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水鎮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下轄鎮
升水鎮隸屬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位於南部縣西北部,東與皂角鄉、閬中市北門鄉接壤,南鄰升鍾鎮,西倚雙峰鄉、保城鄉,北至閬中市木蘭鎮界,介於東經105°42′至105°47′,北緯31°29至31°33′之間,總面積31.3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大陸型氣候區,整個地貌呈肺葉狀,地勢東南低西北高。鎮政府駐地位於升鍾水庫樞紐工程大壩旁。
升水鎮因升鍾水庫而建置,1976年至1986年建成升鍾水庫,是當時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水庫和人工湖。1984年設置升水鄉,1992年改建升水鎮。截至2020年,升水鎮全鎮常住人口數10206人。
省道304線、省道305線及多條縣鄉道路貫穿境內,截至2016年,305省道定升一級公路正在建設。升鍾湖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境內,有升鍾湖、升鍾寺起義紀念館、福音洞等景點和古迹。
升水鎮是省級生態鄉鎮建設試點鎮、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範鄉鎮。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7號):撤銷皂角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升水鎮管轄,升水鎮人民政府駐向陽路8號。
1976年開始興建升鍾水庫,因位於升鍾區升鍾公社境內得名。
1984年,由南部縣的雙峰鄉、皂角鄉、升鍾鄉(今升鍾鎮)和閬中縣(今閬中市)的木蘭鄉(今木蘭鎮)劃出部份村組,合併設置升水鄉,因升鍾水庫而得名,隸屬南部縣升鍾區。
升水鎮
1992年9月,升水鄉撤鄉並鎮,將皂角鄉與升水鄉合併,改建為升水鎮,同時撤銷升鍾區,升水鎮改由南部縣直轄。
1994年4月,原皂角鄉行政區域由升水鎮析出復置皂角鄉,升水鎮保留為鎮至今。
1995年,恢復設置升鍾區工委,升水鎮復屬升鍾區。
2006年,撤銷升鍾區工委,升水鎮直屬南部縣。
2019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複撤銷皂角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升水鎮。
升水鎮位於四川省北部,南充市暨南部縣西北部,介於北緯31°29至31°33′、東經105°42′至105°47′之間,東與皂角鄉、閬中市北門鄉接壤,南鄰升鍾鎮,西倚雙峰鄉、保城鄉,北至閬中市木蘭鎮界,距南部縣城80公里,幅員面積31.3平方公里。
升水鎮土壤母質屬於中生界自堊系域牆岩群,淺黃淺灰鈣質砂岩頭尖,紫紅色砂泥岩,粉砂岩、石灰岩的污沙薄泥岩,淺土母質。
俯瞰升鍾水庫大壩一角(遠處為升水鎮城鎮)
升水鎮為亞熱帶大陸型氣候區,氣候較溫和,雨量較充沛。四季之間山上山下氣候差異明顯。七月至八月最高氣溫為37℃-41℃,十二月至一月最低溫度為-2℃左右,平均溫度12℃-20℃。
正常年景年降雨量在600-750毫米之間,但雨量分佈很不均衡,十二月至五月前降雨縮少,七、八、九月降雨偏多,多年來,降雨規律是春旱連夏旱接伏旱,秋澇八至九月間,冬干年年與春連。
由於海拔高度差異,日照時間也各不相同,引起峽谷與高山之間的農作物出苗與收割,時差7天左右。
升鍾水庫大壩
鎮境內植物種類繁多,主要有柏樹、松樹、慈竹、安樹、香樟樹、青杠樹、水青杠樹、白楊樹、意楊樹、犬子樹、桑樹、槐樹、榆樹等,灌木叢中的黃荊、馬桑居多;草本中的白茅、黃茅草、刀兒草、巴達草居多。藤蔓類的雞血騰、老娃騰、面杠騰、葛藤等。
另外,梨樹、桃樹、李樹、花椒、杏樹、大棗、核桃、廣柑、橘子、蘋果、枇杷、櫻桃等在高山農田、農舍周邊隨處可見,觀賞類的牡丹、無花果、桂花、石榴、夾竹桃、紫荊、月季、薔薇、海棠、菊花、鐵樹、一串紅等,種類十分豐富。
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鯖魚、花鰱、白鰱、黃臘丁、紅尾參、翹殼、江團、黃鱔、桃花魚、鳥棒魚、團魚、鳥龜、叉尾蛔、金錢魚等。鳥類主要有白鶴、青樁、水鴨子、野山雞、竹雞、秧雞、斑鳩、鴿子、豌豆燒饃、布穀鳥、貓頭鷹、翠鳥、山雀、燕子等。哺乳類的有蝙蝠、豬灰子、野兔、耗子等。其它類別的小動物,種類也非常多。
截至2015年,全鎮耕地面積1462畝,其中水田535畝,旱地927畝。
1984年建鄉時,全鄉10個行政村,分別是碑埡廟村、書房坪村、發音村、蒙埡廟村、貢生灣村、洛陽村、寨子山村、臨江坪村、金鴨場村、梁山村。
1992年9月,皂角鄉划入升水鄉改建升水鎮,全鎮20個行政村,其中划入原皂角鄉的10個村分別是偏柏樹村、青龍廟村、長樹嶺村、玄帝埡村、杜家河村、高坡子村、長嶺山村、南殿埡村、閬中埡村、鐵爐寺村。
1994年4月,原皂角鄉10個行政村劃出復置皂角鄉,全鎮仍保留10個行政村。
2009年,升水鎮轄向陽路社區、碑埡廟村、書房坪村、發音村、蒙埡廟村、貢生灣村、洛陽村、寨子山村、臨江坪村、金鴨場村、梁山村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截至2015年,升水鎮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分別是向陽路社區、碑埡廟村、書房坪村、發音村、蒙埡廟村、貢生灣村、洛陽村、寨子山村、臨江坪村、金鴨場村、梁山村。
升鍾水庫一角
行政村 | |||
向陽路社區 | 碑埡廟村 | 書房坪村 | 發音村 |
蒙埡廟村 | 貢生灣村 | 洛陽村 | 寨子山村 |
臨江坪村 | 金鴨場村 | 梁山村 |
人口數量
截至2000年,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升水鎮總人口8583人,其中男4369人,女4214人;家庭戶戶數2824戶,家庭戶總人口8415人,其中男4265人,女4150人;0-14歲1956人,其中男1005人,女951人;15-64歲6026人,其中男3110人,女2916人;65歲及以上601人,其中男254人,女347人;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382人。
截至2015年,升水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總戶數2629戶,總人口9518人,其中農業戶2607戶,人口8656人。
截至2017年,升水鎮總人口11572人。
截至2020年,升水鎮全鎮常住人口數10206人。
性別
根據計劃生育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升水鎮男性多於女性,男性佔63%,女性佔37%。從社會現實看,性別比例失調,造成大齡男青年婚姻困難矛盾日漸突出。究其原因,有歷史的和文化的原因,比如過去重男輕女的社會觀念所致。有經濟的原因,比如女青年外嫁較多,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口流動大等原因。
姓氏
升水鎮境內姓氏較為繁雜,但同一種姓大多集中在一個村或一個組,按姓氏人口多少排序主要有杜、宋、郭、王、趙、張、彭、何、李、敬、馮、陳、黃、唐、吳、嚴等。其中,敬姓讀音為苟(gǒu),是當地的一個特色。
升水鎮境內主要以漢族為主,隨著外出務工農民的增多和新《婚姻法》的實施,也有少數民族人入戶境內,如壯族。截至2004年,升水鎮戶籍的壯族有3人,其它均為漢族。
升水鎮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生豬、家禽、魚、蔬菜、水果等,重要經濟產業以水產業、水果業和旅遊業為主,2007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2800萬元,有鄉鎮企業8家,產值350萬元,銷售收入380萬元,實現稅收15萬元,商品零售總額45萬元,財政收入總額5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32元。
臨江坪村風光
截至2007年,升水鎮有鄉鎮企業8家,2007年產值350萬元,銷售收入380萬元,實現稅收15萬元。
2004年底,全鎮輸出勞務3950人,勞務收入2000萬元,人均收入2000餘元。2007年,升水鎮商品零售總額45萬元,財政收入總額51.2萬元。建起了年收入達200萬元的旅遊接待中心,臨江坪村主導以農家樂、休閑閣、度假村等旅遊服務,實現了旅遊市場純收入200萬元以上。截至2015年,有4戶准四星級酒店投入使用,可同時接待上千人餐飲、住宿。
1999年後,升水鎮先後修建了大(河)升(水)公路、木(蘭)升(水)公路、升(水)雙(峰)公路。截至2004年,村道公路碎石化達70公里,組道路總長18500公里。全鎮有直達成都、南充、南部、閬中等地客車5輛,大小型農用車50輛,農用拖拉機70輛,家庭摩托車380輛,載重貨車6輛。
2014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調整普通省道路網布局規劃,升水鎮境內新增2條省道,分別是省道304線和省道305線。省道304線為通江縣至南部縣大坪鎮公路,升水鎮境內路線由原縣道閬(中)升(水)公路和升(水)雙(峰)公路升級;省道305線為閬中市思依鎮至開江縣公路,升水鎮境內路線由原木(蘭)升(水)公路和定(水)升(水)公路升級。
截至2015年初,共修建通村通社水泥路25條,長達41.1公里,建成碎石路61千米、產業路118千米、便民路70千米,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70%的組通水泥路,公路網路四通八達。
2016年6月,305省道定升公路開工建設,起於南部縣定水鎮,經升水鎮,接閬中市思依鎮,主線長51.25公里,連接線長約1.33公里,主線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項目建設工期3年。
升水鎮經升鍾水庫航道溯水北上可直達雙峰鄉、保城鄉、鐵鞭鄉、太霞鄉、西河鄉以及劍閣縣的長嶺鄉、柘壩鄉、開封鎮等地,航程210公里。
升水鎮城鎮風光
截至2015年,建成川東北民俗文化步行街3條,群眾休閑娛樂文化廣場1個,步行街及廣場建設以市政功能為主,占面積20多畝,紅色光面花崗石板及青石板鋪設,栽植名貴樹木180餘株,修建假山、光霧噴泉1處,安裝路燈84盞,添置群眾健身實施30套。集鎮410多戶居民及十餘家駐鎮單位風貌打造全覆蓋,建成了古樸、美觀、極富川北民俗特色的文化古鎮,融入釣魚城景觀和川北民俗文化元素,功能齊備與美化、亮化。
2004年,升水鎮內有中高級教師17人,有中學1所,小學8所,九年義務教育率達100%。截至2011年,升水鎮有初中1所,小學1所,分別是南部縣碑埡初級中學和升水鎮小學。其中,南部縣碑埡初級中學是一所以初中為主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負責實施初中義務教育,初中、小學學歷教育等職責。佔地約130畝,開辦資金614萬元,有初中、小學、幼兒班共39個班級,學生1400多人,教職工80多人,退休教師13人,教職工高級職稱1人,中級35人,專科生42人。
2004年,升水鎮有衛生院1所,即南部縣升水鎮衛生院,村甲級醫療站3個,醫療點10個。截至2011年,升水鎮有衛生院1個,有村衛生站10個,有鄉村醫生15人。升水鎮衛生院建立於1984年,覆蓋面積約50平方公里,總人口大約1萬多人,有職工13人,醫療從業人員近30人(含下屬的村衛生站),其中有執業資格人員數25人(含下屬的村衛生站),佔地面積約300平米,總建築面積約800平米,其中業務用房400平米。設置科室有內科、外科、兒科、口腔科、中醫科、預防保健科、B超科、化驗科、心電科等。
升鍾水庫
至2004年底,全鎮共建電灌站37處,58級,總裝機2432千瓦,控灌面積4200畝,建蓄水池30口,山平塘150口,人工井1500口,攔截石河堰3處。
截至2015年初,全鎮新建安全人飲井336口,集中供水站44處,家家戶戶均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新挖山坪塘36口,新建蓄水池115口,新增工程蓄水40萬立方,維修整治電灌站35處,新修渠系24.5千米,安裝噴灌管道860米;維修、整治、加固了各類病害水利工程。已貫通的18公里環湖公路中10公里已安裝了路燈。
升鍾湖
升鍾湖風景名勝區(升鍾水庫)
1998年,升鍾湖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被世界旅遊組織確定為中國西部最大的人造水資源。2010年升鍾湖被打造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有蒙埡電站、放空隧道、溢洪道、大壩、紀念塔、度假村、升鍾寺起義紀念館、涼亭、長廊、果園、拂堤楊柳等景觀。
福音洞
福音洞
升鍾水庫福音洞景區位於升鍾水庫大壩左下部,背靠壩首“生態園林”,左鄰恢宏溢洪道,右接巍然大壩堤。景區內福音洞、日月潭、萬佛岩、賽馬場、桃李坪等主要景點。融休閑、娛樂、垂釣於一體。
福音洞其前身為升鍾水庫1號導流隧道,洞寬5.5米、高16米,長500餘米,是升鍾水庫最早最大的工程之一,凝聚著中蘇人民的友誼,又飽含著建設者的智慧。洞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洞內有400餘米的暗河,流水自然形成有石鐘乳。
更姓碑
更姓碑又稱改姓碑,位於升水鎮洛陽村的一條公路旁的石窟內,是被南部縣文物部門發現的一塊青石碑,深0.6米,高約1.6米,石碑旁邊倒放著一個半截石碑。石碑風化嚴重,石碑刻文主題為“更姓碑記”,碑石左邊書有“姓氏更新傳百代”,右邊書有“芳名再揚播千秋”。碑文說,族人苟化蘭文品、人品極佳,被錄入翰林院太學生,乾隆皇帝在殿試時,親筆將其名字“苟化蘭”改為“敬化蘭”。當地人把這看作是一種榮譽,要求族人全部改為敬姓。於是,此地苟姓一律改為敬姓,但仍然保留了苟的讀音。由於年代久遠,當地人根據石碑上殘留的痕迹用墨汁塗抹,才顯現出來了這些文字。
2006年1月,升水鎮被列為省級生態鄉鎮建設試點鎮。
2011年6月14日,升水鎮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為爭創“環境優美示範鎮鄉”。
2013年8月,升水鎮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範鄉鎮”,蒙埡廟村被同時授予“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範村”,臨江坪村被廣大遊客譽為“西部最美的漁村”。
2018年4月13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示擬將升水鎮納入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擴面增量試點鎮。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升水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