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穿通傷

眼球穿通傷

眼球穿通傷是常見的眼外傷之一。常發生於兒童及青壯年。眼球穿通傷是由銳器造成的眼球壁的全層裂開,使眼內容與外界溝通,伴或不伴有眼內損傷或組織拖出,刀、針、剪或高速飛入的細小金屬碎片等刺傷較常見。眼球穿通傷的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傷后怕光、流熱淚、疼痛等刺激癥狀。根據眼球穿通傷的位置不同,可分為角膜穿通傷、角鞏膜穿通傷、鞏膜穿通傷、眼球破裂傷。眼球穿通傷的治療原則為立即清理和妥善處理傷口;防治傷后感染和併發症;後期針對併發症選擇合適的手術。眼球穿通傷可併發眼內感染、眼球內容物脫出、眼內異物和交感性眼炎,可導致失明。預后取決於傷口部位、範圍和損傷程度,以及有無併發症等,通常治癒率低,多數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急診科、眼科

病因


● 眼球穿通傷是眼球遭受外界銳器刺傷或高速射出的異物碎屑穿破眼球壁而造成的組織損傷,刀、針、剪刺傷等較常見。

癥狀


● 眼球穿通傷常發生於兒童及青壯年,其嚴重程度與致傷物的大小、形態、性質、飛濺的速度、受傷的部位、污染的程度及球內有無異物存留等因素有關,常見臨床表現如下。

典型表現

● 疼痛、怕光、流熱淚等刺激癥狀。
● 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
● 眼內充血。
● 瞳孔變形、移位。
● 傷口有眼內組織脫出或嵌頓。

其他表現

● 如傷及晶狀體,可引起晶狀體混濁。

檢查


● 確診角膜穿通主要依靠眼部檢查、眼底檢查、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CT檢查等。

眼部檢查

● 可檢查眼部外觀,是否有眼內組織脫出、外傷出血、眼球異物等,可確診本病。

眼底檢查

● 可檢查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視神經是否有損傷,有助於判斷損傷部位,對疾病治療有參考價值。

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

● 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可觀察眼底情況,對疾病治療有一定參考價值。

CT檢查

● 可檢查眼球及眼眶,了解眼球受傷的深度、貫穿範圍,異物損傷的具體方向及受傷的程度等,有利於診斷及指導後期的手術等相關治療。

診斷


● 醫生依據外傷史、臨床表現和眼部檢查、眼壓檢查、眼底檢查結果可以確診,有些項可以不明顯或不出現。
● 患者有眼外傷史。
● 患者出現明顯的視力下降、傷后怕光、流熱淚、疼痛等。
● 眼部檢查可有眼內組織脫出、外傷出血、眼球異物、瞳孔變形或移位、前房變淺、虹膜穿孔、晶狀體混濁等。
● 眼底檢查顯示可見玻璃體外傷通道、視網膜損傷等。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與眼外傷、眼灼傷、眼燒傷等相鑒別。
● 如果發生眼外傷,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明確診斷。
● 醫生通過病史、臨床癥狀及各項檢查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

治療


● 立即清理和妥善處理傷口;防治傷后感染和併發症;後期針對併發症選擇合適的手術。

藥物治療

● 應用抗生素以預防和控制感染。包括結膜下注射抗生素,結膜囊內滴抗生素眼液。嚴重者眼球內注射抗生素,全身足量應用抗生素。
● 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類黴素等。
● 局部及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或水楊酸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體抗炎葯,防止炎症反應。

手術治療

● 立即清理和妥善處理傷口,防止繼發感染及眼內容物脫出,止血,保持各組織結構的正常位置。
● 嚴重病例在第一次處理、封閉傷口的同時,如有必要,應立即進行玻璃體切割術。
● 眼球貫穿傷,即眼球雙穿通傷或二次穿孔傷,在處理前部傷口的同時,應將後部的傷口加以處理,早期行玻璃體切割術。

其他治療

● 散瞳,以防止炎症反應。
● 急救方法:眼部用消毒紗布,或用乾淨手帕、紙巾敷蓋,不要加壓,不要清洗,立即去醫院眼科就診。

危害


● 可併發眼內感染、眼球內容物脫出、眼內異物和交感性眼炎。
● 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嚴重者可失明。

預后


● 本病預后取決於傷口部位、範圍和損傷程度,以及有無併發症等,多數預后較差,治癒率低。

預防


● 工作中做好防護,防止利刃或尖端物體的切割傷或刺傷。
● 學校和家長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不玩耍尖銳玩具及爆炸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