助理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20年
曹惠玲研究副教授醫學院2020年
梁超副教授生命與健康學院/生物系2019年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
姓名職稱所在院系入選時間
張繼平講席教授、深圳國際數學中心(傑曼諾夫數學中心)(籌)執行主任數學系1992年
裴國獻講席教授醫學院1994年
沈紅講席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
樂正教學教授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中心2005年
陳曉非講席教授兼系主任兼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院長理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06年
王太宏講席教授電子與電氣工程系2006年
李建奇講席教授電子與電氣工程系2006年
高大倫研究教授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2007年
張劍鋒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07年
曹人靖產學研教授工學院/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2012年
楊新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3年
張文清教授物理系2013年
蔣興宇講席教授兼系主任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2014年
邱成峰研究教授創新創業學院2014年
李覺先訪問教授理學院/數學系2015年
汪宏講席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16年
顧東風講席教授醫學院2017年
俞大鵬講席教授物理系2018年
劉俊國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
陳躍紅講席教授人文中心2015年
胡清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3年
李鳳亮教授人文中心2016年
梁建生教授生物系2013年
張健教授醫學院2014年
中科院百人計劃
姓名職位所在院系入選時間
馮軍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系1996年
陳永龍副教授生物系2009年
李淼教授理學院/物理系1999年
張劍鋒教授地球與空間科學系2002年
徐明華教授化學系2005年
劉青松講席教授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2007年
蔣興宇講席教授生物醫學工程系2012年

學科體系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有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力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力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

人才培養

南方科技大學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根據學生特點,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對知識的不懈探索,用知識啟迪自己、服務社會,尊重學術差異,崇尚學術創造與創新,追求學術卓超。南方科技大學本科教育目標為:努力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研究素養、科學創新精神與潛質,人格健全、基礎紮實、能力突出、具有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未來能在相關學科領域起引領作用、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成為國際一流的科學家、技術專家、企業家。在人才培養中,南方科技大學通過以學分制、導師制、書院制(“三制”)為基礎,人才培養的個性化、精英化、國際化(“三化”)為特色,依託“631”招生體系、課程體系、科研體系、創新實訓體系、“1+3”通識-專業融合式培養體系、國際化三學期體系(“六體系”)培養面向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
自成立以來,南方科技大學秉持海納百川的精神,以前沿課題為導向,依託學校的多維度創新機構,聚焦原始創新,為研究生打造實踐和檢驗科研成果的項目平台。同時積極與國際一流高校進行深層次學術人才培養及科研合作,邀請世界名校傑出學者擔任研究生導師,探索交叉學科研究生的培養規律,並建立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水平獎學金和與之對應的評選獎勵機制,營造有利於交叉學科人才成長的環境,矢志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嚴謹學術精神和自我科研創新能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人才。
南科大整體課程體系緊密結合學科前沿,重視基礎知識和跨學科學習。參照國際一流大學經驗,目前共設有研究生課程340餘門,建立起了碩-博縱向貫通,學科橫向交叉,理論實踐兼顧,綜合能力培養的研究生課程體系。
學校著力建立有利於教育公平、創新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和先進的全面教育體系。學校率先改革招生制度,採用“基於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招收優秀學生。學校以“學分制、書院制、導師制”和“國際化、個性化、精英化”為核心和特色,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學校採用書院制管理,目前共設立致仁、樹仁、致誠、樹德、致新、樹禮6個書院。
截至2021年4月,學校可獨立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已與境內外2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開展博士生、碩士生聯合培養。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科研項目是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和高水平學科建設的基礎,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累計獲批各類競爭性縱向科研項目及橫向項目共2877項,資助經費53.9億元,其中縱向項目2309項,經費47.2億元,橫向568項,經費6.7億元。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全校獲得的競爭性項目993項,獲批科研經費18.2億元。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獲得各級各類縱向科技項目787項,總經費15.2億元,經費數較2019年增長19%。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206項,人才類和重點級項目數大幅提升,獲批傑青2項,優青4項和重點級項目12項,面青項目平均資助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十幾個百分點。學校還獲批首個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項目、首個國家級團隊項目(111基地)、首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平台建設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新獲批各級各類平台及相關項目共計34項,獲批經費5.27億元。獲批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是南方科技大學首個國家級科研平台,也是深圳首個國家級數學中心。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教師共計發表期刊論文4247篇,其中SCI收錄3207篇,授權專利276項。最新自然指數(2019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顯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學46名,中國大學第13位,自然指數加權論文值為207.56。學科建設方面,南方科技大學化學、材料科學兩個學科保持在ESI全球前1%,工程類、臨床醫學學科也相繼進入ESI全球前1%。
科研獎項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學科研獎勵取得了新的突破。2020年7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講席教授姚新榮獲IEEE FRANK ROSENBLATT AWARD國際大獎,成為該獎年度全球唯一獲得者,也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華人;2020年8月醫學院講席教授王鵬榮獲美國糖化學界最高獎Claude S.Hudson獎;2020年9月物理系教授張立源榮獲“科學探索獎”;2020年10月化學系與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雙聘助理教授楊天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曾振中榮獲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2020年11月醫學院楊亮教授榮獲第二屆(2019-2020年度)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科學技術個人特別貢獻獎;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榮獲復旦-中植科學獎;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榮獲7項深圳市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居深圳市高校首位,其中物理系盧海舟教授榮獲深圳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俊國教授榮獲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共獲批建設各級各類科研平台75個,包括國家級平台2個,省部級科研平台23個,市級科研平台50個。在建科研機構6個,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傑曼諾夫數學中心、斯發斯基可信自主系統研究院為深圳市批複建設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為深圳市批複建設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
● 國家級科研平台
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深圳應用數學中心
● 省部級科研平台
粵港澳數據驅動下的流體力學與工程應用聯合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人體增強與康復機器人重點實驗室、能量轉換與存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未來通信集成電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粵港澳光熱電能源材料與器件聯合實驗室、廣東省計算科學與新材料設計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湍流基礎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量子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催化化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類腦智能計算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先進無線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植物細胞工廠分子設計重點實驗室、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深圳分部、國家環境保護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細胞微環境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復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電驅動力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量子點先進顯示與照明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演化智能系統實驗室、廣東省GaN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其他科研機構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未來網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空天動力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
● 校級公共服務平台
分析測試中心、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冷凍電鏡創新研究中心
● 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南方科技大學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
以上內容來自:
附屬醫院
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
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

學術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圖書館中外文紙質圖書總量達到254,698冊(中文189,281冊,外文65,417冊)、中文報刊68種、外文報刊31種。各類中外文資料庫130個(中文31個,外文99個),包含電子圖書566,011冊、電子期刊88,258種,涵蓋了學校教學科研和通識教育所需要的各方面文獻信息資源。同時,藉助CALIS、NSTL和深圳文獻港等服務平台,南科大師生可以利用國內和深圳本地各種文獻,實現資源共享。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徵南方科技大學的使命: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校徽背景為漸變的天青色,映襯火炬的照亮效果;此處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窯瓷釉,是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崇尚的色彩。
南方科技大學校徽
南方科技大學校徽

精神文化

校名:“南方科技大學”六個字的書法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劉正成書寫。
校名縮寫:SUSTech,字首SUST與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組合SUSTech亦直接對應南方科技大學英文校名(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獲得榮譽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21中,南科大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8位,這是第三年位列中國內地前十。在2020年泰晤士全球年輕大學(創校不超過50年)榜單和2021QS年輕大學排行榜上,南科大排名都位列國內第一;在2021QS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2020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在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8位,亞洲第33位,其中論文引用和國際視野兩個指標,分別位列中國內地第1和第3名。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323。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3位。
2021年,軟科2021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南方科技大學排名第301-400位。
2022QS世界大學排名榜第275位。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郭雨蓉
校長薛其坤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李鳳亮
副校長兼總務長魯春
黨委常委、宣傳與公共關係部部長張凌
學術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
黨委常委、組織統戰部(人力資源部)部長陳志鋒
代理科研副校長、校長辦公會成員、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趙予生
黨委常委、秘書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陳思奇
總會計師葉秦
校長辦公會成員、規劃發展部部長王蘇生
校長辦公會成員、國際合作部部長鄭春苗
校長辦公會成員、附屬醫院建設辦公室主任王鵬飛
校長辦公會成員、醫學院院長邢明照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任期備註
朱清時2009年9月2日至2014年9月1日創校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銘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原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陳十一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原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起火事件


2021年7月13日15時17分,該校慧園6棟化學系302化學實驗室在實驗過程中發生火情。消防中控室消防主機立即顯示煙感報警,安全值班員15時18分到達現場,火勢已被實驗人員撲滅。現場一名博士后實驗人員頭髮著火,已被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檢查,診斷為輕微燒傷,經處置已無大礙。現場未造成其他損失。學校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事故實驗室已經封停,正在進行事故原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