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咳
膽咳
咳嗽是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備急干金要方》認為有十種咳嗽,包括風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腎咳、膽咳、厥陰咳。膽咳是中醫病名,十種咳嗽的一種,指咳嗽並嘔吐苦水者,症見咳嗽反覆發作,咳甚則嘔吐帶有膽汁等。大都屬於內傷咳嗽,多由膽經鬱熱,或膽火旺盛,或情志不遂,致肺氣上逆所致。最早見於《素問•咳論》所述: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
● 邪在少陽膽經,可影響三焦氣機的通暢,水道不調,若水寒犯肺,肺的治節不行,而出現咳嗽。
● 臨床以咳嗽為主要癥狀,症見咳嗽、嘔吐膽汁、口苦、脅痛等。可伴有胸悶、氣促,夜間咳嗽劇烈,白天不咳或咳嗽較輕,病程較長,遷延不愈。
● X線胸部檢查多無異常,有些可見雙肺紋理增粗。需排除肺脹、肺癆、肺癰等病所致的咳嗽。
● 1.望診:包括患者神、色、形、態的全身望診,胸部。腹部、頭面部、皮膚等局部望診,舌質與舌苔變化的望舌,必要時進行排出物和小兒指紋的望診。
● 2.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
● 3.問診:包括問寒熱、問汗、問疼痛、問飲食口味、問睡眠、問二便等,必要時進行小兒和婦女的問診。
● 4.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病人體表某些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病情的診察方法。
● 1.風寒犯肺
● 咳嗽,鼻塞流清涕,喉癢聲重,痰稀色白,頭痛發熱,惡寒或惡風,骨節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 2.風熱襲肺
● 咳嗽不爽,痰黃或黃白而稠,鼻塞,口乾,咽痛,頭痛,身熱惡風有汗,或微惡風寒,舌苔薄黃,脈浮數。
● 3.燥邪傷肺
● 咳嗽,痰少,黏稠難出,或痰中帶血絲,或乾咳無痰,咳甚則胸痛,鼻燥咽干,或咽喉癢痛,形寒身熱,舌尖紅,苔黃,脈浮數或細數。
● 4.痰濕阻肺
● 咳嗽、痰多色白,痰出咳即止,伴胸脘脹悶,飲食減少,或有噁心嘔吐,或見面腫,舌苔白膩,脈濡滑。
● 5.肺氣虛
● 咳嗽,氣短,痰清稀薄,面色㿠白,動則汗出,易感外邪,舌質淡嫩,苔薄白,脈虛無力。
● 6.肺陰虛
● 久咳不止,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絲,形體消瘦,口燥咽干,或咳聲嘶啞。若陰虛火旺者,可見潮熱、盜汗、少氣、胸部隱痛。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 7.腎陽虛
● 咳嗽,痰清稀呈泡沫狀,咳甚則出現遺溺,氣短,勞累則加重,面白微腫,或肢體浮腫。苔白質淡,脈沉細。
● 8.肝火犯肺
● 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耳赤,並引及脅痛,咽喉乾燥,煩躁易怒。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干,脈弦數。
● 9.肺癰咳嗽
● 咳嗽,咯吐膿痰腥臭,兼有胸痛煩滿,身熱、振寒,苔薄黃,脈浮滑數。
● 1.平時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受涼。膽咳者尤應加強防寒保暖,防止外感遷延而加重病情。
● 2.飲食忌肥甘厚味。膽咳者,平時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油炸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