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的戰爭
2002年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執導電影
《哈特的戰爭》是由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執導,布魯斯·威利斯、科林·法瑞爾、泰倫斯·霍華德等主演的戰爭片,於2002年2月1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約翰·卡曾巴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軍戰俘營里,美軍俘虜之間因為種族問題從而引發矛盾的故事。
劇照
事實是湯姆在審訊中確實說出了一些情報。他對上校隱瞞了這一事實,心知肚明的上校因此把他分到士兵營,作為懲罰。同樣被分到士兵營的還有兩個黑人飛行員,林肯·斯科特(泰倫斯·霍華德飾)和拉馬·阿切爾(維斯勒·里昂·夏農飾)。當時的美軍中仍然實行種族隔離,兩個黑人軍官受到白人的歧視與侮辱,阿切爾因一個白人士兵的陷害被德國人殺死。不久,一個欺侮黑人最厲害的白人種族主義軍官被人殺死,一個目擊證人指認斯科特為嫌疑人,一切證據都對他極為不利。
德國納粹頭目菲瑟爾(馬塞爾·尤勒斯飾)同意了麥克拉馬拉上校的請求,按照日內瓦條約,開設軍事法庭對斯科特進行審判,上校擔任法官。這時法學院學生湯姆順利成章擔任了斯科特的律師,開始了調查。然而事情並不象看上去那麼簡單。哈特的深入調查與上校發生了衝突,他與斯科特之間也並未互相理解。當謀殺案的調查分開了德國人的注意力時,上校開始謀划帶著他的士兵逃出戰俘營。調查和分析引向更多的秘密。當一切都要被揭示出來時,哈特面臨他從未經歷的局面:在個人榮譽與國家利益,士兵的職責和自己的信念之間,湯姆·哈特必須作出改變他一生的決定。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布魯斯·威利斯 | 麥克拉馬拉 | |
科林·法瑞爾 | 湯姆·哈特 | |
泰倫斯·霍華德 | 林肯·斯科特 | |
史蒂夫·菲舍爾 | Barracks 22 Officer | |
萊納斯·羅徹 | Capt. Peter A. Ross | |
馬塞爾·尤勒斯 | 菲瑟爾 | |
科爾·豪瑟 | Staff Sgt. Vic W. Bedford | |
維斯勒·里昂·夏農 | 拉馬·阿切爾 | |
穆瑞·斯特靈 | Pfc. Dennis A. Gerber | |
山姆·賈格 | Capt. R.G. Sisk | |
斯科特·邁克爾·坎貝爾 | Cpl. Joe S. Cromin | |
羅利·科奇瑞恩 | Sgt. Carl S. Webb | |
Sebastian Tillinger | Pvt. Bert D. 'Moose' Codman | |
Rick Ravanello | Maj. Joe Clary | |
艾德里安·格尼爾 | Pvt. Daniel E. Abrams | |
邁克爾·溫斯頓 | Pfc. W. Roy Potts | |
喬納森·布蘭戴斯 | Pvt. Lewis P. Wakely | |
Joe Spano | Col. J.M. Lange | |
薩姆·沃辛頓 | Cpl. B.J. 'Depot' Guidry | |
Brad Hunt | Pvt. G.H. 'Cookie' Bell | |
Rúaidhrí Conroy | Cpl. D.F. Lisko | |
Tony Devlin | Pvt. Donald W. West | |
David Barrass | Maj. Hans Fussel | |
Gary Gold | McNamara's Aide | |
Danny Babington | Pvt. S.T. Engler | |
霍爾格·漢德克 | Maj. Johann Wirtz | |
Grey Williams | Pvt. R.S. Croutch | |
René Ifrah | Pvt. T.S. Krasner | |
Steve Sarossy | Lt. M.K. Adams | |
Rocky Marshall | Capt. Robert M. Swann | |
Christian Kahrmann | MP Sergeant | |
Jim Boeven | MP Sergeant | |
Dan van Husen | Boxcar Sergeant | |
Georg Vietje | Morning Guard | |
Lukás Kantor | Cranky Corporal |
製作人 | 格里高利·霍布里特、Stephen J. Eads、大衛·福斯特、沃爾夫岡·格萊斯、Patricia Graf、大衛·萊德、阿諾德·瑞夫金 |
原著 | 約翰·卡曾巴赫 |
導演 | 格里高利·霍布里特 |
副導演(助理) | Jeff J.J. Authors、Darrin Brown、Penny Charter、Petr Drozda、Olda Mach、Jirí Ostry、Douglas Plasse、Frantisek Rezek、David Rosenbloom、Jan Strasik、Janet Zdyb |
編劇 | 比利·雷、約翰·卡曾巴赫、特瑞·喬治 |
攝影 | 阿勒·基維洛 |
配樂 | 蕾切爾·波特曼 |
剪輯 | David Rosenbloom |
選角導演 | Deborah Aquila、Jessica Horáthová |
藝術指導 | 莉莉·基爾沃特 |
美術設計 | Martin Kurel、John Warnke |
視覺特效 | Ray McIntyre Jr.、Payam Shohadai、John T. Van Vliet |
布景師 | Patrick Cassidy |
角色介紹
麥克拉馬拉
演員布魯斯·威利斯
美軍戰俘的領袖,是一個表情冷漠而享有威望的上校。
湯姆·哈特
演員科林·法瑞爾
軍隊中尉。
林肯·斯科特
演員泰倫斯·霍華德
黑人飛行員,他拋開平等的思想,立即服從大局,願意為大眾的利益犧牲小我。
菲瑟爾
演員馬塞爾·尤勒斯
德國納粹分子。
專輯信息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語種:英語 歌手:Rachel Portman 唱片公司:Universal 發行日期:2002年2月12日 《哈特的戰爭》 | 曲目 1、Final Salute 2、Hart Captured and Interrogated 3、Scott's Macon, Georgia Story/Train Yard Strafing and Bombing 4、Visser Testifies 5、Visser Finds Tunnel 6、March to Stalag 6A 7、Archer Shot Dead 8、Scott Railroaded 9、"Everything Is OK, Tommy" 10、Blackened Face Testimony 11、Hart Finds Bedford's Stash 12、Hart Discovers Tunnel 13、McNamara Trades His Life 14、End Credits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2年 | 金爵獎 | 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柯林·法瑞爾 | 最佳男演員 | 獲獎 |
2002年 | 金爵獎 | 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哈特的戰爭》 | 最佳影片 | 提名 |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米高梅(美國) 2、David Ladd Films 3、David Foster Productions 4、Cheyenne Enterprises(美國) 5、米高梅電影公司(美國) |
發行公司 | 1、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德國) 2、Gativideo(阿根廷) 3、Hispano Foxfilms S.A.E.(西班牙) 4、二十世紀福斯荷蘭分公司(荷蘭) 5、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阿根廷) 6、UGC-Fox Distribution(UFD)(法國) 7、二十世紀福斯德國分公司(德國) 8、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法國) 9、Metro-Goldwyn-Mayer Distributing Corporation(美國) 10、Gemini Film(俄羅斯) 11、米高梅(美國) 12、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美國) 13、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巴西) 14、20世紀福克斯義大利分公司(義大利) 15、20世紀福克斯公司(瑞典) 16、GAGA(日本) 17、米高梅電影公司(美國) 18、Bontonfilm(捷克) 19、GAGA Communications(日本)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美國 | 2002年2月15日 | 紐西蘭 | 2002年4月4日 |
捷克 | 2002年4月4日 | 斯洛伐克 | 2002年4月4日 |
中國台灣 | 2002年4月5日 | 俄羅斯 | 2002年4月11日 |
菲律賓 | 2002年4月11日(馬尼拉) | 墨西哥 | 2002年4月12日 |
南非 | 2002年4月12日 | 哥倫比亞 | 2002年4月12日 |
秘魯 | 2002年4月18日 | 阿根廷 | 2002年4月18日 |
匈牙利 | 2002年4月18日 | 巴西 | 2002年4月19日 |
希臘 | 2002年4月26日 | 愛沙尼亞 | 2002年4月26日 |
西班牙 | 2002年4月30日 | 波蘭 | 2002年5月3日 |
葡萄牙 | 2002年5月3日 | 以色列 | 2002年5月3日(首映) |
菲律賓 | 2002年5月8日(達沃) | 以色列 | 2002年5月9日 |
瑞典 | 2002年5月10日 | 韓國 | 2002年5月17日 |
英國 | 2002年5月24日 | 法國 | 2002年5月29日 |
比利時 | 2002年5月29日 | 澳大利亞 | 2002年5月30日 |
德國 | 2002年5月30日 | 義大利 | 2002年5月31日 |
奧地利 | 2002年5月31日 | 挪威 | 2002年5月31日 |
中國 | 2002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 | 新加坡 | 2002年6月6日 |
土耳其 | 2002年6月7日 | 埃及 | 2002年6月19日 |
冰島 | 2002年6月21日 | 日本 | 2002年9月28日 |
科威特 | 2002年11月6日 | 芬蘭 | 2002年12月12日(DVD首映) |
哈特的戰爭
由於涉及到戰俘營里的軍事審判、對納粹作戰的美軍內部的種族歧視等問題,該片在題材上有所突破,沒有落入二戰影片的俗套。但問題是該片的編導在獨闢蹊徑的過程中似乎滑得太遠了一點,難免讓觀眾在對情節表示驚嘆的同時又對其真實性產生懷疑。直至影片最後的大結局出現之前,觀眾一直對威利斯所飾演的角色正邪忠奸不明就裡,對他似乎是突發的計劃更是無從判斷,這種不做鋪墊的做法既造成角色行為的缺乏邏輯性,也顯出編導為奇而奇的故弄懸虛。而該片的另一個不尋常或不可理解之處還在於,片名雖是《哈特的戰爭》,但影片真正的主角及影片著意要表現的英雄無疑是威利斯飾演的威廉·麥克納馬拉上校(大眾網娛樂評。)
哈特的戰爭
《哈特的戰爭》在正義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外,還加入了人性、榮譽、犧牲、公正等元素,加深了影片的深度,更令人深省。影片以個人命運在戰爭中的跌宕起伏,來揭露戰爭的本質。縱觀全片,導演選擇性地拋開了個人的正義與邪惡,沒有特意醜化德國軍人,而是通過種族歧視、民主人權,讓戰爭雙方處於共同的價值觀之下。以價值觀為紐帶,將敵我雙方聯繫在一起,通過個人命運在戰爭中的改變,揭示戰爭的殘酷性,並從人性角度對戰爭進行反思,是該片最終所要表達的含義(《人民法院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