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血滿草的結果 展開

血滿草

草藥

血滿草,中藥名。為忍冬科植物血滿草Sambucus adnata Wall.ex DC.的全草或根皮。分佈於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地。具有祛風,利水,活血,通絡之功效。常用於急慢性腎炎,風濕疼痛,風疹瘙癢,小兒麻痹後遺症,慢性腰腿痛,扭傷瘀痛,骨折。

入葯部位


全草或根皮。

性味


味辛、甘,性溫。

歸經


歸脾、腎經。

功效


祛風,利水,活血,通絡。

主治


急慢性腎炎,風濕疼痛,風疹瘙癢,小兒麻痹後遺症,慢性腰腿痛,扭傷瘀痛,骨折。

配伍


治急慢性腎炎:血滿草15g,酒瓶花根30g,山皮條、石椒草各12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採集加工


徠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600-3600m的林下或溝邊灌叢中。分佈於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地。

藥理作用


抗真菌作用。

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浸腳氣濕腫。”
2、《雲南中草藥》:“祛風活絡,散瘀止癢。主治風疹,風濕疼痛,小兒麻痹,跌打損傷,骨折,水腫。”
3、《西藏常用中草藥》:“活血散瘀,強筋骨,祛風濕,利水消腫。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扭傷,血腫,水腫,骨折。”
4、《青藏高原藥物圖鑑》:“外用治瘡癤,神經性皮炎,小兒濕疹;內服治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