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癌
中耳癌
中耳癌是發生在中耳和乳突區的少見惡性腫瘤,約佔耳部惡性腫瘤的1.5%。因中耳癌早期癥狀隱匿,或被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癥狀所掩蓋,不易早期診斷。中耳癌臨床發病率較低,僅佔全身腫瘤的0.3%,其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多見於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史者。其發生可能與長期的炎症刺激相關,多數患者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史。早期臨床癥狀為血性耳漏、耳聾、聽力減退和耳內發脹;繼而有耳深部跳痛,向顳部和枕部放射。多數患者的中耳腔或骨性外耳道後壁有肉芽或息肉樣組織生長,堵塞外耳道,易出血。癌瘤起於鼓岬或乳突者,早期即可出現面癱、眩暈;晚期出現張口困難。早期宜採用手術切除加術後放療,晚期患者應進行綜合治療,包括放療、化療、手術等綜合性治療。一般認為手術和放療聯合治療是較好的結合。中耳癌不僅會造成聽力下降,嚴重者還可向內臟、骨骼、淋巴等部位轉移。常見併發症有腦脊液漏、腦膜炎和顱神經麻痹等。治癒率低,5年生存率不超過50%。
● 耳鼻咽喉科
● 中耳癌誘因可能是中耳的長期感染,約80%的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史。
● 中耳癌以鱗狀上皮細胞癌最多見,40~60歲為好發年齡。
● 中耳癌的臨床表現依據發生部位、侵蝕方向、病程早晚不同而不同。
● 早期臨床癥狀為血性耳漏、耳聾和耳內發脹,繼而有耳深部跳痛,向顳部和枕部放射。
● 多數患者的中耳腔或骨性外耳道後壁有肉芽或息肉樣組織生長,堵塞外耳道,易出血。
● 癌瘤起於鼓岬或乳突者,早期即可出現面癱、眩暈;晚期出現張口困難。
● 典型癥狀
● ● 耳道出血或有血性分泌物。
● ● 耳痛。
● ● 聽力減退或耳聾,多伴耳鳴。
● 其他癥狀
● ● 張口困難
● ● 面神經癱瘓
● ● 頸淋巴結腫大
● 主要通過耳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來確診中耳癌。
● 耳鏡檢查
● ● 可輔助診斷中耳癌。
● ● 多數患者可見中耳腔或骨性外耳道後壁有肉芽或息肉樣組織生長,堵塞外耳道。
● 影像學檢查
● ● 可輔助診斷中耳癌,並了解腫瘤向周圍侵蝕的範圍。常用影像學檢查有CT、磁共振成像。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用於確診中耳癌,明確病理組織類型,輔助制定治療方案。
● 中耳癌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檢查結果診斷。
● 臨床表現
● ● 耳道出血或有血性分泌物。
● ● 耳痛。
● ● 聽力減退或耳聾,多伴耳鳴。
● 檢查結果
● ● 耳鏡檢查
● ● 外耳道深部或鼓室內有肉芽樣或息肉樣新生物,質脆易出血
● ● 影像學檢查
● ● CT檢查,晚期可見骨質破壞。
●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病理檢查可確診。
● 中耳癌的組織分類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佔60%~90%,黏液腺癌、表皮樣癌、基底細胞癌也鮮有發生。
● 最常用分期為國際癌症防治聯合會1985年制定的中耳癌臨床分期初步方案。
● T1 腫瘤局限於原發部位,即無面神經麻痹,放射學檢查無骨質破壞。
● T2 腫瘤擴散到原發部位以外,其指征是面神經麻痹,或放射學檢查發現有骨質破壞的證據,但未超出原發病灶所在器官的範圍。
● T3 臨床或放射學檢查均發現有向周圍結構擴散的證據,如硬腦膜、顱底、腮腺、顳頜關節等。
● T4 沒有足夠的資料進行分期,包括患者已在他處就診並接受過治療。
● 中耳癌需與慢性中耳炎鑒別。醫生可通過耳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患者有長期慢性中耳炎並出現血性分泌物或突然面癱等時,應引起重視,考慮可能惡變,及時就診,查明病因。
● 早期宜採用手術切除加術後放療,晚期患者應進行綜合治療,包括放療、化療、手術等綜合性治療。
● 手術治療
● ● 乳突根治術或擴大的乳突根治術
● ● 適於局限於中耳乳突腔內的較小的腫瘤。
● ● 顳骨次全切術或顳骨全切術
● ● 適於腫瘤已侵犯內耳、岩尖者。
● ● 頸部淋巴結廓清術
● ● 適於有頸淋巴結轉移者。
● 放射治療
● ● 術後放療療效比單純放療的治療效果佳。主要因為中耳腔為感染灶,局部組織缺氧,放射線敏感度不理想,單純放療效果欠佳,劑量再大仍不易控制癌灶。
● 化學治療
● ● 化療僅作為手術或放射治療的輔助方法,對於無手術指征的晚期病例具有緩解癥狀的作用。
● ● 單純化療效果目前不理想。
● ● 醫生會依據病理診斷選擇化學藥物。
● 中耳癌不僅會造成聽力下降,嚴重者還可向內臟、骨骼、淋巴等部位轉移。常引起腦脊液漏、腦膜炎和顱神經麻痹等併發症。
● 中耳癌可發生淋巴結轉移,轉移至患側或雙側頸淋巴結。
● 也可出現血行轉移,轉移至內臟或骨骼。
● 本病早期臨床癥狀多不典型,且體征較為隱匿,確診時,其病變多已浸及周圍組織,往往導致治療困難,所以其5年生存率一直較低,預后較差。
● 80%~85%的中耳癌患者有長期慢性中耳炎病史,因此預防中耳炎及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時治療是防止發生中耳癌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