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標識
汽車電子身份證
汽車電子標識(electronic regist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tor vehicle,簡稱ERI)也叫汽車電子身份證、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俗稱“電子車牌”,將車牌號碼等信息存儲在射頻標籤中,能夠自動、非接觸、不停車地完成車輛的識別和監控,是基於物聯網無源射頻識別(RFID)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延伸。
汽車電子標識技術突破了原有交通信息採集技術的瓶頸,實現車輛交通信息的分類採集、精確化採集、海量採集,動態採集,抓住了智能交通應用系統採集源頭的關鍵問題,是構建智慧交通應用系統的基礎。
汽車電子標識由國家公安部制定並予以推廣,用於全國車輛真實身份識別的一套高科技系統的統稱,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一標準,統一推行,統一管理,與汽車車輛號牌並存,並且法律效力等同於車輛號牌。
汽車電子標識是“電子車牌”,在汽車上安裝一個晶元,然後實現高速運動狀態下對車輛身份的識別、動態的監測,附帶實現流量監測,助推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可分為四點。
(1)防偽。每張RFID標籤都有全球惟一ID號碼,而且是不可修改的,因此RFID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防偽性能。RFID標籤中,除了ID號外,還有一部分DATA區,若有需要是可以寫入一些數據信息的。可以把車輛號牌和車證信息加密寫入到這個區域,從這一點上說也具有很高的防偽特點。通過讀寫器對過往車輛的檢查,擁有假證或不合法車輛是很容易被識別出來的。
(2)防借用。由於車輛號牌信息可以加密寫入到標籤中,以及調用系統資料庫內的信息資料,可以辨別出某一車輛是否有權使用這張車證(即電子標籤),從而可以防止車證借用的現象,做到證、車統一或證、車、駕駛員三統一。
(3)防盜用。如果某車證不慎遺失,不僅僅可以通過上述手段從車證號碼和車證的統一性上判別某車輛是否有權使用該車證,還可以通過失主掛失的方法使該車證失效,一旦某車輛使用掛失車證試圖出入時,就可以被識別出來。
(4)防拆卸。每個電子標籤都附帶有防拆卸功能,安裝好以後,一旦進行拆卸,電子標籤將無法工作,從而避免了電子標籤被拆卸后重複使用或它用,確保了電子標籤與被識別車輛形成一一對應的關係,起到電子標籤真正的標記作用。
目前,公安部與工信部正在積極推進汽車電子標識相關工作,預計2014年完成整個新編研發和國家標準編製工作,2015年開展示範應用,2016年完善配套應用和政策保障。國標委網站 2014-11-20 徵求《汽車電子標識通用技術條件》等6項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規定電子標識厚度2.5毫米,採用超高頻RFID技術,存儲容量不小於2048bits,共分為五個存儲區域,為晶元標識符區、編碼區、安全區、車輛註冊信息區和若干個用戶區,其中若干給用戶區目前還沒有明確,為電子車牌的應用與運營層面增加了許多可能性。業內實力強大的研究所和企業也積極參與到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如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本能科技,中電華大等企業。目前本能科技已經完成汽車電子標識讀寫器的研發工作。
在標準起草過程中,標準起草單位組織多次前期調研、召開了多次會議,就標準涉及的主要問題進行論證,查閱了國內外相關資料,並赴重慶等地深入調研類似“電子車牌”應用情況和各地應用需求,結合國家《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對電子車牌相關技術進行了論證、分析,結合應用需求對汽車電子標識的功能、性能、環境適應性等內容進行梳理,同時多次召開標準草案專題研討會徵求各方意見。過程中,本能科技作為我國領先的電子車牌技術研發和產品提供商,獲邀成為標準編寫組核心成員,全程參與並承擔了大量技術討論、方案確定、標準編寫、樣機研發、應用測試任務,推動我國電子車牌行業的發展盡到了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014年11月,該標準的制定工作基本完成,徵求意見稿上報國家標準委並向社會公示。2015年開展示範應用並且標準正式推廣並實施。
開展汽車電子標識技術的應用是為了實現我國在道路交通領域管理模式上的根本改變,同時也能夠充分滿足公安部針對道路交通監控系統的綜合管理效能而提出的“實時監視,聯網布控,自動報警,快速響應,科學高效,信息共享”的24字要求,使公安部門因得到智能交通系統技術的有力支持而真正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從而為“科技強警”注人新的生機和活力。
汽車電子標識作為公安部門對車輛信息電子採集的一個基本信息載體,通過設置在車道上的讀寫基站可以實現全天候地自動提取過車車輛屬性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狀態信息等,從根本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盲點”,全面擴大了交通管理的監控時段和監控範圍,並且因此產生的大數據就可以充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力度,也提高了交通參與者遵紀守法的意識。
交通違法(違章)行為的識別
在特定情況下,公安部門往往需要對於某些特定車輛在某特定區域內運行狀態全過程進行記錄及回溯。基於電子車牌技術的交通管理系統通過前端讀寫基站對車載電子標籤的識讀以及後台信息系統對於數據的有效管理,提供即刻一站式查詢服務,並支持查看歷史過車記錄的詳細信息,以及查詢結果的數據分析功能。
假牌/套牌車輛識別
電子車牌系統與傳統的卡口及電子警察系統結合是實現識別假套牌車輛最有效途徑。當載有電子車牌標籤的任意車輛經過時,讀寫基站採集分析該電子車牌標籤信息,同時具有車牌識別功能的攝像機抓拍該車車牌號碼圖像並識別,與電子標籤內的信息交叉比對,鑒別是否為假牌/套牌車輛。
不合法上路車輛的識別
電子車牌提供了車輛強制性的標準信號源,如同汽車的“二代身份證”,能夠作為清查此類違法車輛的唯一快速有效途徑。
車輛行駛軌跡跟蹤
車輛通過各個電子車牌讀寫基站時,系統可以記錄下車輛行駛的路徑點信息,可以跟蹤該車輛行駛軌跡,並且可以將車輛行駛軌跡映射在GIS動態地圖上。
動態交通信息採集
基於電子車牌系統的車輛識別準確性高,不易受環境的影響,可準確、全面地獲取單車的狀態信息以及路網交通狀況。
闖紅燈記錄
可解決現有闖紅燈攝像裝置圖片模糊、識別成功率不高等問題。
對向車道或單行線逆行識別
利用電子車牌系統可以實現對越線在對向車道或單行線逆行的現象進行抓捕。
超速車輛檢測(區間測速)
限號/牌管理
電子車牌可使其極易實現對所有的車輛的限號管理,對限號違章車輛進行實時監控。
限行車輛管理
黃標車和無標車雖只佔城市機動車總量的10%-15%,但排放的污染物卻達機動車排污總量的50%。利用電子車牌技術建立的區域限行系統,可以實現機動車信息系統、環保監管系統和道路通行系統的三者聯網,從而實現車輛身份識別判斷的唯一性,提高限行管理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違停識別
利用手持讀寫器的拍照功能可以進行本地存證,或由視頻聯動技術可以實現遠程視頻圖像的取證。
公交專用車道識別與公交優先
基於電子車牌系統的公交優先信號燈管理可以準確判斷來車身份,使綠燈在公交到達路口或到達路口后等候不長時間內開啟,從而保證公交車的優先通行。又最小程度減輕對其他車輛的影響。。
城市核心區擁堵費自由流收取
電子車牌能夠自動準確識別到進入擁堵區域的車輛,並通過與電子車牌關聯的銀行賬戶中自動扣除費用,實現車輛的自由流擁堵收費,緩解局部交通狀況。
道路交通擁堵分析與預警
根據從電子車牌系統獲得的整個路網的交通流參數,可以對整個路網的交通運行狀態進行分析和評估,提前判斷出可能出現交通擁堵的區域,然後採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或者進行交通誘導,消除可能出現的擁堵情況。
道路交通分佈及交通規劃預案
車輛安裝汽車電子標籤后,通過分佈在全市的讀寫基站,就可以收集到全市所有車輛在不同時段的動態行駛信息,可精確掌握全市各道路上的車流量和車輛運行的規律性。
交通誘導
根據電子車牌系統上傳的路況數據,分析當前交通流狀況,並經優化計算為車輛提供最佳的行駛路線,為駕駛人員安全快速行車提供良好的服務。
動態交通信息發布
在電子標籤系統採集交通信息的前提下,結合先進的通信、電子、多媒體和計算機網路等技術,為出行者提供道路交通系統、公共交通系統及其他與出行有關的重要信息,提高交通系統整體運行效率的目的。
安裝了電子車牌的車輛在經過卡口、重要路口、或是安裝有路側單元的地方時,讀卡器發射的超高頻電磁波被電子車牌接收后,將其轉換為電能,啟動晶元工作,晶元驗證讀卡器身份等信息之
后,將所要求的信息發回給讀卡器,最後讀卡器將這些信息發回指揮中心。現在的國家標準規定車輛行駛速度在120公里以下能夠達到99.95%的準確讀取率,而實際測試,車輛在240公里的時速時,讀卡器都能準確讀取到電子車牌的數據。12米是指讀卡器和車輛之間的距離。
汽車電子標識
和ETC相比較,它們各自的標準制定部門不同,ETC是交通部為了實現高速無障礙通知收費為主要目的一種手段。電子車牌是公安部牽頭,以城市車輛管理為目的制定的標準。ETC採用的有源晶元,需要車內電力的支持,電子車牌採用的是無源晶元,不需要額外電力。ETC只能在時速低於60公里時,才能識別到,所以在經過ETC道口時,需要減速行駛。
從以上分析來說,電子車牌是進行交通管理的最佳選擇。
汽車電子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