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賀祖斌的結果 展開

賀祖斌

廣西師範大學校長

賀祖斌,1965年9月生,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漢族,籍貫廣西灌陽,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本科畢業,先後獲理學學士、教育學碩士、教育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社科聯副主席,政協第十二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西優秀專家,廣西文化名家(理論),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廣西高等教育研究有突出貢獻學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出版高等教育“三論”——《高等教育生態論》《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論》《高等教育質量論》以及《思考大學》等論著。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歷任廣西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廣西師範大學副校長,廣西師範學院副院長,廣西廣播電視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廈門大學校長助理,玉林師範學院院長等職務。
2017年7月任廣西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製的“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管理系統(JXPG)”等軟體通過省級鑒定並推廣應用。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教育部教改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西社科基金項目和廣西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等20多項。學術理念:和而不同,中庸為道。
多年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與教學。出版論著《高等教育生態論》《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論》《高等教育大眾化與質量保障》《中國大學這五年》《現代教育統計測量與評價》等16部,在國內首次提出並論證“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等理論。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等權威刊物轉載。
獲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國家級二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3項,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廣西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評價、高等教育生態、區域高等教育、教師教育。
論文著作
1.2005.8,《高等教育生態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007.10,《教師教育:從自為走向自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2004.7,《自然科學概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2004.1,《高等教育大眾化與質量保障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2010.7,《職業教育管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6.2011.5,《中國大學這五年 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評析2006-2010》,廣西人民出版社。
7.2007.8,廣西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研究,《學術論壇》。
8.2008.10,論高等教育系統的生態性,《黑龍江高教研究》,《新華文摘》轉載,2008(23)。
9.2009.5,地方師範院校教師教育在轉型中的困惑和對策,《教師教育研究》,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10(1)轉載。
10.2009.3,“后評估”時期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長效機制的建立,《中國大學教學》。
11.2005.2,高等教育系統的生態承載力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12.2007.1,論高等教育系統與環境的生態平衡,《大學-研究與評價,《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CUAA 2007.4轉載。
13.2002.6,以評價為基礎建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質量保障體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14.2006.5,落實科學發展觀 轉變高師院校辦學理念,《教師教育研究》。
15.2006.11,高等教育生態區域的資源配置與優化,《黑龍江高教研究》。
16.2006.1,中國—新加坡高等教育合作機制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7.2007.3,獨立學院的管理生態環境辨析,《揚州大學學報》。
18.2009.11,困惑與選擇——“大學生就業問題”學術沙龍,《大學》(學術版)。
19.2009.2,200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盤點,《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
20.2009.10-12,美國大學“名校之旅”系列文章(九篇),《廣西日報》。
21.2010.4,高考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廣西日報》。
22.2010.7,論高等教育生態區域的非均衡發展,《黑龍江高教研究》。
23.2011.6,從高考看大學未來的發展,《廣西日報》。
24.2011.10,家族教育曾經的輝煌,《廣西日報》。
25.2012.9,現代遠程教育背景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6.2012.12,高等教育系統的生態學闡釋,《黑龍江高教研究》。
27.2013.4,大學建築與大學文化,《中國建設報》。
28.2013.6,大學治理與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當地廣西》。
29.2014.2,信息技術與大學教育變革,《廣西日報》。
30.2017.12,新課程問題教學法實踐與研究,《合著(2),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1.2016.7,中國大學這五年: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評析(2011—2015),廣西人民出版社。
32.2013.12,2013中國遠程高等教育專題研究報告——開放大學建設,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
33.2015.9,思考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34.2016.3,教師教育:轉型與發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5.1999.7,面向21世紀高師課程體系改革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6.2000.12,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監控機制的構建與運作,《廣西高教研究》。
37.2001.4,高等教育評價的元評價及其量化分析模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8.2003.6,高等學校外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評估中介機構的建立,《理工高教研究》。
39.2004.1,高等教育演化的新趨勢:生態化,《廣西師範大學學報》。
40.2004.3,高等教育制度生態環境及其優化,《現代大學教育》。
41.2004.5,以制度創新促進高等教育制度生態環境優化,《黑龍江高教研究》。
42.2004.11,論高等教育系統的生態平衡,合著,《教育理論與實踐》。
43.2005.1,高等教育生態研究述評,《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4.2005.5,教育生態學視野中的區域教育規劃,《教育發展研究》。
45.2010.11,廣西區域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省域經濟結構的適應性研究,《廣西社會科學》。
46.2010.6,廣西高等教育發展與省域經濟增長的關係分析,《理工高教研究》。
47.2013.1,共生理念下的廣西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優化,《廣西社會科學》。
48.2012.4,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調控模型研究,《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9.2013.11,廣西高等教育結構的生態分析與優化,《學術論壇》。
50.2014.1,廣西高校專業設置與北部灣產業集群發展的適應性研究,《廣西社會科學》。
51.2014.2,2013年高等教育改革重要課題回顧與展望,《高校教育管理》。
52.2014.7,高等教育質量論,著作,線裝書局。
53.2016.5,大學教學文化與教師發展生態,高等教育研究。
54.2016.2,生態系統管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思維,《教育評論》。
55.2017.3,廣西高校專業設置與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的適應性分析,《廣西社會科學》。
56.2017.2,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教師資格考試改革的思考,《教師教育研究》。

社會活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政策諮詢與評估專家、自治區政府督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協作會常務理事、廣西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理事長、廣西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學術委員會主任、廣西教育戰略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高等教育主任委員等。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獲得獎項獲獎作品
2005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省級一等獎《地方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構與運行》
2006年第九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高等教育生態論》
2007年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高等教育生態論》
2007年8月廣西第十次社科成果獎二等獎《廣西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研究》
2008年廣西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廣西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研究》
2008年12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排名第一《西部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區域性和諧發展研究》
2007年5月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排名第一《廣西高等教育生態系統管理模型及其干預機制研究》
2006年12月廣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排名第一《廣西教師教育評價體系研究》
2007年8月廣西第十次社科成果獎二等獎《廣西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研究》
2008年10月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排名第四《新建本科院校發展與教學評估的重點研究》
2001年第四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自治區級一等獎《地方高師院校課程體系模塊化的建構與實踐》
2012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地方高校服務廣西區域經濟建設研究與實踐》
2017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民族地區鄉村教師‘五位一體’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12年第十二次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論--廣西省域經濟與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研究》
2017年第十四次廣西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十三五”廣西振興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區戰略研究》
2017年第十四次廣西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大學教學文化與教師發展生態》
2011年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高等教育生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