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心綜合征

膽心綜合征

膽心綜合征是一種由膽道系統疾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而患者的冠狀動脈或心臟並無器質性病變。膽心綜合征是膽道系統疾病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從而引起心絞痛、心律不齊,甚至心肌梗塞等癥狀。膽心綜合征一般先有膽道疾病的癥狀,如腹痛、腹脹、噁心,以及皮膚、鞏膜(俗稱眼白)發黃等;然後出現心臟癥狀,如胸悶、心慌、胸痛等,這些癥狀多由吃油膩食物或情緒激動而誘發。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原則為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膽道感染,緩解心臟癥狀。膽心綜合征不僅影響膽道系統的功能,還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死,而威脅生命。積極治療,輕者預后較好,重者可以改善預后。

就診科室


● 急診科、普外科、心血管內科

病因


● 膽心綜合征是由於膽道疾患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以下情況可能會導致本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喜靜少動;不吃早餐;餐后零食。特別是肝硬化者和體質肥胖患者。
● 膽管有炎症、膽管內壓力增高、高膽紅素血症等刺激交感神經。
● 膽道感染及膽道梗阻導致電解質紊亂。
● 膽管及胰腺疾病導致內分泌功能失調。

癥狀


● 膽心綜合征一般先有膽系疾病,後繼發心臟癥狀,心臟癥狀多由吃油膩食物或情緒激動而誘發。

膽系疾病癥狀

● 腹痛
● 腹脹
● 噁心
● 黃疸

心臟癥狀

● 心慌
● 胸悶
● 胸痛

全身癥狀

● 發熱

檢查


● 確診膽心綜合征需要做體格檢查、B超、CT和心電圖等檢查。

體格檢查

● 醫生通過問診和體格檢查尋找膽道疾病的跡象。

B超和CT檢查

● 可以發現某些膽道疾病,如膽結石、膽囊炎等,這有助於醫生確診膽道疾病。

心電圖

● 心電圖是診斷異常心臟節律的最好方法。同時可以發現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改變。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癥狀結合體格檢查、心電圖、B超和CT等檢查可以初步診斷膽心綜合征。
● 患者有較長時間的膽系病史。
● 出現心絞痛伴右上腹痛、發熱及黃疸等癥狀。胸悶胸痛癥狀使用硝酸甘油或救心丸不易緩解。
● 體格檢查:右上腹壓痛、Murphy征陽性、肌緊張等腹部體征。
● 心電圖:一過性的ST-T變化,膽絞痛緩解后可恢復正常。
● B超和CT等檢查:發現膽道疾病。

鑒別診斷


● 膽心綜合征需要和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相區別。
● 如果出現上腹痛、胸痛、胸悶、心慌等癥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診斷疾病,不可以自行診斷。
● 一般去醫院做體格檢查、心電圖、心臟彩超、B超和CT檢查等,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治療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原則為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膽道感染,緩解心臟癥狀。

非手術治療

● 一般採用抗生素控制膽道感染,服用利膽藥物可以改善膽汁淤積,有助於緩解心臟癥狀。
● 在抗感染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暫時禁食、補液、營養支持、補充維生素、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代謝失衡等。
● 還可能會應用解痙葯及止痛藥,如阿托品、派替啶等,常可緩解疼痛,糾正心律失常。

手術治療

● 必要時可進行膽道手術,術后心絞痛和心律失常可明顯改善。
● B超引導下行經皮經肝膽囊穿刺術可迅速改善癥狀。

危害


● 本病不僅影響膽道系統的功能,而且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死,威脅患者生命。

預后


● 一般經積極治療,輕者可治癒,重者經治療可改善預后。

預防


● 患膽道疾病要積極治療,避免不良刺激如勞累、寒冷、情緒激動、高脂飲食等。
● 患膽道疾病後要加強飲食衛生和飲食營養,養成有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過冷、過熱、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濃茶、咖啡等飲料,嗜酒者應限酒或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