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銳龍的結果 展開

銳龍

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徠AMD Ryzen(/ˈraɪzɛn/ RYE-zen)是超微半導體(AMD)開發並推出市場的x86微處理器品牌,AMD Zen系列微架構的微處理器產品之一,其純CPU產品線於2017年3月上市販售,以Ryzen為品牌命名的APU產品線於2017年10月上架。“Ryzen”品牌於2016年12月13日AMD的New Horizon峰會上發表。中文名為“銳龍”(2017年3月到8月稱為“銳龍AMD Ryzen”,2017年8月之後稱為“AMD銳龍”)。

歷程


2017年2月22日發表代號“Summit Ridge”的第一代Ryzen系列,取代AMD FX系列;2017年10月發表代號“Raven Ridge”的Ryzen APU產品線;2018年4月發表了代號“Pinnacle Ridge”的第二代Ryzen系列,是第一代Ryzen系列的小幅改良版;於2019年消費電子展中宣布並於同年年中發表代號“Matisse”,採用7nm及支持PCIe4.0之第三代Ryzen處理器;於2020年消費電子展中宣布並於同年第二季度發布銳龍 4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

架構


Zen微架構
Zen是AMD於2016年中發表的x86-64微架構,接替Bulldozer微架構及其改進版本。Zen微架構有兩種晶元,一種是代號“Zeppelin”的八CPU核心晶元,一種是代號“Raven Ridge”四CPU核心+GPU的晶元。
Zen+微架構
Zen+是Zen 的小幅改進版,採用格羅方德“12nm”LP(Leading Performance)工藝製作,該製程工藝實際上是同廠14nmLPP 工藝的改良版。主要的改進在於二級緩存的訪問性能、內存訪問性能、AMD SenseMI 的改進(包括XFR2),以達到更平穩的頻率和電壓的階梯級切換。
Zen2微架構
Zen 2是AMD的Zen和Zen+微架構的下一代微架構的代號,使用台積電7nm製程製造,I/O 控制晶元由格羅方德製造。作為第三代Ryzen處理器的微架構。Zen2 於2019年7月正式發布。
銳龍
銳龍

基本介紹


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 2 月 21 日,AMD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Lisa SU (蘇姿豐)女士正式公布了AMD Ryzen 7 處理器型號、性能表現、價格以及發售時間。Ryzen 7處理器中國區正式命名為銳龍 AMD Ryzen 7,共有 1700、1700X 和 1800X 三款型號,全部採用14nm製程工藝, 8 核 16 線程設計,L2/L3 總緩存 20MB。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銳龍 AMDRyzen 7 將於 3 月 2 日 全球正式出貨,中國玩家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預約購買。Ryzen 7 上市后,華碩技嘉微星映泰華擎等合作廠商會一起推出多達 82 款支持Ryzen 7 處理器的全新AM4 平台主板。
Ryzen 7 1700 主頻為 3.0 GHz,加速頻率為 3.7 GHz,熱設計功耗 65W。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 1700 領先英特爾 i7 7700K 幅度高達 46%,表現驚艷。價格上,1700 也比 7700K 便宜了 20美元。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Ryzen 7 1700X 主頻為 3.4 GHz,加速頻率為 3.8 GHz,熱設計功耗 95W。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Ryzen 1700X 領先英特爾 i7 6800K 達到39%,只比 i7 6900K 落後 4%。價格上 1700X 還比 6800K 便宜了 25美元。
Ryzen 7 1800X 主頻達到 3.8 GHz,加速頻率為 4.0 GHz,熱設計功耗依然是 95W,比 1700X 性能更強,是 AMD Ryzen 7 的旗艦型號。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1800X 領先 i7 6900K 幅度為 9%。在 Cinebench R15 1T 和 i7 6900K 表現持平。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價格上 1800X 還不到 i7 6900K 的一半,性價比炸裂。AMD 最初對
Ryzen 的期望是每時鐘周期運行指數(IPC)提升40%,實際上 Ryzen 的表現遠遠超出了當初制定的目標,最大提升幅度達到了誇張的 52%,徹底顛覆我們過去對 AMD 桌面處理器的認知。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銳龍[AMD於2017年上市的CPU型號]
從現場顯示的PPT 可以看出,Ryzen 7 就是沖著英特爾 i7系列來的,其中 1700 對標 i7 7700K,1700X 對標 i7 6800K,1800X 矛頭直指 i7 6900K。在多核心效能上, Ryzen 7 大幅領先同價位段的酷睿i7 處理器,如果英特爾在短時間無法拿出新產品進行抗衡,i7 產品線通過降價來應對 Ryzen 7 是可以預料的事情,這也是廣大消費者所希望看到的。
2017年對於 AMD 來說可謂全面豐收的一年,除了桌面版 Ryzen 外,我們還可以期待接下來的Vega 織女星顯卡、Naples 工作站處理器、移動版Ryzen 等一系列極具競爭力的新產品。

處理器列表


基於Zen架構的處理器
本系列採用Socket TR4插座,支持四通道內存(由兩個雙通道內存控制器提供支持),最多提供64個PCIe通道,本系列採用多晶元模塊,代號“Whitehaven”,實際上是將4個代號為“Zeppelin”的8核心晶元封裝於處理器基板上(視良率而開啟部分CPU核心等部分),也是第二款消費級電腦平台上使用NUMA結構的處理器系列(上一款是AMD Quad FX)
桌面型處理器
型號核心數/線程數基準頻率(GHz)加速頻率(GHz)L2(KiB)L3(MiB)TDP(W)
1950X16/323.44.016*5124*8180
1920X12/243.54.012*512180
1920 (已取消)3.23.8140
1900X8/163.84.08*5122*8180
1800X3.64.095
1700X3.43.8
17003.03.765
1600X6/123.64.06*51295
16003.23.665
1500X4/83.53.74*512
14003.23.41*8
2400G(APU)3.63.91*445-65
2400GE(APU)3.23.835
1300X4/43.53.765
12003.13.4
2200G3.53.745-65
2200GE3.23.635
200GE2/43.2N/A2*512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
型號核心數/線程數基準頻率(GHz)加速頻率(GHz)L2 (KiB)L3(Mib)TDP (W)
2800H4/83.33.84*5121*435-45
2700U2.212-25
2600H3.23.635-45
2500U2.012-25
2300U4/42.03.4
2200U2/42.52*512
基於Zen+架構的處理器
第二代Ryzen系列代號“Pinnacle Ridge”,是“Summit Ridge”的改良版本,除了 Threadripper 系列使用Socket TR4並支持最高八通道內存以外,均採用Socket AM4連接介面和支持雙通道內存。
桌面型處理器
型號核心數/線程數基礎頻率(GHz)加速頻率(GHz)L2 (KiB)L3(MiB)TDP(W)
2990WX32/643.04.232*5128*8250
2970WX24/4824*512
2950X16/323.54.416*5124*8180
2920X12/244.312*512
2700X8/163.74.38*5122*8105
27003.24.165
2600X6/123.64.26*51295
26003.43.94*5121*865
3400G(APU)4/83.74.21*4
3200G(APU)4/43.64.0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
AMD Ryzen 3000系列筆記本電腦處理器採用集成顯卡設計,採用Socket FP5插槽。
基於 Zen 2 微架構的處理器
型號核心數/線程數基準頻率(GHz)加速頻率(GHz)L2(KiB)L3 (MiB)TDP(W)
3990X64/1282.94.364*512256280
3970X32/643.74.532*512128
3960X24/482.94.324*512
3950X16/323.54.716*51264105
3900XT12/243.84.712*512
3900X4.6
3800XT8/163.94.78*51232
3800X4.5
3700X3.64.465
3600XT6/123.84.56*51295
3600X4.4
36003.64.265
3500X6/64.1
3300X4/83.84.34*51216
310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