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第十五中學

臨沂第十五中學

臨沂第十五中學,位於臨沂市王莊路53號,臨西六路與開陽路交匯處。前承銀雀山辦事處,後接銀雀山公園,西面毗鄰有神奇傳說的隋唐以來著名河流——陷泥河。

特色與成績


臨沂十五中圖
臨沂十五中圖
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90餘人,在職在崗教職工151人,學歷達標率100%。現有省特級教師1人,區人大代表1人,國培教師2人,省市區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30人,省市區優秀教師60人,市區優秀教學獎獲得者85人。
學校先後獲得市教學示範學校、市健康校園、市花園式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市數字化校園、市人防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優秀交通安全示範學校等多項省市區集體榮譽。連年獲得區學校綜合督導評估先進單位、區教學質量優秀獎、區政務工作先進單位、區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區團隊工作先進單位、區平安蘭山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得到了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實現了學校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雙豐收,社會的美譽度逐年提高。
課間操成為一種學校發展的品牌,特色體育開花結果,校園藝術節異彩紛呈,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和展示,學生的文明禮貌、遵規守紀成為示範,學校成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園。蘭山區初中物理、化學、英語、數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學研討會也先後在我校舉行。

辦學歷史


學校原名銀雀山中學,佔地面積60畝,建築總面積1.67萬平方米。2008年8月,掛牌為臨沂第六中學西校區,統一納入臨沂六中管理。2009年12月更名為臨沂第十五中學

辦學條件


近年來,銀雀山辦事處高度重視十五中的發展,先後斥資2000餘萬元,向西擴地18畝,建成了能容納40個班的教學樓,新建了塑膠運動場地,並充實了大批教育教學設施設備。
現在的臨沂第十五中學,校園寬敞優美、各種設施一應俱全,為學校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學生成功、成長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條件。
新的學年,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關心關懷支持十五中的力度不斷加大,社會各界人士慷慨全力援助,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全體十五中人,更加煥發精神,振作身心,學校整體面貌炯然一新。
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90餘人,在職在崗教職工151人,學歷達標率100%。現有省特級教師1人,區人大代表1人,國培教師2人,省市區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30人,省市區優秀教師60人,市區優秀教學獎獲得者85人。

辦學理念


新學年開始,全體十五中人秉承學校新班子提出的“大家成就大家”教育主旨,以“心教教心,活教教活”“心學學心,活學學活”理念分別為教魂與學魂,踏實認真工作,亮出了十五中的“三個五建設”:
認真落實以“短髮工程、見面問好工程、書聲琅琅工程、歌聲嘹亮工程、個性健身工程”為內容的“五小工程”建設。
靈活機動開展以“太極拳課、跆拳道課、書畫課、經典誦讀課、健美健身課”為內容的“五小課程”建設。
創新抓好以“心德、思德、語德、行德、身德”為內容的“五小美德”建設。
立竿見影。開學短短几周,“三個五建設”已蔚然成風。相信,隨著“三個五”建設在校園落地生根,抽枝吐芽,開花結果,一步步深入遞進時,“有志於學,有用於國”的新十五中人也必將在沂蒙杏壇上抹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學校發展


現在,十五中各項工作正井然有序向前推進。“美好課堂導學案”教學改革已初見成效。最先開展的“五小工程建設”已深入人心。校園瑜伽成為學校的亮點。太極拳、跆拳道、經典誦讀,書法等特色教育正大受歡迎、大放異彩,逐漸成為十五中的金名片。學校教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學生特長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和展示。各項工作都有了突破性進展。
走進目前的十五中,你會感覺到全體十五中人正能量充沛,精神百倍。
人人神采奕奕,個個雅意殷殷。
大家正攜手並肩,乘長風順大潮,向理想彼岸全速高歌而進。在十五中這個大家庭里,大家抱定大家成就大家的主旨,不久的將來,十五中將異軍突起,大家將興。

文化建設


一、教旨:大家成就大家
二、教魂:心教教心,活教教活
三、學魂:心學學心,活學學活
四、校訓:有志於學,有用於國
釋義:有志於學,萃取於論語。孔子有吾十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語。十五中擷來用於校訓首語,有借勢借力有與聖人結親連心有和經典接通能量之意。同時,蘊含大家或執教或求學十五中皆踐行有志於學教誨,立終身學習之大志常志,恆勤奮力不輟。有用於國,意謂學有成然後知精忠報國,以赤子之心服務大眾回報社會建設家鄉。吾輩位卑未敢忘憂國,務必有胸懷有擔當能文武能柔剛,方可與時消息,與時偕行。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之大旨,盡在此訓。
五、校風:時美時新,同德同心
釋義:十五中每時每刻都煥然都出新,每時每刻都向美好嶄新境地發展與邁進;溫柔敦厚溫文爾雅溫潤如玉的十五中人心愿統一,步調一致,正攜手並肩踏實穩健向上向前歡歌而行。
六、教風:求是求實,有我有成
釋義: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切從實際出發,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有實績。有我就是覺悟起個學識見解水平能力理想情懷抱負智慧教育方式方法都與眾不同的我。因為有個睿智通達善解疑難一語破的讓人如沐春風的我,所以這裡的教育萬紫千紅異彩紛呈。有成是一種鼓勵激勵,期待大家用成功引領成功,期待大家成長為教育集大成者,期待大家的教育教學百日一小成千日一大成,你成他成我成大家成,眾志成城。
七、學風:開心開悟,恭行恭正
釋義:心開意解所以開心開懷,心眼打開心燈燃亮心放光明心生歡喜,喜樂人生正向人生覺悟人生學習人生就此開啟。恭敬行持,絲毫不怠慢所學,敬天地敬父母敬師長敬一切人一切物。敬慎清正,所以學問智慧上身。因為端行恭正,所以必將迎來公正端莊悠揚光明人生。
八、三個五建設:
五小工程:
短髮工程,見面問好工程,書聲琅琅工程,歌聲嘹亮工程,個性健身工程。
五小課程:
太極拳課,跆拳道課,書畫課,經典誦讀課,健美健身課。
五小美德:
心德(心真實心靜定心大心細),思德(思無邪),語德(出和雅音,說溫柔語),行德(行事光明),身德(身體力行知行合一)。
或心美,思美,語美,行美,身美。
或美心,美思,美語,美行,美身。
九、校徽:
釋義:
整體形象外圓內方,寓做人處事之理,有方即有原則有剛強當仁不讓,有圓即處事機智圓融靈活巧妙知時知止。
外圓整體像零,寓人生需要不斷歸零,也即生無所住心,成功失敗轉頭空掉,美好明天需要今朝踏歌而行,也即虛心使人進步。
外圓三層切呈現向周邊無限放大狀,寓十五中人向心力凝聚力逐日增強,漸進發展,志達四方。
中間巍峨立柱,寓十五中人正直無曲,立身中定,有主心骨。有不動搖之堅心恆心信心。立柱頂千斤,立柱還有豎起脊梁骨做人,有樹雄心立壯志把自己打造成民族脊樑之大願景。
中間立柱虯曲盤旋S造型,寓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扶搖直上九萬里;S形有龍形龍象,暗含龍的傳人生生不已之義。
中間整體造型像孔武有力之士,頂天立地。寓十五中人文成武就,嶄露頭角就氣勢磅礴,豪氣干雲。頂天象徵擔當,是關鍵時刻昂首挺身而出;立地意味著根植於大眾,是接地氣是親民,是老子所謂深根固柢。
中間立柱為數字1,盤旋其間者為數字5,合起來為數字15。十五有志於學是該校徽應有之義,一目了然。中間鐫刻校訓有志於學有用於國,莘莘學子踏進十五中始,自當銘記於心,終生奉行不輟。
校徽為紫色。寓東來紫氣正騰騰,大家智慧日日增。
總之,校徽含義深刻雋永,像如椽大筆,似定海神鐵,如擎天白玉柱,又惟妙惟肖瑜伽士或武術大師正獨立守神。樹木年輪像、賽道像、一分為二看問題像、浩瀚宇宙像等等,不一而足。可謂有天有人有地,有你有我有他,正能量飽滿,催人奮發奮進。觀之思之習之,身體覺醒,生命覺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上士聞道,勤而習之。刻不容緩,行勝於言,大家宜速速踐行。
十、校歌:
《臨沂十五中之歌》
有志於學兮,鯤化為鵬。
有用於國兮,群英扛鼎。
時美時新兮,輩出賢能。
同德同心兮,眾志成城。
求是求實兮,真理辨明。
有我有成兮,萬丈豪情。
開心開悟兮,光明人生。
恭行恭正兮,漸入佳境。
壯哉我十五中,與時偕行。
美哉我十五中,大家將興!
十一、學生基本家風十五條
(一)溫柔敦厚篇
1.按時上學、放學。上學離家時,有禮貌與家人道別,待父母回答后再出門上學,放學回家,及時告訴父母。周末或假期外出時更應及時向父母彙報情況。
2.勤沐浴、勤洗頭、勤剪指甲,勤換洗衣服鞋襪,自己房內各種物件整理有序,整潔大方。身體健康強壯,自理能力強,父母才由衷欣慰。
3.分擔父母憂慮,不給家庭添亂,尤其是父母或長輩身體不適或家庭有困難時,能主動問候,端茶送葯洗腳,儘力照顧協助父母;平時就承擔一些如洗衣、做飯、洗碗、掃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4.經常主動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對父母說話和聲細語,言辭溫婉。誠實做人,有過錯不隱瞞不撒謊。遇事與父母商量,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氣和地解釋,不嬌不驕,不頂撞父母,更不能打罵父母長輩與父母為敵。
5.體諒父母長輩工作的艱辛和掙錢的不易,自覺做到勤儉節約,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妨礙父母工作。沒經父母允許,錢物絕不私自拿取。點滴事情盡孝順,讓父母感到放心、讓父母感到自豪、讓父母心裡踏實。
(二)溫文爾雅篇
6.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
7.起床“爸媽早安”;睡前“長輩晚安”。進爸媽房間前先輕敲一兩聲門;出門說“再見”,進門展“樂顏”不“色難”。
8.春節按傳統規矩感謝父母,感父母“養育、關懷、教誨”恩。記住長輩生辰之日,送上親手製作的吉祥禮物。
9. 接打電話說“您好” ,話語清晰柔和,請問找誰稍等忙幫轉,掛斷前道“再見”。
10.飯前洗手,為父母長輩盛飯、拿筷子,飯後務必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溫潤如玉篇
11.按時就餐,不讓父母長輩再三催請。吃飯先請父母長輩就座,真誠讓長輩吃,合長輩口味的菜,擺放在靠近長輩的桌前。自己不先動筷。餐時不得出聲,坐姿端正,熱湯不用嘴吹,餐具輕拿輕放,筷子不在盤子里來回挑翻和甩晃,打噴嚏時轉身,餐紙捂嘴不吐揚。飯後對父母(或做飯者)說聲:“謝謝您們,我吃完了,大家慢慢吃。”體現美德和品良。
12.做客輕輕敲門三聲,第一聲稍重,間隔兩三秒再輕敲兩聲,得到允許方可推門進入,不得連續大力敲門砸門。進門問好,出門說再見。不經主人允許,勿隨意亂逛、亂動和亂翻,交談掌握好時間,談吐文明,不強人所難,如有新客已到,待客坐穩再告辭。告別時說“再見”,並對主人的熱情招待表示諸如:“今天真高興”或邀請主人來家做客或“歡迎到我家去”等謝意。
13. 待客熱情禮貌,起身迎坐。請坐端茶敬客。接收禮品經大人允許並懂得道謝。當父母家人不在,生疏客人來訪時,要有警惕心,千萬不能隨便讓進家,以防發生不測。
14. 長輩談話不插嘴,商量事情懂得迴避。為不妨礙大人,宜回自己房間學習,也可幹活或休息。等客人道別時,再與客人客氣。
15.對客人、師長主動問好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接待,熱情招手送別。遞送或接受物品要起立,雙手迎拿表謝意。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給人,最好的物品才送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