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威寧民族中學

貴州省的公立中學

貴州省威寧民族中學,是位於國家級生態環境保護區草海之濱的一所大型高級完全中學。始建於1939年10月,1957年經省教育廳批准改為貴州省威寧民族中學,1989年被畢節地區行署確立為重點中學。

歷史沿革


始建於1939年10月,當時校名為威寧師範。
1943年改為威、水、赫聯立師範學校。
1946年名為省立威寧中學。
1951年改為威寧初級中學。
1953年遷至毛家山(原崇實中學舊址)。
1957年經省教育廳批准改為貴州省威寧民族中學。
1989年被畢節地區行署確立為重點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20年9月中國高校之窗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學校有教學班級93個,學生7019人,高一1711人,高二1988人,高三3320人。
貴州省威寧民族中學
貴州省威寧民族中學

硬體設施

學校有教學樓兩幢、科技大樓、男女學生公寓樓各一幢、學生食堂(含禮堂)一幢,有籃球場六個、300米環形塑膠跑道和人造草坪足球場一個。
截至2018年09月30日,學校有教職工317人,其中,研究生7人,高級職稱教師88人,中級職稱教師101人,初級職稱教師131人。

辦學理念


威寧民族中學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在各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端正辦學思想,樹立符合社會發展和學校實際的辦學理念,本著“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決策、重在落實”的管理理念,著力養成“團結協作、傳德承業、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按照“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打造品牌學校”的工作思路,揚正氣,樹新風,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健全競爭機制,積極開展師德師風、教研教改、學校文化建設等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

教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03年重點大學上線6人,二本上線49人;
2004年重點院校上線15人,二本上線104人;
2005年重點院校上線30人,二本上線144人;
2006年重點院校上線50人,二本上線184人;
2007年重點大學上線70人,二本上線245人;
2008年重點院校上線111人,二本上線327人;
2009年重點院校上線148人,二本上線514人,三本以上上線率達86.5%;
2010年一本上線179人,二本以上上線677人;
2011年一本上線232人,二本以上上線907人;
2012年一本上線273人,二本以上上線1082人。
2013年,我校一本上線311人,二本以上上線1432人。
2014年,一本上線379人,二本以上上線1453人。
2015年,一本上線306人,二本以上上線1053人,三本以上上線1385人
2016年,600分以上學生人數23人,一本上線571人,二本以上上線2003人(不含藝體類考生),居全市第一名。
2017年,600分以上29人,一本上線677人,二本以上上線1794人。
2018年高考成績:文科600分以上53人,理科600分以上39人。

教師成績

2017年1月10日,牟德兵入選貴州省名校長。
2019年9月10日,王文輝、管毓技獲得第35個教師節優秀教師。
2020年9月10日,范太華獲得第36個教師節優秀教師。

學校榮譽

2001—2007年被縣委政府評為先進單位和文明校
2001—2005年被地委行署評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2003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學校”,被地委行署評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2004年被省教育廳、省教育工會評為“校務公開先進單位”,
2005年被地區教育局評為“畢節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示範學校”
2006年榮獲中央教科所“新課程師資培訓”總課題組表彰為“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先進單位”,被地區教育局、地區教育工會評為“師德建設先進單位”
2007年9月榮獲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8年被地區教育局評為“畢節地區三星級文明示範學校”,被省委政府評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2009年被縣教育局評為“四星級文明示範學校”,被貴州省教育廳評為“全省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是全國民族中學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校。
2017年8月1日,省教育廳公布了威寧民族中學獲“省級文明校園”稱號。

文化傳統


校訓:立信 明志 敬學 尚美
校風:好學 力行 知恥
教風:求精善導 誨人不倦
學風:樂學善思 合作探究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高躍國 
副校長袁勇、穆康明
黨委書記祿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