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吾

耽美小說《天官賜福》中角色

君吾,墨香銅臭著名耽美小說《天官賜福》中角色。

烏庸國太子,做夢預知烏庸國將遭受火山爆發,築建通天橋,無奈失敗,被貶下界,用三個一時氣走的屬下和一眾活人生祭平息了銅爐的怒火。

回歸上天庭時,屠盡上一代神官,后又回凡間,耐心等候,捏造新身份,再次飛升名為君吾,三界第一武神,號神武大帝。

銅爐山主人。

白衣禍世本尊。

角色形象


常年穿一身雪白的喪服,手挽招魂幡,臉上則帶一張哭笑面具。出世后滅的第一個國便是仙樂國,曾與謝憐擁有同樣的信仰和夢想。后因許多波折而黑化,化為絕世鬼王白衣禍世,對謝憐有著一種近乎病態的執著,但絕不是愛情。

百年水深千年火熱

兩千年前有一古國烏庸國,有一位太子殿下,天資過人,年少聰慧,文武雙全。
烏庸國的太子殿下,就像是烏庸國舉世無雙的太陽。飛升后,在眾神雲集的天界,他也如太陽一般耀眼得另旁人黯然失色。
有日做夢,他預知烏庸國未來將被火山淹沒,便開始想辦法挽救他的子民。火山侵襲範圍太大無法遷徙,他不願打仗流血,便懇請眾人放過征戰,等他築成通天之橋,將人引渡去天上避難。三年間,太子殿下默默築建通天橋,無暇顧及信徒的祈願,致使信徒流失法力消逝。終於火山將爆發,萬人爭先恐後湧向通天橋時,橋斷了。天虹撕裂,成千上萬人慘叫著墜入火海,在太子殿下面前瞬間被燒成灰燼。太子救世失敗。貶成凡人。
火山還在持續噴發。跟隨他的有四位年少時就侍奉他的侍從,聽聞太子殿下準備用惡人獻祭銅爐,大吵一架,三位怒極出走。太子不再提及活祭之事,轉而設壇修鍊作法,試圖壓下銅爐怒火。其間太子殿下突然戴起了面具,性情大變,有時和藹可親有時大發雷霆。一天獨自在屋裡把所有鏡子都砸了,不知哪裡流血,弄得鮮血淋漓。他不讓人看傷口,行蹤也變得飄忽不定。
後來,火山忽然停止了噴發。銅爐恢復了死寂。許多烏庸人以為是他壓下了火山,開始重新崇拜他。
剩下的一位下屬,一日夜晚聽得太子殿下房裡傳來三位昔日友人的交談聲,心中奇怪,進房一看,只有太子殿下躺在床上。未卸面具。他走進一聽,聲音從面具下傳來,原以為太子思之成疾,夢中學語,猶豫良久,輕輕摘下面具,看見太子臉上,橫七豎八都是利器的划痕,劃得皮肉翻起,鮮血半凝,三張臉赫然其上,嘴巴張動,一張一合,正是那三位侍從的臉。
原來三人離開后還是不放心,悄悄返回時正好撞見到太子殿下帶了許多人準備獻祭,又驚又怒,出來阻止,打了起來。誰知殿下痛下殺手,三個侍從連同幾百活人也被獻祭,銅爐山重歸於平靜。
太子殿下不知什麼時候醒了,盯著那侍從嘆息。一番掙扎后,把侍從丟了出去,讓他走了。
沒過多久,銅爐山又一次爆發了,這一次,整個烏庸國都被埋葬,無人倖免。
過了一兩百年,太子殿下再次飛升,逐漸屠盡整個天庭。血洗天界后,他又回到人間,捏造了一個新身份,作為君吾再次飛升,用上代神官的骨灰作地基重建仙京,成為坐鎮三界的第一武神,號神武大帝。
現在的天界第一武神,表面光輝燦爛,但心裡壓抑著無邊無際的黑暗。他的黑暗情緒需要釋放出來,他整個人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是大開殺戒。曾經的烏庸國變成了地獄,銅爐被他投餵了無數活人和三個准神官已認他為主。他便定期把這些黑暗情緒釋入銅爐,煉就了許多邪惡的東西——一念橋頭戰死鬼魂、白話真仙、白無相等等。

白帝君暗設送命題

幾百年幾百年過去了。
那名下屬登過仙界,自己也修鍊,有點小成,保持著身體的狀態,在人間漫無目的地流浪。
直到有一天,在仙樂,一位太子殿下,出生在了熒惑守心之日。他覺得很巧,便化名梅念卿,在仙樂國做了國師,將仙樂太子謝憐收為徒弟培養。而作為國師,就得和天界的神官直接對話了。梅念卿對上了君吾,君吾的樣貌,和烏庸太子完全不一樣,但梅念卿對烏庸太子太過熟悉,對話了幾次就產生了懷疑,但也只是懷疑。
兩人都裝作沒認出對方,但沒能裝到最後,因為,他們都看到了謝憐。
謝憐太像君吾,梅念卿希望謝憐能成為烏庸太子想成為的人,或者神,做到他沒做到的事,用謝憐的完美來彌補梅念卿和烏庸太子的遺憾。
太子悅神時,謝憐救墜樓小兒於萬民之間,引起了君吾的注意。君吾對謝憐頗為青睞,屢次想將謝憐點將到天界,都被梅念卿用各種理由勸了回去。轉折在一念橋,謝憐打敗了橋頭鬼后很快就飛升了。然後仙樂大旱,永安之亂,白無相的出現,一步步將謝憐逼入絕境。最後,謝憐敗了,仙樂也敗了。
梅念卿實在忍不住了,遣散仙樂皇極觀,在神武殿請君吾降神,直接撕開了他的身份,質問他許多事,君吾不承認也不否認。最後,梅念卿問他,殿下,你到底想要什麼。君吾終於回答,他說,他要謝憐,成為他最完美的傳人。
如果世上有一個人能完全懂他永不背叛他,那最有可能是謝憐。於是君吾開始處處給謝憐設題考驗——仙樂國人面疫、與君山鬼嫁娘、半月關半命觀、水地風換命局……引著謝憐走他走過的路,重複他的命運軌跡。
後來銅爐山重開,謝憐與花城和一眾神官入銅爐掐滅新惡鬼王時,一步步探尋到昔日真相,與君吾一頓惡鬥,終於將君吾打敗,鎮壓在銅爐山下,與梅念卿守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