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損傷
膽道損傷
膽管損傷是指外傷或者腹部手術誤傷引起的肝內、外膽管的損傷,分為外傷性和醫源性膽管損傷兩大類。膽道損傷多因腹部刀刺傷、槍擊傷、交通事故等外傷性或醫源性膽管損傷引起。膽道損傷因病因不同,表現也不相同。創傷性膽管損傷多伴有腹部創傷,故癥狀多被休克、腹腔出血、腹膜炎或骨折癥狀掩蓋;醫源性膽道損傷多表現為腹痛、發熱、黃疸等腹膜炎、梗阻性黃疸癥狀。膽道損傷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膽道損傷可導致梗阻性黃疸、腹膜炎、膈下膿腫、盆腔膿腫、麻痹性腸梗阻等。
● 肝膽外科、普通外科
● 主要因腹部刀刺傷、槍擊傷、交通事故等導致。
● 膽管先天性解剖變異。
● 膽囊局部組織粘連,膽囊三角解剖關係不清,解剖三角區時損傷膽管。
● 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或操作不當損傷膽道。
● 腔鏡手術膽道被電刀灼傷。
● 患者存在腹部外傷史或膽道手術史。
● 外傷導致者多被休克、腹腔出血、腹膜炎所掩蓋;醫源性膽道損傷出現腹痛、麻痹性腸梗阻、黃疸、發熱等癥狀。
● 確診膽道損傷需進行實驗室檢查、B超檢查、磁共振胰膽管造影檢查。
● 血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膽道狹窄患者,膽紅素升高。
● 腹部超聲:肝內膽管擴張,肝外膽管連續中斷,膽總管顯示不清。出現膽瘺時可見腹腔局部積液。
● CT:清晰顯示肝內外、膽管病變及周圍水腫積液等情況。
● 磁共振胰膽管造影:可以顯示損傷近端膽管擴張、遠端膽管正常,損傷的部位、範圍等。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本病。
● 患者存在腹部外傷史或膽道手術史。
● 外傷導致者多被休克、腹腔出血、腹膜炎所掩蓋;醫源性膽道損傷出現腹痛、麻痹性腸梗阻、黃疸、發熱等癥狀。
● 實驗室化驗血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
● 腹部超聲可見肝內膽管擴張,肝外膽管連續中斷,膽總管顯示不清。磁共振胰膽管造影可以顯示損傷近端膽管擴張、遠端膽管正常。
● 腹部手術中發現膽汁漏出,術中造影膽管連續性中斷,局部狹窄或造影劑外溢。
● 術後患者傷口敷料大量滲出膽汁或腹腔引流量大。
● 膽囊切除術后24~48小時出現黃疸,或大量膽汁外滲持續1周以上,上腹部手術后早期出現梗阻性黃疸。
● 本病需要與膽囊炎、腸瘺、腸梗阻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患者存在腹部外傷史或腹部膽囊手術史,出現腹痛、麻痹性腸梗阻,術后敷料大量滲出膽汁,應及時與醫生溝通,考慮到膽道損傷的可能。
● 醫生通過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術中探查、術后嚴密觀察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膽道損傷治療應儘早手術,手術方式根據損傷情況選擇。
● 膽管切開:縫合裂口,並在膽總管內放置T形管引流。
● 膽管離斷或切除一段:盡量行膽管端端吻合,並放置T形管或Y形管支撐、引流。
● 瘢痕攣縮導致膽道狹窄:行ERCP(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並放置支撐管。
● 膽道損傷可導致梗阻性黃疸。
● 膽汁性腹膜炎。
● 膈下膿腫、盆腔膿腫。
● 麻痹性腸梗阻等。
● 該病早期發現,預后良好。
● 同時與引起膽道損傷的誘發因素以及外傷所致其他疾病嚴重程度相關。
● 若出現腹膜炎、感染性休克,預后差。
● 預防外傷,避免因外傷導致腹部損傷。
● 手術過程中,操作輕柔,仔細辯認解剖結構,不盲目切斷,避免醫源性損傷。
● 術后嚴密觀察切口滲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