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雙門底的結果 展開

雙門底

雙門底

雙門底是廣州市舊地名,即現廣州市北京路中山五路至西湖路一段,因早在唐末這裡建有著名的清海軍樓,這樓有兩個並列的大門而得名。幾百年來,雙門底一直是廣州最繁華的商業街。

簡介


永漢路
永漢路
辛亥革命后,清朝傾覆,民國成立,廣州永清門改為永漢門,紀念光復漢族,永清大街也改為永漢街。1918年10月,廣州市政公所進駐育賢坊禺山關帝廟,大規模城市改造運動,隨之轟轟烈烈展開。永漢街至雙門底統稱為永漢路,1936年胡漢民去世后改名漢民路,抗戰勝利后複名永漢路,至“文革”改為北京路。

商業街


幾百年來,雙門底一直是廣州最繁華的商業街。從明清開始,每年春節前後,這裡就成了一個錦天綉地的花花世界,賣素馨花的、賣吊鐘花的、賣水仙花的,擠滿城根街衢,合匝繽紛,彌望不絕,花開如積雪,芬芳成雲煙,籠罩全城。清代文人潘貞敏在《花市歌》中稱:粵省藩署(今財廳)前,夜有花市,遊人如蟻,至徹旦雲。後來,歲暮花市成了廣州過新年的習俗,流傳至今,廣州人雅緻地稱之為“逛花街”。
到了紅衰翠減的金秋九月,華光神誕又為雙門底帶來另一個熱鬧的高潮。《南越遊記》一書,生動地再現了清咸豐年間,雙門底舉辦酬神活動的盛況:“雄鎮街通衢建篾棚,棚高數丈,軒豁宏敞,塗以五色,皆花鳥人魚之狀。下復承以布幔,張燈施彩,中多琉璃洋物。市門各懸傀儡,造制奇巧,錦繡炫目。兩旁欄內羅列名花珍果、珠玉古玩,錯雜繁朊,靡不工緻。間數武則有彩軒,中奏八音,歌聲達旦,往來者流連觀聽。自藩署直至南門,燈火輝煌,金鼓喧震,男女耳目,勢不暇給。凡三晝夜,復演劇以終其事,合計所費不下萬金。”(陳徽言《南越遊記》)

名店


在雙門底處有創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的陳李濟藥廠,廣州第一家中國人開的西餐館太平館,中國電影院、永漢電影院、南關影畫院、天星影畫院、中央舞廳、大新公司支店天台遊藝場,以及惠如、涎香、南如、吉祥、永樂等茶樓、哥倫布西餐,大大小小的酒樓、茶室、冰室,擠滿了這條流光溢彩的馬路,吃喝玩樂購物,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