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仁

革命烈士

山東省安丘市庵上鎮小陸閣村人。他出生於農民家庭,15歲時因生活所迫參加了國民黨軍隊。

人物生平


1943年冬參加八路軍,在魯中軍區某部當戰士,後任班長、排長。1944年冬季大訓練中,成績優良,成為全團“練兵模範”。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南征北戰,歷經大小戰鬥幾十次。1946年5月在保衛四平戰役中立下奇功,榮獲“全縱隊戰鬥旗幟”稱號。在大梨樹河狙擊敵人時,子彈打光帶領戰士與敵人肉搏取得勝利,遼東軍區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光榮稱號。1947年2月,在第三次保衛臨江的戰鬥中,他排擔任突擊隊。他身先士卒,帶領全排戰士一舉佔領了“915”高地,接著乘勝追擊逃敵,不幸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戰後,在三源浦召開萬人追悼大會,縱隊首長親臨弔唁。會上宣布了向李安仁學習的決定,並將“915”高地改稱安仁山,命名一連二排為“安仁排”。將他犧牲的所在地——大牛溝屯改稱“安仁屯”,並建墓立碑。

人物事迹


1937年,李安仁被偽軍抓兵,在厲文禮部當了一名勤務員,受了不少苦。1943年11月麻窩戰鬥時,他才被解放出來,參加了八路軍。
1945年春,毛澤東主席號召全黨全軍“擴大解放區,迎接大反攻。”山東八路軍堅決響應毛主席的這一偉大號召,展開收復蒙陰城的戰鬥。
1945年3月19日,攻城的第二個夜晚,突擊部隊攻進了日軍的據點,四周的炮樓已經打下來,可是當中那座最大、最頑固的炮樓還未拔掉。攻城突擊隊員李安仁發現20多個日偽兵龜縮在炮樓里,依仗著一挺重機槍負隅頑抗。李安仁看到這一情況,氣得渾身冒火,決心把這個頑固堡壘攻下來。他急忙上去觀察前進的道路。不巧,一顆炮彈炸傷了他的腿,鮮血粘住了褲子,走起路來一顛一跛的。排長勸他下去包紮,李安仁堅持不肯去。他說:“傷很輕,不礙事”,並表示堅決完成任務。日軍的重機槍“突突”直叫,子彈“嗖嗖”地從身邊穿過。“轟轟!”兩顆炮彈在他們的前面爆炸了,李安仁沒有理會這些。他和王玉泉一道,冒著密集的炮火,抱著70斤重的炸藥包,機敏地衝到炮樓下。“轟隆!”一聲,不料這包炸藥只把炮樓炸開了一個較小的洞。李安仁急紅了眼,又把第二包70斤重的炸藥包成六楞包,加大了爆炸力。這時,敵人在炮樓的西棚里點了燈,東柵里點起了衝天大火,敵人憑藉著燈火,封鎖得更加嚴密。李安仁也趁機把地形通路看了個明白。指導員緊握著他的手說:“這就是時候了……”李安仁心想:“這就是為人民立功的時候了……”他把生死置之度外,說了聲:“有我在,就沒有炮樓在!”抱起炸藥包,敏捷地飛奔上去,把炸藥放在造近炮樓小門的地方,拉著了導火線。導火線“嗤嗤”冒著火花,接著“轟!”一聲巨響,敵人堅固的炮樓剎那間變成一堆廢墟。20多個日本兵也隨著這聲巨響完蛋了。部隊沖了進去,勝利的旗幟插上了蒙陰城。
中心炮樓的毀滅,對整個戰鬥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在祝捷大會上,李安仁被選為一等戰鬥模範。
1945年5月,魯中部隊攻打張步雲匪幫盤踞的景芝鎮。戰鬥打響后,突擊部隊在“哪裡有敵人,就往哪裡沖”的戰鬥口號鼓動下,像猛虎一樣,直向鎮東南角的圍寨衝擊。圍寨的設施是很嚴密的:圍牆外邊是一圈鐵蒺藜網,網外有兩道深寬各一丈多的壕溝。東南角和東北角有著可以交叉射擊的炮樓。中心炮樓座落在院子中央。
李安仁是突擊隊七班副班長,他跑在最前面。帶領突擊隊員越過兩道壕溝,突破了鐵蒺藜網,向敵人的圍寨猛撲過去。此時,敵人集中火力拚命射擊,企圖封鎖突擊隊前進。但英勇頑強的李安仁卻毫不畏懼,他敏捷地爬上了敵人的圍牆,看到東面一個大院里,黑壓壓的敵人出出進進,像是敵人的指揮部。李安仁站在圍牆上大喊一聲:“同志們沖啊!”喊聲未落,排炮似的手榴彈扔下去,敵人被炸得死的死,傷的傷,亂作一團。李安仁又立即向大院里的敵人射擊,連續三槍打死了兩個敵人。此時,副連長和戰士王文泉也沖了上來,李安仁便和王文泉在機槍掩護下,像“草上飛”一樣越過一片平場,躍到敵人的大炮樓腳下,堵住了炮樓門口,高喊:“繳槍不殺!八路軍優待俘虜!敵人嚇得直打哆嗦,乖乖地舉起雙手繳了槍。戰鬥勝利結束,偽軍全部被殲。
李安仁在這次戰鬥中,戰績卓著,被授予“獨膽英雄”的光榮稱號。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朱德總司令命令八路軍、新四軍等“向大城市交通要道進軍,消滅拒降敵偽,解放大片國土”。魯中部隊沿著淄博線從南向北進軍,掃除拒降的敵偽軍,先打下博山,繼而攻克淄川,再向山東名鎮周村挺進。
在解放周村的戰鬥中,李安仁所在的第八班擔任突擊班。他率領戰士們抬著梯子,沖向北門。“轟隆!”一顆炮彈落到城門旁,頓時,黑煙瀰漫,土石飛揚。李安仁身子一晃,摔到壕溝里,他順勢一滾,挺身而起,一看城門被炸開了,就趁著硝煙未散,縱身一躍,像一支利箭穿進城門,戰士們也緊跟著突進去了。他們用力推倒敵人的防禦牆,飛快地爬上城頭,佔領了有利陣地,居高臨下,向正在增援的敵人橫掃猛射。敵人連續組織了幾次反撲,都被李安仁的突擊班打下去了。北門一帶成了這次攻擊戰的突破口。後續部隊乘勢急進,同敵人展開了激烈巷戰。不到一個鐘頭,淪陷八年的周村獲得解放。李安仁又立戰功。
1945年9月,八路軍挺進津浦線,在大汶口車站與敵人展開了激戰。
總攻擊是在白天開始的。迫擊炮、山炮發出震天動地的怒吼,輕重機關槍的子彈,密密麻麻地落在敵人的陣地上。趁著敵人被炮火打得抬不起頭來的時候,突擊隊三排八班長李安仁帶領全班戰士,悄悄爬到圍牆下,這裡距敵人只有一牆之隔。敵人怕被衝垮,用各種武器組成了密集的火力網,向突破口射擊。衝上去的第一梯隊倒下了,第二梯隊又接著衝上去。一班長、機槍射手和孫連長相繼躺在血泊中。戰友的犧牲,激起了李安仁的滿腔怒火;他發誓,同志們的鮮血決不能白流!不報仇雪恨,決不罷休!他猛地站起來躍到突破口西側,向敵人的工事里投了兩顆手榴彈,趁機飛上牆城頭,大喊一聲:“同志們,快上來!”接著端起刺刀,隻身衝進敵營。這時,木架子工事里有六個敵人,正準備拚命,李安仁跳過去接連就是兩刺刀,兩個傢伙被刺傷逃跑了。第三個敵人剛要拔腿逃命,李安仁一個箭步上去猛刺了一刀,刺刀捅進了那傢伙的肚子。李安仁喘了一口氣,又端著槍繼續向前搜索。正趴在圍牆工事里向外射擊的三個敵人,還沒等爬起來,就被李安仁刺死了。這時,另一個敵人正慌慌張張地逃跑,李安仁心急腿快,端著刺刀猛追上去,結果了那傢伙的性命。李安仁殺紅了眼,猛追窮寇,接連又刺死兩個敵人。
李安仁同戰友一起奮不顧身,頑強作戰,帶領八班又打退了敵人的三次反撲,殺開了一條血路。在這次戰鬥中,他一個人刺死了15個敵人,在魯中軍民中傳為佳話。戰鬥結束后,在表彰大會上,各界代表一致讚揚李安仁的英雄事迹。別人問他一連刺死了15個敵人,哪來的這股勁?他回答說:“階級仇恨就是我力量的源泉。”
大汶口戰鬥結束后不久,李安仁所在部隊奉命進軍東北,編入東北民主聯軍三縱七旅十九團一營一連。這時李安仁已升任二排排長。
1946年4月四平保衛戰中,李安仁參加了激烈的大台山戰鬥。大台山是一制高點,被敵人攻佔,山上守敵兩個連,我三營幾次發起強攻未成。上級命令李安仁排堅決奪回大台山陣地。李安仁琢磨著:地形對我不利,一個排攻擊兩個連是不容易的:要想完成任務,必須很好地運用戰術。於是他率領全排帶著三挺機槍和一門小炮進入攻擊陣地。首先,他命令四班從東面悄悄地攻上去,敵人發覺后慌忙抵抗。李安仁乘機指揮機槍、小炮一齊猛烈射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這時,他帶領五六班從側面衝上山去,經過激戰,敵人丟下橫七豎八的屍體,狼狽潰逃。
8月,在東北民主聯軍三縱第一屆英模大會上,李安仁因作戰英勇,屢建功績,被授予縱隊“戰鬥英雄”稱號,併發給英雄獎章和獎狀。
1946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攻克遼東西豐城后,部隊奉命轉移至通化地區,準備進行新的戰鬥。
1947年1月,國民黨軍首次向我臨江地區進犯。在大梨樹河子戰鬥中,李安仁排擔負著打擊敵人援兵的任務。戰鬥打響后,衝鋒號一響,李安仁即帶領全排向敵人猛衝。敵人潰退,李安仁便帶領全排迅速插到敵軍側后,和敵人一個連展開了肉搏戰,殺傷敵人20名。李安仁在這次戰鬥中機智勇敢,領導全排再建戰功,遼東軍區授予他“戰鬥模範”的光榮稱號。
1947年2月,大雪覆蓋著田野、村莊和條條鄉間小路,大地一片白茫茫。
第三次保衛臨江的戰鬥正在進行著。一天,上級命令一連奪回被敵人佔領的915高地。李安仁排是突擊排,他按照命令率領全排首先向“915”高地發起攻擊,很快佔領高地,將殘餘敵人壓到山腳下。這時,一連又接受了殲滅山腳下敵人的任務。陳連長經過簡明有力地戰鬥動員,便帶領部隊進入攻擊陣地。陳連長命令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掩護李安仁排向前突擊,經過一場激戰,部隊進展不大。這時李安仁又爬回來,向連長建議:“集中火力,組織爆破。”連長接受了李安仁的建議,當即命令機槍、小炮集中火力掩護爆破。不一會,敵人的一個主要工事被炸毀了,李安仁排隨即發起衝擊。在前進中,突然,一顆炮彈在李安仁身邊爆炸了,他身負重傷,但他全然不顧,仍指揮突擊排繼續衝鋒。他高喊著:“沖!四五班火力要集中,六班從左側沖!快!”
李安仁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時年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