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俄運動

拒俄運動

徠1903年4月,俄國撕毀中俄《東三省交收條約》,並提出七項無理要求,中國人民為此集會、遊行、通電,表示反對,拒俄運動爆發。

主要內容


拒俄運動
拒俄運動
上海徠中國教育會、愛國學社和廣大群眾在張園召開拒俄大會,通電俄國和清朝廷,“即使政府承允,我全國國民萬不承認。倘從此民心激變,遍國之中,無論何地再見仇洋之事,皆系俄國所致,與我國無涉”。(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上編,第129頁)蔡元培首先發表演說,指出“上海應設國民公會以議論國事,如東三省、廣西等之最要問題”。蔡元培還宣讀了東京留日學生的來電、當他讀到“俄禍日急,留日學生已電北洋主戰,結義勇隊赴敵,望協助”時,群情激憤, 1200餘名與會者立即步出會場,列隊向東鞠躬,表示對他們的敬意,並複電東京,決議成立上海拒俄義勇隊。會後,蔡元培就愛國學社學生組織義勇隊,后改名為“軍國民教育會”。以蔡元培、吳敬恆、黃宗仰為首的愛國學社共96人,都加入。共分為8小隊,由林題均、章士釗等教練,早晚操演。蔡元培也剪短頭髮,穿著制服,與師生同受軍訓。
北京、武昌等地學生集會抗議,罷課示威。在日本的留學生召開500餘人的抗俄大會,會後成立了“拒俄義勇隊”,每日操練不懈,準備回國參加鬥爭,並派代表回國活動,要求政府出兵拒俄,表示願“為火炮之引線,喚起國民鐵血之氣節”,([日]田野桔次:《最近支那革命運動》第179頁)“頭可斷,血可流,軀殼可糜爛,此一點愛國心,雖經千尊炮、萬支槍之子彈炸破粉碎之,終不可以滅”,“寧為亡國鬼,不為亡國人”。(《湖北學生界》第4期,《留學紀錄》)拒俄運動最終遭到清朝廷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