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俠影錄

梁羽生所著武俠小說

徠《萍蹤俠影錄》是梁羽生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滿意的作品。

小說以明代土木堡之變為背景,通過朱明王朝與張士誠後代的矛盾、朝中奸宦與忠臣義士的鬥爭以及中原與蒙古之間的民族衝突,表現出愛國保民的主題。

小說精心塑造了一個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計世仇,甘願拋棄榮華富貴、奔波於塞北中原之間,屢建奇功的大俠張丹楓的生動形象。

其間穿插了張丹楓與仇家後代女俠雲蕾的愛情波折,有機地與家國命運交織在一起,深沉蘊藉,凄怨動人,表達出作者“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的創作思想,交織成一個豪俠浪漫美好絕倫的傳奇。

內容簡介


• 故事背景
明代正統年間,衰落的蒙古又死灰復燃,在西北興起,其中尤以瓦剌族最為強大,逐年南侵,已到了山西雁門關外。出使瓦剌的明朝大臣雲靖被扣留在極北苦寒之地牧馬二十年,受盡折磨,好不容易帶著七歲的孫女雲蕾逃回雁門關,兒子云澄卻在抵擋追兵時身負重傷墜下懸崖,自己也被明朝皇帝下毒賜死。臨終之際,他向俠士謝天華託孤,並囑血書要雲蕾長大後向扣留他的瓦剌右丞相張宗周復仇。謝天華將雲蕾託付給師妹飛天龍女葉盈盈撫養,孤身前往漠北復仇。
• 發展
梁羽生筆下作品
梁羽生筆下作品
十年之後,雲蕾藝成出師,武功非凡,遂女扮男裝上京師打聽爺爺屈死真相併尋訪失散多年的哥哥雲重。途中結識了一位貌似窮酸書生,實為武林高手的青年俠士張丹楓。張為人狂放灑脫,兩人結交為友。途中遭遇了江湖上最可怕的孿生大盜黑白摩訶,武功極高,二人分戰不敵。但二人聯手,雙劍合璧,威力陡增數倍,降服了黑白摩訶,雲蕾了受了內傷。張丹楓早知雲蕾女扮男裝,但心中毫無雜念,全力為雲蕾療傷。三天三夜,各言身世,雲蕾得知張正是三師伯謝天華的弟子,更是仇家張宗周的兒子,想起爺爺不可抗拒的血書,終於咬牙舉劍向張丹楓刺去,張不想與雲蕾動手,雲蕾也狠不起心殺張,兩人在哀傷、痛苦中分手。
隨後雲蕾見到了闊別多年的二師伯潮音和尚,一起尋訪綠林大豪“震三界”畢道凡,得知張丹楓的先祖正是當年與朱元璋共爭天下的大周皇帝張士誠,而畢的祖先也是張士誠和朱元璋的師弟。這時錦衣衛圍攻追捕畢道凡一家,危急之際,張丹楓趕到,張丹楓和雲蕾再度雙劍合璧,衝出重圍。雲蕾與畢道凡等,計謀救出被捕的雲蕾家世交,金刀寨主之子周山民,不料卻中敵人埋伏,在張丹楓的籌劃下,加上危急時的雙劍合璧,終於打敗了一個個敵人。雲蕾意外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卻於倉促之間不便相認,而雲重同樣對張丹楓充滿仇恨。
雲蕾獨自來到京師,找到了大臣于謙家中,偷聽得張丹楓向於告知瓦剌內部矛盾,剖析敵情,籌劃國事,一片為國為民之心。于謙大為讚賞,雲蕾拜見於謙,得知祖父雲靖之死真相,實為當朝掌權的司禮太監王振假傳聖旨,殺害忠良。于謙勸雲蕾要以國事為重,大敵當前不能光急於向張家復仇。于謙帶雲蕾到校場看爭奪武狀元的比武,在校場上,張丹楓助雲重奪得武狀元。朱祁鎮召見雲重,密令其帶領七名大內高手追蹤張丹楓到蘇州尋獲張士誠的藏寶。
張丹楓到了蘇州后,以超群的武功賭技,從當地豪強手中奪回了祖業,尋得藏寶處鑰匙。再泛舟到太湖西洞庭山,得看寶人澹臺仲元、澹臺鏡明父女之助尋得張士誠遺下的寶藏及彭和尚手書的軍用地圖。雲重所帶領的大內高手,瓦剌左丞相也先和王振的爪牙等人追尋寶藏,先後而至,一場混戰,危急之際,雲蕾趕至,雙劍合璧,盡殲也先、王振的爪牙。雲重被毒掌所傷,卻拒絕張丹楓的醫治。張丹楓暗中授鏡明治療之法,治好了雲重,並促成了兩人的戀情。又將大批珍寶託付雲重押運至京轉交給於謙,以作抵禦蒙古入侵之用。雲重為張丹楓大義所感,命雲蕾與丹楓一起速帶地圖赴京抗敵,但絕不許二人成為夫婦。張、雲二人於進京途中得知英宗朱祁鎮不聽於謙等人勸阻,在王振的挾持下,御駕親征。土木堡一役,全軍覆沒,朱祁鎮也被也先所俘。張丹楓深入瓦剌軍中,要朱祁鎮堅守氣節,以待救援,遇險但幸得也先之女脫不花相救,才得逃脫,回京面見於謙。
于謙為斷也先以被俘皇帝要挾明朝投降的企圖,在張丹楓的進言下堅定了決心,立朱祁鎮之弟朱祁鈺為帝,盡殺王振黨羽,並在眾多豪傑相助之下指揮了北京保衛戰,打退了也先的進攻。
《萍蹤俠影錄》下
《萍蹤俠影錄》下
瓦剌兵退之後,張丹楓和雲蕾受于謙所託,前往瓦剌探聽消息,以便通過和談救回英宗。張丹楓面見也先示以利害,也先最終同意與明廷議和。張宗周對張丹楓獻寶之舉表示諒解,自己也決心辭官歸隱,但不願返回中土。雲蕾尋到了母親和大難不死的父親雲澄,父女團聚,但世仇難解,雲澄堅決不許雲蕾和張丹楓一起。張丹楓獨自離開雲家,傷心絕望到了極點,終陷入顛狂,迷糊之中幸遇師門的對頭上官天野,一對情痴結成忘年之交。隨後,謝天華、葉盈盈一眾同門應師祖之召而來,謝天華、葉盈盈、張丹楓、雲蕾兩對雙劍合璧合戰上官天野,正在兩敗俱傷的危機關頭,玄機逸士出面化解。玄楓逸士、上官天野、蕭韻蘭三人解開了少年時的情結,會聚一起參詳武學。並打破了門規,允許各自的徒弟結為夫婦。諸人皆為歡喜,唯張丹楓與雲蕾恩怨難解,再次分手。于謙派雲重為使與也先和談,終迎回了朱祁鎮。也先用火炮逼迫張宗周、張丹楓父子屈服,否則將炮轟張府。危急關頭,脫不花用鮮血染紅了炮口,贏得了營救的時間。雲重又以使臣身份拜訪張府,終於粉碎了也先的陰謀。這時雲澄和雲蕾也來到張府,張宗周面對往事而充滿自責,終於自殺以死謝罪。
• 結局
張丹楓失意情場,又慘遭家變,更兼傷心國事,百愁纏身,單騎獨下江南。正自傷心欲絕之際,雲蕾與父母兄嫂一同趕到蘇州,雲重經張宗周自殺道歉之後,怨氣已消,又知張丹楓假雲重之手治好了他的殘廢,情義深重。上代恩怨已了,允許雲蕾與張丹楓結為夫婦。
張丹楓與雲蕾相對無言,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

作品目錄


每回標題
楔子 牧馬役胡邊孤臣血盡 揚鞭歸故國俠士心傷
第一回 彈指斷弦強人動軍餉 飛花撲蝶玉女顯神通
第二回 禍福難知單身入虎穴 友仇莫測寶劍對金刀
第三回 陌路遇強徒偷施妙手 風塵逢異士暗戲佳人
第四回 鑄錯本無心擂台爭勝 追蹤疑有意錦帳逃人
第五回 名士戲人間亦狂亦俠 奇行邁流俗能哭能歌
第六回 聯劍懲凶奇招啟疑竇 抽絲剝繭密室露端倪
第七回 一片血書深仇誰可解 十分心事無語獨思量
第八回 愛恨難明驚傳綠林箭 恩仇莫辨愁展紫羅衣
第九回 滾滾大江流英雄血灑 悠悠長夜夢兒女情痴
第十回 一局棋殘英雄驚霸氣 深宵夢斷玉女動芳心
第十一回 半夜襲番王奇情疊見 中途來怪客異事難猜
第十二回 峽谷劫囚車變生不測 荒郊馳駿馬禍弭無形
第十三回 戴月披星苦心救良友 移花接木珍重託珊瑚
第十四回 羅漢綿拳將軍遭險著 金剛大力怪客逞奇能
第十五回 奸宦弄權沉冤誰與雪 擂台爭勝俠士暗飛針
第十六回 喝雉呼盧名園作豪賭 揚聲擲骰俠客儆凶頑
第十七回 冰雪仙姿長歌消俠氣 風雷手筆一畫卷河山
第十八回 石陣戰氛豪情消積怨 荷塘月色詞意寄深心
第十九回 柳色青青離愁付湖水 烽煙處處冒險入京華
第二十回 虎帳蠻花疾情締鴛譜 清秋儷影妙語訂心盟
第二十一回 大力除凶將軍表心跡 赤誠為國俠士出邊關
第二十二回 淺笑輕顰人前作嬌態 慧因蘭果劫后證情心
第二十三回 十載重來芳心傷往事 兩番邀斗平地起疑雲
第二十四回 紫竹林中高人試雙劍 太師府內俠士醉香閨
第二十五回 石塔藏龍闖關劫天子 丹心報國拔劍護仇人
第二十六回 劫后剩餘生女兒淚灑 門前傷永別公子情傷
第二十七回 恩怨難忘豪情化飛絮 情痴不悔魔窟締知交
第二十八回 萬里遠來異鄉尋老母 卅年重會逸士斗魔頭
第二十九回 觸景傷情窮村嘶駿馬 神機妙算泥沼陷追兵
第三十回 力抗金牌捨生救良友 身填炮口拚死護檀郎
第三十一回 劍氣如虹廿年真夢幻 柔情似水一笑解恩仇

人物介紹


男女主角

張丹楓 張宗周之子,謝天華之徒。梁羽生筆下最著名的人物,集傳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詩意與濃郁的青春氣息於一身,也是梁羽生筆下最獨特、最成功的武俠人物之一。志向遠大,才調高華,瀟灑不羈。建安風骨、漢唐盛世的大氣與從容,才能孕育出這般丰姿神秀的人物。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的名士風流,難忘真情難忘你、只為情痴只為真的情痴不悔,思深、氣雄、神遠、情摯,蓋以眾詩人之精魄,才能鑄丹楓之血肉。
雲蕾 雲靖之孫女、雲澄之女。葉盈盈之徒。十六、七歲初初出道就創下了“散花女俠”的名號。蝴蝶谷的桃花林中,頭上兩個丫角微微晃動的天真少女,穿花繞樹,白衣戲蝶,既清且艷,雅麗如仙。帶著滿身的純凈明麗,似早春的一陣清風瞬間溫潤了讀者的心田。太湖飄渺,湖衣踏水,素手弄笛,俠氣長歌,飄飄若仙而來,瞬間驚倒了在場所有的人。天賦紅顏,身懷絕技。擅長劍術、輕功和“梅花蝴蝶鏢”暗器。故江湖美名曰“散花女俠”。與張丹楓雙劍合璧,無敵於天下。純潔而善良,溫柔而堅韌。祖輩的仇恨仍然不能阻止她和張丹楓這一對武俠中經典到非圓滿不可的完美愛情。

主要人物

雲重 武狀元,雲澄之子,雲蕾之兄,董岳之徒。
澹臺鏡明 澹臺仲元之女,澹臺滅明的堂妹。
周山民 周健之子。
石翠鳳 石英之女。
脫不花 也先之女。
澹臺滅明 瓦剌第一勇士,張宗周的部下,澹臺歸真之孫,上官天野的大徒弟。
周健 金刀寨主,原雁門關總兵,雲靖的同鄉好友。
于謙 明朝一品大臣,兵部尚書兼內閣學士。
張風府“京師第一高手”,錦衣衛指揮兼御林軍統領。
黑摩訶 收購贓物的珠寶商人。
白摩訶 收購贓物的珠寶商人,黑摩訶的孿生弟弟。
董岳 玄機逸士的大徒弟。
潮音和尚 玄機逸士的二徒弟。
謝天華 玄機逸士的三徒弟。
葉盈盈“飛天龍女”,玄機逸士的四徒弟,謝天華的戀人。
雲澄 玄機逸士的五徒弟。
雲靖 明朝使臣。
張宗周 瓦剌右丞相,張士誠的後人。

其他人物

玄機逸士 天下第一劍客。
上官天野 綠林大盜。
蕭韻蘭
《萍蹤俠影錄》上
《萍蹤俠影錄》上
烏蒙夫 上官天野的二徒弟。
林仙韻 上官天野的三徒弟,烏蒙夫的戀人。
於承珠 于謙之女。
方慶 明朝軍官,原平東府捕頭。
孟璣 周健的手下。
石英 轟天雷,黑石庄莊主,晉、陝武林盟主,大周世襲龍騎都尉,獨腳大盜。
韓大海 韓島主之子。
林道安 林莊主之子。
哈達萊 澹臺滅明之徒。
藍天石 飲馬川寨主。
畢道凡“震三界”,畢凌虛的後人。
郝寶椿“火神彈”,太谷莊主。
鄺中 代縣獨腳大盜。
樊忠“京師三大高手”之一,御前侍衛。
龍鎮方“鐵臂金猿”,凌霄子的師弟。
玄靈子“三花劍”,龍鎮方的師弟。
楊威 御林軍副統領。
阿剌 瓦剌知院。
祈鎮 明英宗。正統皇帝。
胡大慶 明朝將軍,兵部尚書的親戚。
陸展鵬 康超海的師弟。
樊俊 車騎都尉,樊忠之弟。
阿昭 西洞庭山的牧童。
阿成 西洞庭山的牧童。
澹臺玉明 澹臺仲元之女,澹臺鏡明之妹。
赤霞道人 松石道人的師兄。
姬芝羅安美 雲蕾的童年朋友。
安芝羅密雲 雲澄之妻。

反派人物

王振 司禮太監。
貫仲“京師三大高手”之一,內廷侍衛。
沙濤 黑道寨主。
沙無忌 沙濤之子,后拜赤神子為師。
胡老三 沙濤的副寨主。
松石道人 武當門下第二代弟子。
康超海 大內總管,后成為牧場勞工,凌霄子的首徒。
路明 王振的心腹武士。
路亮 王振的心腹武士,路明之弟。
殷天鑒“九頭獅子”,蘇州土霸,原快活林主人。
郭洪“紅髮妖龍”,王振的心腹武士。
也先 瓦剌左丞相
察魯圖 也先手下第一勇士。
額吉多 也先手下虎將。
吉彰阿 額吉多的副手。
赤神子 苗疆異人。
麻翼贊 吐谷渾勇士,也先手下武士。
青谷法師 西藏紅教喇嘛。
白山法師 青谷法師的師兄。
窩扎合 也先太師府總管。

提到人物

彭瑩玉 元末義軍首領,大周國師,武學大師。
張士誠 大周皇帝,彭瑩玉的大徒弟,朱元璋的義兄。
朱元璋 明太祖,明朝開國皇帝,彭瑩玉的二徒弟。
朱棣 明成祖,朱元璋第四子。
祈鈺 明代宗,祈鎮之弟。
脫脫不花 瓦剌可汗。
脫歡 瓦剌左丞相。
丁大可 雁門關現任總兵,原周健副將。
畢凌虛 彭瑩玉的三徒弟。
凌霄子點蒼派領袖。
郭登 驃騎將軍,大同總兵。
楊洪 兵部主事。
劉得新 明朝大臣,后被削職。
李順 禮部主事。
鄺塵 兵部尚書。
王佐 戶部尚書。
石亨 明軍先鋒。
朱冕總兵官武進伯。
宋瑛 大同總督軍務西寧侯。
曹鼎 明朝學士。
張益 明朝學士。
張輔 英國公。
澹臺歸真 張士誠手下大將。
吳鋒“金鉤”,名武師。
孝欣皇后 祈鎮之妻。

作品鑒賞


當代中文名作鑒賞

《當代中國文學名作鑒賞辭典》鑒賞
梁羽生一向善於摹寫文採風流、文武兼修的名士型俠客,其中最為光采照人的當推張丹楓,對這個人物的出色塑造也正是本書最為成功之處。俠士行走江湖,總要經受數不清的風波坎坷。在“江湖”這個濃縮了的社會環境中,俠客的武功、智慧、道德、信念等無不受到極為嚴峻的考驗。作為一個有才情、有抱負、武藝卓絕的翩翩佳公子,張丹楓本是張家洗雪國讎家恨的最佳人選。但是張丹楓目睹黎民百姓屢受戰亂之苦,深知他們渴望干戈止息的安定和平生活,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把自己一身的文才武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祖國和百姓。張丹楓有著中國古代哲人深沉的憂患意識,並將之升華為一種對祖國民族興滅繼絕、扶危濟困的感情。家世的慘痛使他以佯狂玩世來發泄內心的郁忿,愛情的波折曾經使他忘性迷情,然而在社會職責面前,他終能極有分寸地把握大局,處理一切。而當時局穩定、新貴專權之時,他又能審時度勢,寄情山水,獨善其身。從傳統文化角度來評價,張丹楓無疑具備了完美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儘管他是這樣一位大英雄、大豪傑,作者卻傾盡心血刻畫了他“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流俗”的狂放不羈,正是有了這樣的性格基礎,張丹楓才能拋卻宿怨、揮灑千金、生死付諸一笑,從而使他的高風亮節顯得更為可信、更為感人。
這部小說還出色地通過情仇恩怨的矛盾衝突,將國事與家事、民族與個人的命運有機結合起來,而小說完整的故事情節,又在上述複雜激烈的矛盾衝突中一波三折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充分體現了作者駕馭歷史、把握人性的功力。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極少編織離奇的江湖神話和武林門派紛爭,而是始終注意貫徹現實主義的創作意圖。同《還劍奇情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等作品一樣,《萍蹤俠影錄》反映了明代義軍反抗暴政和統治階級內部的忠奸鬥爭,從而構築了張、雲兩家恩怨的宏大背景,使他們的命運無法超脫於當時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之外。而張宗周、張丹楓父子所面臨的抉擇更為複雜尖銳;如果要推翻倒行逆施的朱明王朝,替祖先奪回失去的江山,就不得不藉助異族的勢力,興起戰火,如果為民族為百姓著想,就不得不傾力相助世仇死敵朱明王朝——當他們找到新的生活意義時,原有的生活就失去了全部意義。所以張宗周覺悟之後不得不自殺而死,表面上看,這是滿足他道德良心上的要求,並為張丹楓和雲蕾二人的愛情鋪設坦途,但實際上飽含了他面對這兩難抉擇時的無奈乃至絕望。張宗周這個人物雖落墨不多,卻寄託良深。
這部小說文辭優美,嚴謹而不失自然,毫無雕琢造作。在情節進展中,不失時機地配合時間、地點、環境、人物身份和心境,夾以詩詞歌賦,不但使小說氣氛於殺伐中顯出幽雅,也使小說情節張弛互補,頗具韻味。武功招式的描寫也飛揚靈動、精采紛呈、引人入勝,讀來不見血腥氣,只覺詩意盎然。(作者:真人 來源:當代中國文學名作鑒賞辭典)

中國武俠小說鑒賞

《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鑒賞
《萍蹤俠影錄》 內容簡介
小說以張雲兩家的恩怨糾紛和一代大俠張丹楓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又土木堡事變和北京保衛戰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為軸心,展現了一幅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深刻地描寫了明朝中期尖銳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刻畫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人物,視野開闊,場面紛繁,具有鮮明的歷史小說特徵。在藝術形式上,它除保持了一般武俠小說注重曲折多變的情節安排與懸念設置、注重對富有浪漫色彩的異域風光的描寫等特點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亦俠亦狂”“能歌能哭”的主人公張丹楓更是一個集傳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詩意與濃郁的青春氣息於一身的藝術傑作,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堪稱梁羽生筆下武俠英雄第一個。作品語言洗鍊精純,或遒勁蒼涼,或情致纏綿,無論是血雨腥風的搏殺還是風花雪月的戀情,無一不描摸得有聲有色,妙到頂端,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顯示出梁羽生極其深厚的文學語言功底。本書由香港偉青書店出版,大陸翻版極多。(抱雪)
張丹楓 梁羽生小說《萍蹤俠影錄》主人公。明代大俠,瓦剌右丞相張宗周之子,武林怪傑玄機逸士門下弟子謝天華之徒,后與玄機逸士門下的另一位弟子葉盈盈的徒弟雲蕾結為一對武林俠侶,張丹楓是一個集傳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詩意與濃郁的青春氣息於一身的文學形象,也是梁羽生筆下最獨特、最成功的武俠人物之一。
元代末年,張丹楓的先祖“大周皇帝”張士誠曾與明太祖朱元璋爭奪天下,蘇州一戰後兵敗自殺,張士誠的後人也被迫遠走塞外,定居瓦剌。張丹楓出生於塞外異域,自幼便在官拜瓦剌丞相的父親張宗周熏陶教導下立下滅明復周的志向,但他的受定恩師謝天華卻是一位俠肝義膽的中原武林高手,張丹楓受其影響,又是一個極重民族大義富有愛國愛民精神的熱血青年。
這一切形成了其性格的第一重矛盾——國恨家仇與愛國愛民精神難以協調:若不藉助於瓦剌軍隊,其滅明復周的抱負永遠是一場夢;若借瓦剌軍隊進攻自己的父母之邦、屠殺自己的同胞又與其從謝天華那裡受到的俠義教育格格不入。這種矛盾壓迫著張丹楓那詩人般的敏感心靈,使他不得不於學藝初成后出走瓦剌。
出師以後,與仇家之女雲蕾銘心刻骨的相戀以及因此受到雲蕾父兄的反對形成張丹楓性格的第二重矛盾——家仇與湧現糾結難解:捨棄愛情固然非張丹楓所願,而要化解兩家的數代深仇又是千難萬難。為張丹楓陷入人生最深重、最難以自拔的矛盾漩渦之中,他歌哭無常,徘徊歧路,以至縱酒狂醉,遊戲風塵,想藉此來逃避生命深處的創痛。瓦剌大軍南侵加重了張丹楓的性格危機,但同時也給他提供了一個徹底解脫個人精神衝突的機遇。在民族存亡的關頭。終於挺身而出,放棄了個人家庭的滅明復周念頭,主動獻出了準備用於復周的寶藏和極富軍事價值的天下地形圖,並親身投入到明朝軍民抗擊瓦剌入侵的事業中,最終將有生以來即鬱結於心頭的矛盾危機消除,與自己熱愛的仇家之女雲蕾結合。
表面看來,張丹楓最後的抉擇只是出於他個人的帶有偶然性的一念,但實際上都是其性格發展的必然結局。張丹楓武功蓋世,為一代武林領袖,身後威名歷三百餘年而不衰,但他從其本質上來說卻是一個溫和的和平主義者,與一般快意恩仇、流血見紅的武林人物不同,他深惡人與珍、國與國之間的仇怨、敵視和戰爭,他也想滅明復周,但正像他對雲蕾所言,這一切並不僅是為了稱王稱帝,也不僅是為了報復家仇,而是想借自己之手實現一個“天下萬邦,永不再動干戈”的太平人間。這當然是張丹楓的一個美好夢想,同時它也實在是張丹楓心靈深處的真實呼喚,是他性格發展與完善的最原始的動力。橫向的多元化的性格衝突與縱向的發展變異特徵,賦予張丹楓一種一般武俠文學人物難以逾越的深度,使他成為作者特定的人道主義理想——愛國愛民的武俠精神的最完美的體現,也使他成為了梁羽生武俠文學創作乃至整個中國武俠文學創作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形象。(抱雪)(寧宗一 主編 副主編 劉國輝、崔勝洪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2年2月第1版)

現代中國武俠鑒賞

《現代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鑒賞
《萍蹤俠影錄》是梁羽生最負盛名的幾部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歷史與傳奇相結合的作品,具有史詩的民族性、歷史性、英雄性與傳奇性的基本特徵。
它的特點之一是武俠小說兼有歷史小說之長,它以明代“土木堡之變”為背景,寫明朝大臣于謙盡忠報國,抵抗外族侵略,最後反遭皇室迫害的故事。于謙在皇帝被俘,都城將破的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緊急,挺身而出。把個人的生死榮辱置之度外,擁立新帝,奮起抗敵,發動民眾,保家衛國,在打退侵略者的同時也種下了日後遭迫害的禍根。于謙的所作所為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代表了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也代表了正義的力量和人民的願望。諳熟中國文史的梁羽生把此類重大歷史題材引入到武俠小說創作之中,在激烈的民族矛盾衝突中塑造出於謙這樣一位為國盡忠,為民請命的忠臣形象,講述了他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寫“史”的同時,也寫出了“詩”的韻味,是史與詩的結合。
特色之二是武俠形象的創造。梁羽生擅長於寫文採風流的名士型俠客,注意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內心活動,常寓詩詞歌賦於刀光劍影之中。俠,本是古代社會中的一種英雄人物。他們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身份,敢於通過自我尋求、體現、實踐和恢復受到損害的社會公正和道義理想。而這一目標也就決定了俠士不同於普通凡人——俠必須膽大智高,有超人的武藝和體魄,否則他就不可能完成俠的使命。書中著力塑造的張丹楓,就是一個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計世仇、甘願拋棄榮華富貴,奔波於塞北中原之間,為國為民,屢立奇功,武藝高強而又文採風流的名士型俠客。“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書中把張丹楓的個性放在一個激烈的民族矛盾鬥爭的歷史條件下,使他的種種行動都圍繞著愛國主義意識而展開。在個人、家庭、國家和民族諸種利益互相衝突,不能兼顧的矛盾漩渦中,凸現出一種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一切以民族國家利益為重,個人的生死榮辱成敗得失全然不計的狂傲奔放,瀟灑脫俗、大義凜然的英雄俠士的個性特點。一種明智不可而為之,捨生取義,寧折不彎的俠義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得《萍蹤俠影錄》及其中於謙、張丹楓等人物有一種正氣磅礴的道義感,唱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透射出一種高山大海般的崇高之美和陽剛之美。
謠曰:沒有明君找清官,沒能清官找大俠。于謙與張丹楓,正是清官與大俠的代表,分明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中代表社會正義的兩大政治理想,也是一種可稱之為“清官情節”和“武俠情節”(注應為情結)的普通的社會心理的產物。因此,這就不僅僅是兩個出色的人物形象了,而是包蘊著傳統的道德理想和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於其中了。
特色之三是愛情故事的深化,豪情與柔情並舉,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同在。書中穿插了張丹楓與仇家後代女俠士雲蕾之間波瀾起伏的愛情故事。它不同於一般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故事之處,是把男女主角的愛情波折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在國家興亡,民族大義的背景上抒寫男女主角的曲折愛情,以陰柔之美來比照和映襯陽剛之美,使人物形象更鮮明豐滿,富有立體感。而且,愛情故事本身也寫得深沉蘊藉,凄婉動人。張丹楓常以“亦俠亦狂亦溫文”來自詡個性,書中他為國家民族大義奔波出力是他亦狂亦俠的一面,而他與雲蕾的愛情波折和刀光劍影中時時點綴的詩詞歌賦體現了其“溫文爾雅:的一面。合二者觀之,才是一個完整的文採風流的名士型俠客形象。(摘自劉新風、陳墨等主編《現代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萍蹤俠影錄》)

纏綿的一段情

張丹楓潛回中原,遇見女俠雲蕾,便開始了纏綿悱惻的一段情愛(《萍蹤俠影錄》)
張丹楓的先祖張士誠因與朱元璋爭雄天下,兵敗后,後人逃到蒙古。張丹楓的父母張宗周是瓦剌宰相。雲蕾的祖父雲靖本為大明使臣,被張宗周羈留瓦剌幾十年,雲靖兒子云澄為救父親又致重殘,雲、張兩家本是世仇。
但張丹楓的師父謝天華,雲蕾的師父葉盈盈又是同門師兄妹。雙劍合璧天下無雙。雲蕾在知道身世之前(注應為知道張丹楓身世),早已愛上張丹楓,張丹楓更是愛得如痴如顛,一口一個“小兄弟”,叫得纏纏綿綿。
張丹楓為化解兩家冤讎,費盡心力,但云蕾格(註:應為恪)於父、兄之命,終難於歸。張丹楓失意之下,竟然心智失常,記憶喪失。迷迷糊糊中跑到師父對頭上官天野的石室中:
“張丹楓一覺醒來,已是第二日的下午,只覺隱隱幽香,沁人心脾,睜眼一看,只見陽光透過窗戶,窗口供著一盆芝蘭,窗戶兩邊掛著一副對聯,聯道:“難忘恩怨難忘你,只為情痴只為真。”房中布置精雅,壁上還有一幅書圖,畫中一片紫竹林,林中一個紫衣少女,長眉入鬢,似喜似嗔。張丹楓心中一怔:畫中的景象,好像在哪兒見過一般,連畫中的少女,那身材體態,也像曾和自己有一面之緣。張丹楓重讀聯語:“難忘恩怨難忘你,只為情痴只為真。”如醉如痴,只覺雲蕾的影子在眼前浮晃,紫竹林中的少女突地化成了雲蕾,好像要從畫圖中跳出來,轉眼間又消失了。張丹楓自言自笑道:“天地之間哪還有人比得上我的小兄弟,畫中少女雖美,也難及她萬一。”不知不覺拿起書案的紙筆,畫了一張又一張,畫的都是雲蕾的肖像,有含羞的雲蕾,有帶笑的雲蕾,有薄怒的雲蕾,有佯嗔的雲蕾,有惹憐的雲蕾,種種神情,種種體態,一一描繪紙上,興猶未已,又畫了一幅她和自己並馬賓士的圖畫,題上一首小詞道:“掠水驚鴻,尋巢乳燕,雲山記得曾相見,可憐踏盡去來枝,寒林漠漠無由面。人隔天河,聲疑禁院,心魂漫逐秋魂轉,水流花謝不關情,清溪空蘊詞人怨。”畫完擲筆長笑,忽地又嗚嗚痛哭起來”。
梁羽生辭章華麗,用在這裡,真寫得纏綿婉轉。
張丹楓“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由已推彼,因知上官天野的二弟子烏蒙夫因修習上乘武功不能與師妹林仙韻結合,心中不忿,便將“玄功要訣”借給烏蒙夫,這便是將愛情視作至高無上。要知武林中最為珍貴的便是此類秘笈,但在愛情面前,又是“皆可拋”了。
張丹楓和雲蕾最後如願以償,更是風光宜人,“張丹楓如在夢中初醒,低聲說道:“小兄弟,你也進城么?”雲蕾盈盈一笑,種種恩仇,般般情愛,都盡溶在這一笑之中”。
這是一對美滿纏綿的愛侶,若干年後,雲蕾先去,又若干年後,張丹楓臨去世前,在一曲《廣陵散》中,“低首冥思,往事一幕幕從心頭揭過,有多少歡樂,有多少哀傷……“蕾妹,為了不負你的期望,練成無名劍法,我讓你久等了。其實沒有你在我的身邊,我就算練成了絕世武功,又有什麼歡樂”。(《廣陵劍》)
在孤獨與寂寞中,透出一股深沉的纏綿,在這纏綿的情意中含笑而逝,又是何等灑脫。這便是愛情了。
(摘自《俠與義—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一書中第十章“武俠小說中的愛情主題”之五,作者蔡翔,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1993年6月)

作品大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戊申,元至正二十八年)
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國號曰明,建元洪武。
--洪武十年(1377年丁巳)
《還劍奇情》中稱瓦剌脫脫不花即位(梁羽生錯),脫歡任太師監國。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庚申)
《還劍奇情》內容當年,石英16歲,張宗周17歲,脫脫不花17歲。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戊寅)
閏五月八日,帝病危。十日,卒於西宮,時年七十一歲。
--1419年
《萍蹤俠影》雲靖出使瓦剌。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
脫歡擊敗賢義王太平,控制了瓦剌,後來逐漸吞併了太平和安樂王把禿孛羅的部眾,成為瓦剌獨一無二的最高首領。
--宣德九年(1434年)
阿魯台遭到脫脫不花襲擊,大敗,逃到母納山(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拉山)一帶。不久脫歡又率眾來討,阿魯台父子戰死,部眾潰散,其他子孫投降了明朝。阿魯台既死,阿台汗只剩下幾百人,逃往甘肅方面,而沿途不斷遭到明軍的追擊。
--正統元年(1436年丙辰)
二月,開始經筵。命太師英國公張輔知經筵事,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學士楊溥同知經筵事,三楊輔政。初即位時,方講開經筵,王振即導幼帝閱武,看武職試騎射。王振逐漸擅權。太皇太后,因王振每欲干政欲誅之,未果。
--正統二年(1437年)
衛拉特的綽羅斯部的脫歡擁立黃金家族成員脫脫不花為汗(又稱岱總汗,太宗汗的訛譯),以丞相名義掌握實權。而東蒙古的阿魯台這時已經另外擁立了阿台汗(清譯阿岱汗)與瓦剌抗衡。
--正統三年(1438年)
阿台汗被脫脫不花捕殺。阿魯台的屬眾歸於脫脫不花統領。脫歡曾謀求自己登上汗位,但因他無權科研而遭到眾人反對,未能成功。
--正統四年(1439年)
《萍蹤俠影》,雲蕾7歲,雲重9歲。編者補充:張丹楓13、14歲(書中明言張丹楓和脫不花分開時13、14歲的年紀。即十年前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時,張丹楓應該13、14歲)。
--正統十四年(1449年己巳)
《萍蹤俠影》內容當年,梁羽生錯為正統十三年。雲蕾17歲,雲重19歲,石英60歲,與《還劍》矛盾。張宗周61歲,”做了二十多年的丞相我是覺得很疲倦了......我在塵世混了六十年,也應歸去了。”
脫歡於1439年死去,也先繼父職,任太師。
也先不斷增加朝貢的次數和人數,這使明朝難於籌劃大量財物來購買貢使帶來的產品和贈送給貢使的錢財禮品(名義上都叫回賜)。
1449年(正統十四年)七月,也先在明朝再次削減回賜物品之後,以要求娶明朝公主而未得到答應為借口,發動了戰爭。
七月也先犯大同邊報日數十至,王振勸上親征。兵部尚書鄺野,侍郎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率百官據實況力諫不可,帝不納。乃下詔親征,命郕王居守。
八月十四日,駐土木堡,也先四面合圍,不得出,帝被俘。官軍死傷者數十萬,戰歿官員五十餘人,史稱“土木之變”。太后命郕王監國。郕王總百官,大小事俱啟太后。于謙調軍運糧,人心稍安。
二十一日,升兵部侍郎于謙為兵部尚書。部署北京保衛戰。
二十二日,以皇太后命,立皇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仍命郕王代總國政。
九月廷臣合請太后,令郕王繼統,王受命,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景泰元年,遙尊正統帝為太上皇。
十二月尊皇太後為上聖皇太后,尊郕王生母賢妃吳氏為皇太后,立妃汪氏為皇后,遷太上皇后錢氏別居仁壽宮。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
貿易的中斷讓也先在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所以他主動與明朝議和,在八月將形同廢物的英宗送回,雙方恢復了正常的貿易關係。
八月經朝廷派人與瓦剌交涉,十五日太上皇至京師,帝迎東門拜,上皇答拜,相持泣送太上皇至南宮。帝率百官行朝謁禮。
脫脫不花與也先在1451年雙方大動干戈,黃金家族成員大批凋零。
也先於1453年(景泰四年)登上汗位,稱”大元田盛(天聖)可汗”,建年號為添元(天元),並封次子為太師。他派遣使者回明朝貢,明朝回信稱也先為瓦刺可汗。
1454年,阿剌知院和特穆爾丞相以求封太師被拒絕,起兵襲擊也先,也先兵敗逃亡,被仇人逮殺。
--景泰八年(1457年丁丑)
正月 十二日,帝仍在病中。命諸臣議立太子事,但所見不一,乃以”早建元良”請。
十四日,疏進,徠帝不允。武清侯石亨等謀,認為立太子不如復上皇可邀功賞。
十六日,王直、胡瀅、于謙會諸大臣,請復立沂王,擬日暮奏。未入而奪門之變起。是日夜,石亨、張軏、曹吉祥,密語定計立即奪門。上皇復辟,即皇帝位。此謂”奪門之變”。
--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
正月二十一日,上皇以即位告宗廟陵寢,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即位日即命徐有貞以原官兼學士,入內閣機務,次日加兵部尚書。
二十二日,殺少保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籍其家。另連殺、戍、斥等多人。(此為英宗一大敗筆)
二月廢景泰帝仍為郕王,遷之西內。貶其生母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后汪氏復為郕王妃,削孝肅皇后杭氏謚號,改懷獻太子為懷獻世子,皆稱皇太后制行之。以吏部侍郎李賢兼翰林學士入內閣、預機務。郕王卒,詔喪葬依親王例,毀所營壽陵,葬西山,謚曰戾。其後宮唐氏等殉葬。
三月復立見深為皇太子。
七月承天門災。
十月賜王振祭葬,立祠。以其死於土木堡。
--天順八年(1464年甲申)
正月初二日,帝患病。皇太子攝於文華殿。十六日,草遺詔,罷宮妃殉葬。十七日,天順帝卒,年三十八。
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見深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成化元年。
二月十二日,上天順帝謚號。
三月初一日,尊皇后錢氏為慈懿皇太后,母貴妃周氏為皇太后,李賢偕同官上言,自宣德至天順間,選取宮人太多,浣衣局沒官婦女愁怨尤甚,宜皆放還。帝從之。
五月葬英宗睿皇帝於裕陵。
七月立吳氏為皇后。
八月廢皇后吳氏。
十月立王氏為皇后。
--成化元年(1465年乙酉)
二月為少保于謙昭雪。其子、婿及前大學士王文子皆釋戍放歸。
--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
正月皇長子生,萬妃出。
二月冊封萬氏為貴妃。
八月 復于謙子于冕官。

玄功要訣

《萍蹤俠影錄 》中最重要的一本秘籍,相傳為彭和尚彭瑩玉所著,裡頭講的都是武學原理,還有玄門正宗的煉功心法。但是武功越高的人看了它會越有用,因為原理的東西如果講得清楚明白,就可以達到「一理通、百理通」的奇速神效。

雙劍合璧

玄機逸士創出了兩套劍法,自稱是「泄千古武學之秘」,這兩套劍法分別是「萬流歸海元元劍」和「百變陰陽玄機劍」。各自使用的話分別是兩套精妙劍法,集天下劍法精粹正反之大成,合併使用則威力倍增。張丹楓和雲蕾經常藉此克敵。

身法篇

鳳點頭
羽生小說中經常使用的閃避技,以低頭來閃避暗器或其他攻擊。
例:沙無忌拿起一張椅子,又搶上前來,狠狠砸下,雲蕾霍地一個「鳳點頭」,一劍劈去,將椅子也劈成兩邊。
盤龍繞步、摟膝拗步
羽生小說中經常使用的閃避技,皆為轉身出手的動作,可以配合攻擊技使用。
例:雲蕾一個「盤龍繞步」,青冥劍揚空一閃,便照沙濤肩后的「風府穴」疾刺。
例:謝天華暗吃一驚,驟逢勁敵,精神一振,長劍一抖,劍招倏變,一個「摟膝拗步」,劍光劃了一道長弧,身隨劍勢,滴溜溜的轉了半個圓圈,「嚇」的一聲,手心一登,劍尖往外疾吐,這是攻守兼備的獨特招數。
穿花繞樹身法
據說是從「八卦游身掌」的功夫提煉出來的輕功身法,使用者限女性。習練之時必須設一花陣,習練者每日在花陣中騰挪蹤躍,日久可成。這一種身法丰姿曼妙,適合氣質美少女,所謂「穿花繞樹」者即指蝴蝶而言。
練法列示如下,示範者「散花女俠」雲蕾:
再過些時,陽光已射入桃林,方慶眼睛又是一亮,忽見繁花如海之中,突然多了一個少女,白色衣裙,衣袂飄飄,雅麗如仙,也不知是從哪裡來的!那少女向著陽光,彎腰伸手,做了幾個動作,突然繞樹而跑,越跑越疾,把方慶看得眼花繚亂,雖然身子局促在石隙之中,也好似要跟著她旋轉似的。方慶正自感到暈眩,那少女忽然停下步來,緩緩行了一匝,突然身形一起,跳上一棵樹梢,又從這一棵跳到另一棵,真是身如飛鳥、捷似靈猿。那少女在樹上奔騰跳躍,滿樹桃花,竟無一朵落下!

相關詩詞


【浣溪沙】卷首開篇詞
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
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
【七絕】三首 張丹楓
長江萬古向東流,立馬胡山志未酬。
六十年來一回顧,江南漠北幾人愁。
中州風雨我歸來,但願江山出霸才。
倘得濤平波靜日,與君同上集賢台。
誰把蘇杭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花卉無情物,牽動長江萬古愁。
【五言】張丹楓
人壽有幾何?河清安可俟?
焉得聖人出,大同傳萬世!
若能酬素願,何必為天子?
【踏莎行】張丹楓
掠水驚鴻,尋巢乳燕,雲山記得曾相見,可憐踏盡去來枝,寒村漠漠無由面。
人隔天河,聲疑禁院,心魂漫逐秋魂轉。水流花謝不關情,清溪空蘊詞人怨。
【清平樂】卷尾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連綿,今朝麗日晴天。愁緒都隨柳絮,隨風化作輕煙。

資料介紹


花城版張丹楓雲蕾插圖
花城版張丹楓雲蕾插圖
卷首詞:
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
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
──調寄《浣溪沙》
卷尾詞: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連綿,今朝麗日晴天,愁緒都隨柳絮,隨風化作輕煙。
──調寄《清平樂》
主人公:張丹楓、雲蕾
故事歷史年代:明朝土木之變前後
看點:愛情、土木堡之變、國恨家仇
前集:《還劍奇情錄》
續書:《散花女俠》
首發資料: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大公報

作者簡介


梁羽生 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祖籍:廣西蒙山縣,學歷:曾拜史學家簡又文為師、廣州嶺南大學專修國際經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2004年獲香港嶺南大學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及獲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籌建“梁羽生文庫”,2008年獲澳洲華文文化團體聯合會頒發澳華文化界終身成就獎。代表作品有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女帝奇英傳、雲海玉弓緣、白髮魔女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