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兒

巨大兒

在我國巨大胎兒是指任何孕周胎兒體重超過4000克。近年因營養過剩致巨大胎兒的發生率增加較快,男胎多於女胎。遺傳、產次、營養、糖尿病、過期妊娠等因素都可導致巨大胎兒的產生。妊娠期產婦體重增加過快,出現呼吸困難、腹部沉重、兩肋脹痛等癥狀,胎兒出生后1小時內體重≥4000克。如在妊娠期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分娩期應行陰道試產和剖宮產,不建議預防性引產。可合併或併發子宮破裂、產後出血、新生兒窒息、胎糞吸入綜合征、頭皮血腫。手術率及死亡率比正常的胎兒明顯增高。

就診科室


● 產科或婦產科

病因


● 巨大胎兒的產生與遺傳、產次、營養、糖尿病、過期妊娠等因素有關。
● 高危因素包括:
● 孕婦肥胖;
● 妊娠合併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
● 過期妊娠;
● 經產婦;
● 父母身材高大;
● 高齡產婦;
● 有巨大胎兒分娩史;
● 種族、民族因素。

遺傳

● 父母身材高大者可有較大的胎兒。

產次

● 胎兒體重隨孕婦胎次、孕齡有所增加。

營養

● 妊娠期營養過剩與胎兒體重有一定關係。

糖尿病

● 輕型糖尿病患者,常分娩巨大胎兒。

過期妊娠

● 可引起巨大胎兒,但不是重要原因。

癥狀


● 巨大胎兒多有巨大胎兒分娩史、糖尿病史。
● 產婦在妊娠期體重增加迅速,常在妊娠晚期出現呼吸困難、腹部沉重及兩肋部脹痛等癥狀。
● 胎兒出生后1小時內體重≥4000克。

檢查


● 診斷巨大胎兒主要依據腹部檢查和超聲檢查。
● 腹部檢查
● ● 主要是為了發現陽性體征,初步判斷病情。
● 超聲檢查
● ● 主要是為了測量胎兒雙頂徑、股骨長、腹圍及頭圍等各項生物指標,可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並將這些參數代入公式計算,估計胎兒體重。

診斷


● 主要通過病史、臨床表現、腹部檢查和超聲檢查初步判斷,但巨大胎兒需待出生后才能確診。
● 孕婦多存在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巨大胎兒分娩史、過期妊娠或產次較多的經產婦等。
● 妊娠期體重增加明顯,妊娠晚期出現呼吸困難、腹部沉重及兩肋部脹痛等癥狀。
● 腹部檢查顯示腹部明顯膨隆,宮高>35厘米。觸診胎體大,多數胎頭跨恥征為陽性。聽診時胎心位置較高。
● 超聲檢查可預測可胎兒體重,胎頭雙頂徑通常大於10厘米,若肩徑及胸徑大於頭徑者,需警惕難產的發生。

鑒別診斷


● 巨大胎兒需與過期妊娠、羊水過多等疾病相鑒別。
● 這些疾病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分,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會根據臨床經驗、腹部檢查和超聲檢查等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巨大胎兒的治療原則主要是預防難產和窒息,治療各種原發疾病及其併發症。

妊娠期

● 對於有巨大胎兒分娩史或妊娠期疑為巨大胎兒者,應排除糖尿病。
● 糖尿病的孕婦,應控制血糖。待胎兒足月後根據胎盤功能、糖尿病控制情況決定終止妊娠的時機。

分娩期

● 估計胎兒體重>4000克且合併糖尿病者,建議剖宮產終止妊娠。
● 估計胎兒體重>4000克而無糖尿病者,可陰道試產,但需放寬剖宮產指征。

預防性引產

● 因不能降低肩難產率,反而增加剖宮產率,因此不建議行預防性引產。

危害


● 導致產程延長或停滯,可增加剖宮產率。
● 肩難產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的宮頸、陰道和會陰裂傷,甚至子宮破裂。
● 子宮過度擴張,易導致產後出血。
● 胎先露長時間壓迫產道時,可發生尿瘺或糞瘺。
● 產後可發生子宮脫垂或陰道前後壁膨出
● 手術助產時,可引起胎兒顱內出血、鎖骨骨折、臂叢神經損傷等產傷,嚴重時甚至死亡。
● 可造成新生兒窘迫、窒息、胎糞吸入綜合征、頭皮血腫等。

預后


● 巨大兒的手術率及死亡率較正常胎兒明顯增高。及時發現、早期干預,可以降低併發症和死亡率。

預防


● 孕婦孕期合理飲食,避免進食油膩、含糖量高的食物。
● 適度鍛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 高齡產婦應做好產前和孕期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