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高地

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的據點

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s)是對蘇格蘭高地邊界斷層以西和以北的山地的稱呼。許多人將蘇格蘭高地稱為是歐洲風景最優美的地區。

蘇格蘭高地人煙稀少,有多座山脈,包括英國境內最高峰本內維斯山。雖然它位於人口密集的大不列顛島上,但這裡的人口密度卻少於相似緯度的瑞典和挪威等地。

蘇格蘭高地由古老的、分裂的高原組成。古老的岩石被水流和冰川分割成峽谷和湖泊。留下來的是一個非常不規則的山區。幾乎所有的山頂的高度差不多一樣高。

基本簡介


蘇格蘭高地部分景觀
蘇格蘭高地部分景觀
蘇格蘭高地是一個獨特的地方,自然條件雖不得天獨厚,歷史的厚重感卻隨處可見。豪門望族的府第與城堡歷歷在目,儀仗隊的士兵也還穿著傳統服裝。這裡有全歐洲最美的 城市,訴說著蘇格蘭昔日的榮光。蘇格蘭地理上有高地和低地之分,想看看真正的蘇格蘭,追尋這裡民族精神的源泉,就得去北部高地地區,那裡還沒有受到現代文明的污染。那裡高地的山丘與原野,充滿浪漫、粗獷、孤寂的自然美,等著人們細細品味。

主要景色


蘇格蘭高地的美有史詩般的壯觀,海風如永不止歇的歌訴,深藍色的山脈覆蓋著一層紫色的天空,天空的邊緣鑲嵌著粉紅色的雲朵,彷彿這層天空對蘇格蘭高地來說,尺寸小了一點;自遠處看去,大大的鵝卵石自山巔宣洩而下,然後沖流入一片深綠色的草原;還有那到處分佈的蘇格蘭湖泊,時時映照著穹蒼的變幻。
在夏季里,太陽總喜歡在日升日落的時刻逗留好久;而在冬天時,白天只是聯絡黎明與黃昏的一個短暫的時刻。夜晚的星空永遠清冷而璀璨,籠罩著優美、寂靜的蘇格蘭高地。走在壯闊的蘇格蘭高地上,可以感受一種荒涼與凄美,風笛聲也許就是該在這樣的景色中才能孕育出來。
“珍視自由和愛人”這是蘇格蘭人祖先所傳承下來的信仰,蘇格蘭人很尊重自己的祖先,很在乎自己的歷史,他們喜歡說那些戰鬥的故事,喜歡並珍惜自己的民間傳說、音樂,雖然那些不知名的景點,小小的城堡,或是一個破敗的戰場,可能算不上什麼,但蘇格蘭人卻視這些為國家重要的財富,不容許其受到破壞、玷污。
蘇格蘭高地
蘇格蘭高地
作為冰河世紀的最後一個據點,蘇格蘭高地的美讓人難以捉摸。
一望無際的高地沒有北歐那樣無盡的森林,也不是枯寂的荒漠,而是被舒緩起伏的低矮綠草和苔蘚所覆蓋。那種低矮、稀疏的植被蒼涼地生長著,全然不像英格蘭原野上的青翠欲滴。裸露的岩石、清冽的空氣,時時提醒著你這是海島上的高原。即使到了夏天,當原野被一種叫帚石南的紫色小花所覆蓋時,大地也缺少一種生機。那種無邊的紫色顯得過於刺目和固執,不同於山花爛漫的絢麗,而是一種近乎於絕望的怒放。這是一片寂寞的土地,多少年前被視為蠻荒之地,再壯麗凄美的景色也不能代替土地的貧瘠。
蘇格蘭高地
蘇格蘭高地
如果算上有水怪的尼斯湖,那麼恣意的瀑布、山泉、溪流,以及星羅棋布的湖泊,似乎都可以一筆帶過。傳說中有怪獸出沒的尼斯湖就在小城因弗內斯的郊外,人們紛至沓來想一睹怪獸的尊容。後來有調查表明,只是虛驚一場。

地理氣候


蘇格蘭高地的美麗景色
蘇格蘭高地的美麗景色
蘇格蘭位於歐洲北部大不列顛島的西北部,大不列顛島也就是聯合王國所在地。蘇格蘭在歷史上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即使在與英格蘭合併之後,也保留著很大的獨立性和鮮明的民族傳統。一個國家的地理條件總是與其歷史發展有一定的關係,而蘇格蘭人在這一方面顯得特別突出。獨特的自然條件使蘇格蘭人一直保持著較少的人口和空曠的土地,也使得蘇格蘭人保持 著風笛和短裙以及獨立和自豪。
蘇格蘭西北部就是有名的蘇格蘭高地,有著雄偉壯美的自然風景:冰川時代留下的地貌、崎嶇的山巒、精緻的湖泊以及巨石覆蓋的原野。這裡清澈的溪流為高地的傳統特產:蘇格蘭威士忌提供了重要的原料。高地東南部沒有多少城鎮,被稱做高地旅遊中心。那裡有雄偉的山脈、秀麗的山谷、恬靜的湖泊、奔流的溪水和開遍石南花的的原野。蘇格蘭的南部雖是山地,但遠非高地那樣桀驁不馴。這裡與英格蘭北部地形相似,是一個地形舒緩、環境靜謚的確地區。有長滿青草的山坡,有擁抱著寧靜溪流的寬敞的谷地。
傳統上蘇格蘭高地指的是敦巴頓-斯通黑文一線西北的地區,包括赫布里底斯群島、佩思郡的部分和比特郡,但是不包括奧克尼群島、昔德蘭群島、奈恩郡、馬里郡、班夫郡的海岸低地部分以及東阿伯丁郡的大部分地區。高地地區與低地地區在語言和傳統上分歧很大,這裡在英國化后蓋爾語和傳統習俗依然被保存。不過一直到14世紀末這個分歧才被注意到。印威內斯一般被看作是高地的首府。不過高地與低地的分界線不是很明確。
蘇格蘭的高地和幾大群島由於人口普遍稀少,在行政上往往被劃分在一起,如在蘇格蘭議會選舉中就作為同一個選區。但是這一名稱在不同場合,也涵蓋不同範圍的地域。
蘇格蘭高地的房屋建築
蘇格蘭高地的房屋建築
高地地區約40%的面積由高地議會區管理。剩下的地域分屬阿伯丁郡、安格斯、阿蓋爾-比特、莫瑞、珀斯-金羅斯和斯特靈等六個行政區。阿倫島雖然屬於北艾爾郡管理,但其北部被看作是蘇格蘭高地的一部分。
整個高地地區的行政中心在印威內斯市,故而它也常被稱為“高地之都”。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她與眾不同的環境風貌。她的奇秀之美,也正歸結於她個性的山與恣意的水。那山,不高,也不大,而是以奇特取勝。四處都是起伏的山脈,也許是造物主的寵愛,或是大自然的偏心,這裡的山地,多多少少都有些怪模怪樣。山的外型,平淡無奇,多是些平緩渾圓、起伏不大的曲線,沒有一點鋒利或突兀的氣勢。
蘇格蘭高地的深秋
蘇格蘭高地的深秋
多以粗笨的饅頭形狀,三三兩兩、四平八穩地散坐在這塊寂寞的 高原上。山角下的大片荒原,又四處散落著巨大的圓石,布滿黑色的苔痕,呈現極地的地貌。蘇格蘭的水流,充沛得讓你嫉妒,乾淨得叫人想哭。據說,那馳名世界的蘇格蘭威士忌,也正得益於這樣獨特的礦質水源。在那黑黝黝的岩石陪伴中,在那郁蔥蔥的林木映襯下,那一汪幽幽的清靜,襯托出原始的風貌,呈現出一股純純的可愛。在蘇格蘭高地一切都是那麼安靜。而那多變的天氣,或晴或陰或雨或風,說變就變,猶如一個神經質的少婦,使你莫名於她精彩而無常的瞬息萬變。天空壓得極低,遠處的山頂,都被雲層蓋得密密嚴嚴,人就像困在一個偌大的雞蛋殼裡,空曠得有點壓抑,寂寞得有些難堪。但若要遊歷此邊風景,這般寂寞,又恰在好處,妙處更是無可言說。

歷史文化


蘇格蘭高地局部地方的夜景
蘇格蘭高地局部地方的夜景
在1707年之前蘇格蘭曾一度是個獨立的王國,佔有歐洲西北方外海、大不列顛島北方約1/3的土地面積。雖然在外交、軍事等事務上,蘇格蘭是受到位於倫敦西敏市的英國國會管轄,但是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管理上,擁有非常高度的自治空間,也有發行專有的貨幣版本,是聯合王國底下,規模僅次於英格蘭的國家。它現今還是歸英國管,沒有取得完全的獨立!
許多人將蘇格蘭高地稱是歐洲風景最優美的地區,這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作為冰河世紀最後一個據點的蘇格蘭高地,她的美麗讓人難以捉摸。在這裡,任意一個場合的終結處,也是另一個景緻的開啟門。它如同世界的盡頭,站在蘇格蘭高地上,就可眺望天邊;往前跨上一步,便逃離了世界——而女人們,就這麼站在天堂的門口,等候上帝的天使遲遲未至的信件。
蘇格蘭高地的山丘與原野,不僅可以傳遞出《勇敢的心》中的粗獷與孤寂,也可以將《哈里·波特》中的童真、《蘇格蘭高地人》中的浪漫表達得淋漓盡致。儘管它的山不太高也不太大,但是連綿的起伏輕易便將它的性情隱藏在造物主的寵愛之下,叫人慾罷還休。
倔強的蘇格蘭人守著這片土地,面對著一個更強大民族的征服和蔑視,艱難地維持著生計。在古羅馬人筆下,蘇格蘭叫“卡利當尼亞”。
“噢!卡利當尼亞!頑強而荒蕪。需要照料這個充滿詩意的孩子!這地方只有褐色的荒原,雜亂的叢木,這地方只有高聳的山,泛濫的水。”這是著名的蘇格蘭詩人史葛的描述。在文化上蘇格蘭高地與低地的差別非常大。蘇格蘭蓋爾語主要集中在高地,在這裡高地英語也非常普及。宗教上高地受羅馬天主教的影響非常深,而且天主教始終未能被杜絕,相對於低地而言至今仍有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