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

清代官員

少年崇尚俠義,不拘小節,曾為海盜后歸附朝廷為國效力屢立戰功。

簡介


張然(?-1841),名小湊,字守約,福建晉江人。少年崇尚俠義,不拘小節,曾被“海盜”“誘入其黨”。嘉慶年間,以貧身歸附朱濆,“陸梁海上”,而朱濆死後,張然與朱濆弟朱渥一道向清朝“投首改悔”。清政府“令充水師伍”,並賞張然額外。張然自加入清軍以後,“廉謹自持”,關注海疆安危,“每談時事,形色慷慨”③。他因“屢著戰功”,一再被提拔。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任閩安左營都司,次年(1841年)擢為水師后營游擊④。

人物生平


張然具有強烈愛國心,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擾沿海,燒殺掠劫,非常痛恨。“惟言及英夷猖獗,則切齒怒發,目眥盡裂。”⑤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二十五日,英艦闖入青嶼,直撲水操台,張然首先帶領水師前往阻擊,當英軍開炮挑釁,張然當即命令開炮反擊。由於張然抗英勇敢出眾,英軍擊敗后即被調至大炮台。次日,英艦又來挑釁,駛過青嶼,向水操台開炮,當即受到守軍水師回擊,仍“且拒且進,其勢甚銳”⑥。副將靈德與張然在大炮台,對準其艦三千餘斤大銅炮連發四炮,兩炮擊中英艦。打敗英軍這次入侵后,軍營論功,爭執不休。有人認為發大炮擊中英艦的是副將靈德,有人則認為是張然,後來水師提督陳階平呈報時,以功歸靈德,但張然絲毫不計較。當時,有人訕笑他儒怯,不敢爭功,張然卻不以為然,仍安心從事各項戰備工作。
一年之後,英艦三十餘艘,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九日,駛入青嶼,大舉來犯廈門。當時,親臨廈門督戰的閩浙總督顏伯燾,立即飛調金門鎮總兵江繼芸前來廈門,以便進一步加強守衛廈門的領導力量。顏伯燾命中軍參將陳勝元為右翼,命金門鎮總兵江繼芸為左翼。江繼芸到任后,當即委派后營游擊張然隨同延平協副將凌志,以及都司王世俊、后營把總楊肇基、左營把總紀國慶、前營把總李肇明駐守水操台,指揮發射大炮。
次日(十日)午間,英艦集中火力,猛攻沿岸大炮台,達數小時,發射炮數萬,加上當時西南風大作,“炮過處火煙如黑雲,對面不相睹”⑦。張然冒著敵艦密集炮火,奮不顧身,親自發炮,擊敵無數。雙方激烈炮戰三、四小時,最後,大炮台被攻破,守軍開始潰退。於是,“英舟直撲口內炮台,舍舟登岸。先犯陸軍,陸軍潰,金門鎮總兵江繼芸搶護炮台不及,被夷炮轟擊落水死”⑧。先登陸英軍搶上炮台,當即被凌志“持刀殺退”。後繼英軍又一擁而上,前來爭奪炮台,凌志雖“身受重傷”,仍“奮勇力拒”,與英軍進行拼搏。後來,遭侵略者“割首剖腹”慘害。都司王世俊“與凌志皆在炮台力戰,亦遭慘害”⑨。
張然眼見登陸英軍蜂擁前來爭奪炮台,決心以死報國,與侵略者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搏鬥,他對部屬說:“吾死於此,爾曹努力!”⑩他這種以死報國的頑強拼搏精神,對其部屬鼓舞甚大。但是,當時也有人勸他隨著潰軍撤退。張然立刻拒絕,並對他們說:“今日乃然以死報國時也”“今即死,幸極矣!忍偷生乎?”說著,提起大刀,沖入登陸英軍,連殺十餘人。後來,“刀折中創,裹創拔劍連斬數夷。”⑾最後,以冠復面,憑樹僵立,視死如歸。在張然英勇行為鼓舞下,后營把總楊肇基、左營把總紀國慶、總營把總李肇明,亦奮勇力戰,與張然同時壯烈犧牲。
張然守衛廈門抵抗英軍侵略的英雄行為,受到當時廈門人民的熱烈讚揚。人們稱讚他為“忠勇過人,視死如歸,得其死所”⑿之“人傑”!

參考資料


①《清史稿·江繼芸傳》,中華書局,第38冊,第11529頁。
②《清史稿·江繼芸傳》,中華書局,第38冊,第11529頁。
③轉引自《鴉片戰爭在閩台史料選編》,第146頁。
④一說為參將。
⑤轉引自《鴉片戰爭在閩台史料選編》,第3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