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階段
鏡像階段
鏡像階段這一觀點可以從法國思想家拉康的理論中找到依據。雅克·拉康是法國思想家、精神分析學家,他提出了著名的“鏡像階段”理論。6—18個月大的孩子在鏡子前面,剛開始會把鏡中的孩子指認為另外一個孩子,這時孩子還無法辨識自己的鏡中像。後來,隨著長大,孩子認出了自己鏡中的形象:“那就是我!”這一刻,孩子心中充滿了狂喜。在拉康看來,鏡前的孩子在此過程中,包含了雙重的錯誤識別:當他把自己鏡中像指認為另一個孩子的時候,是將“自我”指認成“他人”;而當將鏡中像認作自己時,他又將光影的幻象當成了真實———混淆了真實與虛構,並由此對自己的鏡像開始了終生的迷戀。
拉康進一步認為,形成“鏡像階段”的前提,是匱乏的出現、對匱乏的想像性否認和慾望的產生。人類有一個漫長的嬰幼兒期,在此期間孩子無法自主身體,不能整體地感知和把握自己的身體,與外界發生聯繫唯一的途徑是視覺。孩子在鏡前舉手投足,“牽動”自己的鏡中像,獲得了一種掌控自我和他人的幻覺———對於一個行為無法自主的孩子來說,那是一份空前的權力。
鏡像階段是嬰兒生活史的關鍵時期與重要轉折,這是每個人自我認同初步形成的時期,其重要性在於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個想像的、期望的、異化的、扭曲的與被誤認了的對象。嬰兒在六個月大到十八個月大這段時間尚未有走路與自行站立的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的抱持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這時候他還不能在鏡像中區分己身與母親等等其它對象,嬰兒是把自我與他人混淆起來的。後來隨著嬰兒肢體動作的增加,嬰兒終於能夠在鏡像中辨認出自己的影像,在鏡像中區別自身與其它對象是同時發生的,嬰兒也在鏡中看到了抱著他的母親影像,與四周熟悉的家庭環境,而後者使得嬰兒更加肯定了影像中的己身。當嬰兒在鏡像中看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軀體,並且鏡像會隨著自己動作小拇指而變化時,他會完全淹沒在歡欣興奮的情感中,於是嬰兒對這個鏡像產生了自戀的認同,這是每個人的自我初步形成的時刻。
但是嬰兒是在一種想像的層面上認同了自身的影像,嬰兒是在“不是他”的地方見到了自己,他會把鏡像內化成一個理想的自我,並且被鏡像給銬住與俘虜住;完整的倒影與嬰兒在此之前支離破碎、不協調的知覺印象,形成了極尖銳的對照,嬰兒的狂喜是一種輝煌卻又基於幻影的自戀經驗,同時產生了一種誤認的過程,誤認一個理想化的自我,這時候自我也被異化成另一種客體而存在。鏡像階段是一個從破碎到想像的認同過程,嬰兒透過肢體的動作與鏡像的辨認,而將自我形象從不完整的印象延伸成全形的幻覺,仍然實際缺乏獨立能動性的嬰兒,在想像上提前展現自己對於軀體的駕馭。嬰兒是靠著那外於自身的他者才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這種過程實質上包含了期待與錯覺,當“我是完整的”此鏡像幻覺成立的同時,也是“我是分裂的”這個事實被揭露的時刻;鏡像認同的弔詭即在於“自我就是他者”,嬰孩將自我認同為一個對象或異己,這個過程是建立在一個錯誤認知的基礎上。
這個過程也構成了人們後來所有的認同模式,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對於自我的認同,主體對任何對象的認同都是一種期待的、想像的與理想化的關係,主體會在後來發現之前的認同是一種誤認,於是認同與破滅就構成了主體不斷重複的發展。拉康進一步表示所謂的鏡像並不只限於真實的鏡子,也包括周遭他人的眼光與其對自我的反映,主體在成長過程中的認同建立是經過各種不同的鏡像反射,這也包括與周遭他人的互動與意見來確立,但是他人的眼光以及各種自我反映的鏡像總是不一致的,在嬰兒時期與成長過程中所經歷過的歡欣興奮的慾望驅使下,主體總會局限地、誤認地、滿足地認同某一個鏡像,然後當這個認同破滅之後,又會更期待下次理想化的認同。於嬰兒時期的鏡像階段之後,所餘存的想像的與現實的角力與辯證,就這樣反覆出現在人們的生活里。
當嬰兒進入到6到18個月時,根據當代西方兒童心理學研究結果,6個月是兒童發育的關鍵,這時他從完全依賴於別人向自己獨立行動轉化,已經能夠坐起來。他雖然還不會說話與行走,但他與外界事物之間的聯繫性質也就與以前有所不同。
拉康則進一步指出,當這個時期的某一瞬間,兒童與別人一起站在鏡子面前,會發生一種常見的現象,嬰兒會首次從鏡子中辨認出自己的映像,從而變得興奮起來,他會有種種表現,以表達自己的心情,特別是向自己身旁的大人作出姿勢。因為這是兒童首次看到了自己完整的映像,在這之前,兒童對於自我與他人的認識是片段的、零碎的,也是幻想性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認同。唯有這個鏡中映像的聯合體變為一個經驗的、自身成立的身體。
在拉康看來,在這個自我認出的瞬間大約也經歷了三個步驟:最先嬰兒與大人同時出現在鏡前,這時嬰兒對鏡像與自己、對自己的鏡像與大人的鏡像還不能區分;稍後可以區別鏡像與自己的身體;最後覺察出鏡像是自己的,並不斷為這一發現而歡喜。
而這一神秘的瞬間,是一種自我認證、自我確立的標記。拉康稱這個瞬間為“鏡像階段”,並且兒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識由此開始出現。
鏡像階段發生在6到18個月的嬰兒生長期,在這個階段中,嬰兒能從鏡子中認出自己,他雖然還不會說話,卻會以不同尋常的面部表情和興奮狀態來表現他對這一發現的喜悅。這樣一種反應,標誌著嬰兒認出自己的開始,拉康把這個過程命名為“一次同化”,即嬰兒與鏡像的“合一”。
鏡像階段實際是指自我的結構化,是自己第一次將自身稱為“我”的階段。也就是說,鏡像階段是指還不會說話、無力控制其運動的、完全是由本源的慾望的無秩序狀態所支配的嬰兒面對著鏡子,高高興興地將映在鏡中的自己成熟的整體形象理解為自己本身的階段。
在鏡像階段幼兒視覺優勢的形象中,幼兒首先想象性地納入了眼前鏡中的這個完整的身體的統一性,並把它作為自己的東西。拉康首先是從對6個月到18 個月的幼兒行為的觀察中發現了這個變身的活劇,並想將它作為人之為的人(被割裂的)基本情況來把握。
幼兒進入這一階段,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人類特有的出生時尚未成熟的神經系統。因為這種特異的不成熟的神經系統,所以嬰兒欠缺整體的感覺,還不能將環境世界作為自己固有的環境場從外形上(作為統一的整體)來構成。他只是在生命的連續性中不能在自然和自己之間隨意地建立和諧關係的、無依無靠的存在。
嬰兒經常感到與環境的本源性的不和諧,總是不容分說地被捲入零亂的欲動的旋渦,始終被過分的喧囂所操縱。本能不將世界作為意義的紡織品來編織,它只是要突出起失調的形態。遭受這種不成熟性和本能破綻這一本源性缺失的人類是如何構造有意義的事物,並將那種緯度拉過來的呢,拉康以這樣的脈絡展開了鏡像階段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