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判
“文化大革命”中流行的聲討形式
大批判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流行的一種聲討形式。主要通過大字報,大辯論,大鳴大放等形式對自己不贊同的進行批鬥。往往上綱上線,無限打擊,沒有底線。成了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大規模地、不間斷地以勢壓人、以權整人的一種特定的錯誤手段。
革命大批判 報頭選輯
而“文化大革命”中所謂“大批判”,已經完全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成了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大規模地、不間斷地以勢壓人、以權整人的一種特定的錯誤手段。用當時的說法,叫“革命大批判開路”。
範圍廣、規模大。它涉及到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方面;要求各地都要找出所謂散布、推行“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趨使群眾一哄而起,批領導,批同事,甚至批自己;構建無數個戰場,大字報鋪天蓋地,“大批判專欄”舉目可見,奇談怪論的文章充塞報刊、廣播。
“大批判”實行政治圍攻,打棍子,扣帽子,只許批之者說有,不許辯之者說無;只許批之者無線上綱,不許被批者據理申明;往往是“四人幫”利用文痞寫篇批判文章,就可以宣判一個人政治上的死刑。
例如:京劇《海瑞罷官》明明是廬山會議前寫的,卻硬說是為彭德懷翻案,以批《海瑞罷官》揭開“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斷章取義、混淆是非。用“左”傾思想批判正確的或比較正確的東西,不但對批判對象的觀點斷章取義,而且對馬列原著摘引隻言片語為己所用。如批判所謂“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事實已經證明,根本沒有這條路線。被批判的許多觀點實際正是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所謂“革命大批判”,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內容,攻擊的矛頭主要是針對劉少奇。現在可以看得很清楚,“文化大革命”中對劉少奇的所謂批判,完全是一種斷章取義、顛倒黑白、無中生有的歪曲攻擊,是十分荒謬的。
這種“大批判”敗壞道德,泯滅理性,毀滅文化,遺害無窮,在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已被徹底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