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的人

1970年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電影

《隨波逐流的人 》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讓·路易·特蘭蒂尼昂、斯蒂芬尼婭·桑德雷莉、多米尼克·桑達主演的劇情片,於1970年6月在義大利、法國、西德上映,1970年10月22日在義大利,美國地區上映。

徠該片講述了一個普通人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在戰爭前後的政治投機主義與禁忌情愛。

劇情簡介


1930年代的義大利,破落貴族子弟馬爾塞洛·克萊利西的父親長期住在瘋人院,母親生活放蕩,家庭日益衰落。他已經三十四歲了,還沒有妻子。生在亂世,不知往何處去,最後他終於隨波逐流,加入法西斯。馬爾塞洛·克萊利西與門當戶對的姑娘朱莉婭結婚。婚後,便帶新婚妻子到巴黎度蜜月。在巴黎,他同流亡法國的卡德利教授的年輕妻子安娜打得火熱。卡德利教授原是馬爾切洛以前的老師,一位反法西斯的愛國志士。馬爾切洛利用與安娜的感情關係,誘使安娜和卡德利教授上當,在巴黎郊外被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和他的法西斯同夥殺害。二戰以後,墨索里尼垮台,人民勝利。馬爾塞洛·克萊利西洛搖身—變成為反法西斯分子,他在大街上聲嘶為竭地揭發參與暗害卡德利教授的同夥。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馬爾塞洛·克萊利西讓·路易·特蘭蒂尼昂
Giulia斯蒂芬尼婭·桑德雷莉
安娜多米尼克·桑達
Lino皮埃爾·克里蒙地
Raoul (as Christian Alegny)克里斯蒂安·阿里格納
Hired Killer卡羅·加第
Cieco ubriaco阿歷桑多羅·哈伯
Franz皮爾蘭格洛·克里維亞
ManganielloGastone Moschin
卡德利教授Enzo Tarascio
Il colonnelloFosco Giachetti
ItaloJosé Quaglio
Madre di GiuliaYvonne Sanson
Madre di MarcelloMilly
Padre di MarcelloGiuseppe Addobbati
Hired KillerUmberto Silvestri
Hired KillerFurio Pellerani
Marcello bambinoPasquale Fortunato
ConfessoreAntonio Maestri
CiecoMassimo Sarchielli
Gipsy (uncredited)Christian Belegue
Minister (uncredited)Benedetto Benedetti
Hired Killer (uncredited)Claudio Cappeli
Man opening the door (uncredited)Romano Costa
Marcello's Daughter (uncredited)Marta Lado
(uncredited)Luciano Rossi
Secretario (uncredited)Gino Vagniluca

職員表

製作人Giovanni Bertolucci、Maurizio Lodi-Fe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副導演(助理)Aldo Lado
編劇貝納爾多·貝托魯奇、Alberto Moravia
攝影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配樂佐治·狄奈許
剪輯Franco Arcalli
藝術指導Ferdinando Scarfiotti
造型設計Ferdinando Scarfiotti
服裝設計Gitt Magrini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隨波逐流的人
隨波逐流的人
馬爾塞洛·克萊利西
演員 讓·路易·特蘭蒂尼昂
一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知識分子,童年時代的他曾經槍擊過一個同性戀者,因為這個同性戀者企圖引誘他,為了消除童年時代留下的這個精神創傷,他千方百計地適應常規,服從現存秩序,忽而為法西斯效勞儘力,忽而又成了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支持者。
隨波逐流的人
隨波逐流的人
卡德利教授
演員 Enzo Tarascio
一個反法西斯人士,是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在大學期間的哲學老師,因此也算得上是他的父輩,他被馬爾塞洛·克萊利欺騙利用,引入了警察局的圈套而死。
隨波逐流的人
隨波逐流的人
安娜
演員 多米尼克·桑達
卡德利教授的妻子,當她在巴黎遇到了馬爾塞洛·克萊利西時,兩人立即打得火熱,當她的丈夫被馬爾塞洛·克萊利西利用並引入圈套暗殺時,她也曾經對他求情和求饒,但是馬爾塞洛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她也只能一同赴死了。
(以上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頒獎禮/電影節獎項獲獎主體備註
1972第44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提名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記者特別獎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獲獎
Interfilm獎-推薦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金熊獎《隨波逐流的人》提名
第29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隨波逐流的人》提名
1971第15屆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影片《隨波逐流的人》獲獎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機構類型機構名稱備註
製作公司Marianne Productions S.A.法國
Maran Film德國
Mars Film義大利
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Suevia Films S.A.西班牙
Euro Space日本
Paramount Films of Italy Inc.義大利
Cine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日本
Cesáreo González Producciones Cinematográficas西班牙
Suevia Films - Cesáreo González S.A.西班牙
Amuse Video Inc.日本
Ciné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IC)法國
Rosebud希臘
徠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義大利1970年10月22日美國1970年10月22日
西德柏林國際電影節1970年英國倫敦電影節1970年
法國1971年2月17日西德1971年4月16日
阿根廷1971年4月29日丹麥1971年11月1日
芬蘭1971年12月31日美國1971年
瑞典1972年2月28日比利時1972年10月6日
西德TV首映1972年12月28日匈牙利1973年6月14日
捷克斯洛伐克1973年7月20日東德TV首映1975年3月27日
瑞士洛迦諾電影節1993年英國重新上映1994年2月4日
德國重新上映1997年9月25日英國重新上映2008年2月29日
希臘重新上映2008年9月29日希臘歐洲電影全景2010年10月31日
俄羅斯莫斯科電影節2011年6月27日義大利重新上映2011年8月28日
菲律賓。義大利電影節2011年11月10日美國紐約電影論壇重新上映2012年12月7日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雖然《隨波逐流的人》具有極強的時代特徵,但是把影片放在現代依舊不會落伍。知識分子內心的衝突、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選擇卻是人生不變的母題。影片反映了在極左思潮的衝擊下,人們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閃回和一些獨到的鏡頭——這些拍攝手法在科技更發達的時代看來依舊是極具衝擊的,這種形式上的元素和電影語彙,恰巧也反映出當時義大利的混亂和迷茫(時光網評)。
《隨波逐流的人》是一部優美精巧、筆觸細膩的作品,影片敘事結構富有張力,批判精神貪串始終。貝托盧齊並沒有經歷過三十年代的生活,他卻成功地再現了三十牟代的病態社會氣氛。該片中,精神分析和政治以十分獨特的方式揉合在二起,既是“一個企圖消除一直壓抑在心中的精神創傷者的內心活動軌跡,也是對普通人身上具有的法西斯思想的洞察入微的探討(阿爾多·塔索諾著《義大利電影雜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