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塘鎮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轄鎮

雅塘鎮,隸屬於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位於北緯22°、東經110°,地處廉江市中西部,距廉江市市區33千米,東連石嶺鎮,東南接橫山鎮,西鄰青平鎮、營仔鎮,北連石頸鎮。區域面積76平方千米。

2019年,雅塘鎮下轄雅塘社區、新糖社區2個社區及雅塘村、松樹下村、高山下村、東街山村、坡仔村、百豐山村、江東村、山角村、那賀村、陀村、大人嶺村11個行政村。2020年,常住人口為32666人。

2017年1-6月,雅塘鎮生產總值34515萬元,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669.4萬元,同期基本持平;農業總產值20027萬元,增長6.5%;消費品零售總額12943萬元,增長13.4%;一般預算收入353萬元,增長21.3%。

歷史沿革


清代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瓦仔塘村旁形成集市,稱瓦仔塘豆圩,后雅化稱雅塘圩。雅塘鎮因雅塘圩而名。
1957年,設雅塘鄉。
1961年3月,成立雅塘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雅塘區。
1987年3月,改為雅塘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雅塘鎮位於廉江市中西部,東連石嶺鎮,東南與橫山鎮相接,西與青平鎮、營仔鎮毗鄰,北連石頸鎮。區域面積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雅塘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坡度在15-30度之間,屬低丘陵地帶。

氣候

雅塘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年平均氣溫22.7℃,陽光充足,氣候溫和濕潤。

自然資源


雅塘鎮有石灰石、高嶺土、河沙等礦產資源,已探明石灰石蘊藏量為500萬噸、高嶺土蘊藏量為1200萬噸。境內河流縱橫,沙鏟河、陀村河東西相夾,自北向南穿越鎮境,有北京塘1座小(一)型水庫,中心塘、西牛埇、坡仔、鶴背、豬乸塘、后埇共6座小(二)型水庫和42座山塘水陂。2005年,全鎮耕地總面積2161.7公頃,其中水田1720.5公頃,林地面積2002公頃。

行政區劃


2019年,雅塘鎮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雅塘社區新糖社區及雅塘村松樹下村高山下村東街山村
坡仔村百豐山村江東村山角村那賀村
陀村村大人嶺村

人口民族


人口數據

2005年,雅塘鎮有居民9291戶,總人口為49454人,男女比例為117:100。
2010年,雅塘鎮有家庭戶9542戶,集體戶39戶,總人口為40616人,其中男性21286人,女性19330人。
2017年,雅塘鎮常住人口為40592人。
2018年,雅塘鎮戶籍人口為57260人。
2021年6月23日,廉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雅塘鎮常住人口為32666人。

民族構成

2005年,雅塘鎮有漢族、壯族、苗族等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9.9%,壯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主要是外地嫁入的婦女。

姓氏構成

2005年,雅塘鎮有劉姓、溫姓、賴姓、張姓、陳姓等35個姓氏。其中,劉姓人口佔總人口的12.2%,溫姓人口、賴姓人口各佔總人口的10.5%。

政治


雅塘鎮政府機構
機構名稱主要職能
黨政辦公室負責黨委、政府日常文書處理;市委、市政府和鎮黨委、政府各項決議、決定及重要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的督促檢查;黨委、政府各種會議事務工作和黨委、政府領導參加重要活動的組織安排;根據黨委、政府工作部署開展調研、收集信息、反映動態;承辦黨委、政府重要文件的起草、修改、校核工作;負責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來信來訪的重大情況和問題;負責文件收發、管理文書檔案;負責組織、人事、統戰、宣傳、僑務、群團、統計工作;負責後勤服務和接待工作。
社會事務辦公室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民政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管理農村救災救濟、救災捐贈;協助上級民政部門指導農村五保戶供養及敬老院、農村互助組織的建設和農村救災保險工作;負責法制宣傳和普及法律工作;管理勞動就業服務事業;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科技、新聞、影視文藝和體育工作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法令、法規;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鎮文化、教育、衛生、廣播、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中長期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綜合管理,協調社會文化、少年兒童文化事業;指導全鎮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學校的德育、智育、體育和衛生、美育、國防教育、勤工儉學、教學設備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組織、管理全鎮科技力量和科技工作,開展科普活動,協同有關部門推動科技進步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協調有關部門實施愛國衛生、初級衛生保健規劃:開展全民健康教育,指導全鎮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農業辦公室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擬定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中長期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檢查監督農業農村各項政策、法規和減輕農民負擔問題的貫徹執行情況;協同市有關部門制訂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指導和協調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推動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掌握和反映農業、農村、農民的工作動態、信息,研究總結全鎮有關重大問題,推廣典型經驗;指導農村經濟組織搞好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指導農村經濟組織的集體資產、財務、會計、農村承包合同的管理和審計工作;負責指導農村承包合同的簽訂、承包合同糾紛的調解與仲裁工作;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和管理好全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做好防汛、防風、防旱和抗災、救災及災后復產工作;配合市職能部門,搞好農業技術攻關、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技術諮詢和技術推廣工作。
計劃生育辦公室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計劃生育工作的政策、法規;負責全鎮人口規劃的制訂;負責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統計工作;指導檢查計劃生育服務網路的建設;做好計劃生育避孕藥具的組織、指導、供應及使用的管理、監督工作。
規劃建設辦公室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規劃建設法規;負責組織鎮村規劃的編製、管理和實施工作;負責管理鎮的基本建設、村鎮建設和建築業、公用事業、房地產業;負責轄區內生產建築、公共建築、公用設施等建設項目的規劃和辦理鎮區規劃區外私人建房的報建手續(核發建設用地規劃申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准建證、施工許可證);協助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轄區內國家、集體、聯合體企業和鎮區規劃區內私人建設工程的報建、辦證和收費工作;負責鎮的環境衛生管理;收集、積累、整理規劃建設及管理過程中形成各種文件資料並定期移交檔案部門;負責鄉鎮規劃建設的統計報表工作;負責違法佔地案件的查處,調處用地糾紛和土地復墾基金的收繳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貫徹執行國家的財政稅收、企業的方針、政策;協助和監督工商、稅務部門做好稅費的收繳;協助金融部門做好儲蓄和資金髮貸收回工作;檢查監督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的執行情況;負責物價、供銷、交通管理工作;協助企業做好生產、營銷工作。
(表格內容來源:廉江市人民政府網站)
雅塘鎮領導班子
職務姓名
鎮委書記全世東
鎮委副書記、鎮長林國漢
(表格內容截至2020年5月7日,來源:廉江市人民政府網站)

經濟


綜述

雅塘鎮
雅塘鎮
改革開放前,雅塘鎮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芋頭、木薯、花生、大豆、甘蔗、紅煙等作物和養殖豬、牛、雞、鴨等。1986年起,雅塘鎮重點發展紅橙、香蕉、甘蔗、蠶桑生產等及生豬、三鳥養殖。1997年,雅塘鎮開始發展少核紅橙種植、山地養雞等“三高農業”。
2005年,雅塘鎮糧食種植面積3381.7公頃,總產量17740噸;花生種植面積368.7公頃,總產量816噸;甘蔗種植面積111.3公頃,總產量7020噸;蔬菜種植面積813.4公頃,總產量12940噸;蠶桑種植面積62.7公頃,產桑葉5520噸;水果種植面積438.3公頃,總產量6979噸。全鎮有鄉鎮企業620個,實現利稅3720萬元;有工業品、農貿、那賀三大市場,個體工商戶406戶,全年集市貿易成交額1300萬元。全年生產總值19101萬元,農業總產值14598萬元,工業總產值202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24元,人均居住面積19平方米。
2014年,雅塘鎮生產總值69678萬元,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829萬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18790萬元,增長19.1%;第三產業增加值27059萬元,增長7.9%;農業生產總值38135萬元,增長5.6%;工業總產值79416萬元,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1987萬元,增長14.3%;固定資產投資42002萬元,增長12.5%;一般預算收入702.79萬元,增長20.5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9元,增長9.5%;金融存款總額3.38億元,增長14.2%;貸款總額1.12億元,增長11.17%。
2017年1-6月,雅塘鎮生產總值34515萬元,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669.4萬元,同期基本持平;農業總產值20027萬元,增長6.5%;消費品零售總額12943萬元,增長13.4%;一般預算收入353萬元,增長21.3%。

第一產業

2012年全年完成農業生產總產值31042萬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3625元,增長11%。甘蔗種植面積6910畝,某糖業有限公司壓蔗量連續兩年突破40萬噸。全年生產糧食17007噸,同比增產1033噸。紅橙種植面積達到515畝。全鎮實現土地流轉9870畝。發放糧食補貼337.6萬元。申報“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項目4個、總金額129萬元。完成高山下村委水泥硬底化灌渠3公里、山角村委瓦屋頭電泵站及水泥硬底化灌渠200米。水稻保險試點工作,全鎮參保農田達3.56萬畝。新種植速生林800多畝、風景樹1800多株。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017元,增長10.8%。
2014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3829萬元,增長5.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9元,增長9.5%。

第二產業

2013年工業總產值實現70750萬元,增長3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483萬元,增長61.3%。規上企業達到兩家。
2014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9416萬元,增長12.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1987萬元,增長1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790萬元,增長19.1%;

第三產業

2012年金融機構存款21460萬元,增長19.33%。
2013年某飯店和某酒店2家服務業企業升級為限上企業;投資5000萬元的某商住小區項目,投資4000多萬元於生態休閑度假農莊項目。
2014年全年完成第三產業總產值55448萬元,增長8.5%。增加值27059萬元,增長7.9%。固定資產投資42002萬元,增長12.5%。金融存款總額3.38萬億元,增長14.2%;貸款總額1.12億元,增長11.17%。

文化


干水縣遺址

干水縣遺址位於雅塘鎮東街山村委會東街山村,地處沙鏟河(舊稱干水河)河畔。干水縣原名招義縣,設於唐代武德五年(622年),天寶元年(742年)更名干水,屬羅州管轄,宋代屬石城縣。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城址北有尖鋒嶺(海拔約20米)、牛路嶺,東南有東街山(海拔約30米),為古代的軍事屏障。開有運河通至城下碼頭,水路交通方便。城址內散見唐代遺物,有黃釉實足碗、碟、陶罐、瓦碎片、石柱墊座數只,古井一口。古城址從唐朝起一直有人居住,中心部分已被開墾為農田。

青塘橋

青塘橋(萬壽橋)位於雅塘鎮陀村東南面1千米處的青塘河上,廉江市文物保護單位。橋由廣東三府(高州府、廣州府、雷州府)六縣共建,長30多米,由四個橋墩組成,五塊長石條鋪就橋面。橋頭有碑文,記載了男人拉車不會掉進河裡、婦女騎車不會跌下河內等故事。

金雞塘烈士墓

金雞塘烈士墓位於雅塘鎮江東村委會金雞塘村後背嶺,劉如風、李伍、馬進興等三位革命烈士葬於此。

鄉村通議第

陀村“通議第”位於雅塘鎮陀村,是中國共產黨南路特委機關舊址,現已被拆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南路特委書記周楠及中國共產黨粵南省委組織部長王均夫婦扮作商人,入住陀村“通議第”,領導南路抗日救亡鬥爭,並作武裝起義前的準備。

交通


雅塘鎮交通便利,縣道石嶺至石硅坡公路通過鎮境連接325國道。
1984年,雅塘鎮開始鄉道建設。
1986年,雅塘鎮實現村村通公路,共有鄉村公路120千米。
2003年10月,雅塘鎮建成硬底化瀝青路面鄉道3條:大人嶺路(雅塘至大人嶺)、那賀路(雅塘至山角)、雅大路(雅塘至大埇),總長15.7千米。
2005年,雅塘鎮百豐山至四角塘、雅塘圩至松樹下兩段5.7千米長的鄉道建成硬底化水泥混凝土路面。
2014年,雅塘鎮投入1200多萬元重建沙鏟橋;累計投入1100多萬元,修建水泥硬底化鄉村道路28.5千米。
2017年1-6月,雅塘鎮投入資金900多萬元,建設水泥硬底化鄉村道路5條12公里;投入資金700多萬元,按三級公路標準建設的江城路於7月建成通車。

社會


教育事業

1981年起,雅塘中學改辦初級中學。
1987年,雅塘鎮各小學初中部並為雅塘第二中學。
2003年,雅塘糖廠學校初中部併入雅塘中學。
2005年,雅塘鎮有中學2所、小學12所、幼兒園2所,在校中小學生9455人,入園幼兒902人。

文化體育

1982年7月,雅塘鎮建成可容納800多人的雅塘電影院。
2005年,雅塘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1個,鎮圖書室1個,藏書5000多冊。同時有老年少兒活動中心1個,民間醒獅武術班12個。

醫療衛生

1994年5月,雅塘衛生院改名雅塘醫院。
2005年,雅塘鎮有醫院1所、衛生站點17個、藥店8家。

社會保障

2014年,雅塘鎮共落實扶貧資金901萬元,使4個貧困村共601戶貧困戶、15626個貧困人口基本實現了脫貧;舉辦農村勞動技能培訓班三期,培訓人數856人次,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200多人;發放恤孤助學款9萬元,發放自然災害救災救濟資金61萬元;投入320萬元,完成危房改造183戶。同時,投入30多萬元改造鎮自來水廠,解決了4000多居民安全飲用水問題。
2017年1-6月,雅塘鎮發放社會救濟福利金2萬多元,發放撫恤金和優待金4萬多元,發放自然災害資金40多萬元,發放低保五保醫療救助金70多萬元;投入7萬多元完善鎮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多萬元幫助6戶全倒戶及1戶孤兒重建家園;投入400多萬元建設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保障了陀村、山角村、東街山村、坡仔村、百豐山村、雅塘村2萬多群眾安全飲水。

生態建設

2014年,雅塘鎮投入63萬元,建成了鎮級垃圾中轉站。全年創建了無垃圾村莊21條、生態文明村15條。
2017年1-6月,雅塘鎮投入10多萬元清理和改造圩鎮排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