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縣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轄縣

迭部縣,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轄縣,地處秦嶺西延岷、迭山山系之間的高山峽谷之中,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甘川交界處;北靠卓尼,東連舟曲,東北與宕昌哈達鋪毗鄰,西南分別和四川若爾蓋縣、九寨溝縣接壤;總面積5108.3平方千米,轄5個鎮、6個鄉;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迭部縣常住人口為52192人。

迭部縣古稱“疊州”,藏語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稱為是山神“摁”開的地方。有紅軍長征中的“俄界會議”會址,茨日那毛主席舊居,天險臘子口戰役等革命遺址。此外,還有然鬧馬家窯文化遺址和藏傳佛教寺院。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8年12月2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2019年4月28日,甘肅省政府批准迭部縣正式退出貧困縣。

2017年,迭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上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69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62億元,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48億元,同比下降2.4%。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歷史沿革


照片
照片
夏、商時,史稱黃帝分天下為九州,夏舜時增至十二州,禹時又恢復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古疊州地屬《禹貢》所記梁州之域。已入華夏版圖。
迭部縣風景
西周,仍屬九州之梁州域。
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群雄紛爭,春秋十四強和戰國七雄的勢力無暇顧及迭境。此時迭部一帶實屬“諸羌保據"之地。
秦時,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境北洮州和境東北岷州、境東羌道等地先後屬隴西郡。其轄境延伸至迭部北、東地緣,然未及整個迭部。
西漢,置武都郡,在白龍江流域設有西部都尉,統治範圍轄及迭境東部。涼州刺史於洮州地設軍事重鎮南部都尉,又設洮陽郡,其轄區僅及迭境北緣。
東漢,境內處於諸羌部落割據之勢。
三國,為魏、蜀相爭之地。至蜀漢建興六年(227年),蜀相諸葛亮伐魏,攻取武都、陰平二郡后,迭部遂歸蜀漢益州陰平郡(治今文縣)轄。境北迭山主峰成為魏、蜀之界山。蜀漢名將姜維於境東沓中屯兵種麥貯糧,曾由此越迭山攻洮陽(今臨潭境內),與魏將鄧艾戰於候和(今臨潭境)。蜀漢炎興元年(263年)姜維被鄧艾所敗,退出沓中,迭境即歸魏所轄。
西晉,縣境南部屬秦州(治今天水)陰平郡(治今文縣)轄。
東晉、十六國時,吐谷渾佔據了整個川北、洮西大片地區。迭部亦被其所佔,並在境內修築馬牧城(今電尕鄉吉愛那村南),遂歸吐谷渾統轄。晉咸和五年、前涼太元七年(330年)前涼君主張駿乘前趙新亡之機,出兵收復黃河以南失地,在境內置甘松護軍。時為前涼所轄。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西秦乞伏國仁建義元年(385年)屬西秦乞伏國仁所轄,並在境內置甘松郡。
南北朝,仇池國(都城在今西和縣西)在其極盛的楊難當(430—442年)時,迭境東部屬仇池國勢力範圍之內。
北魏,迭境初歸羌酋所建宕昌國統轄。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宕昌羌酋帥梁彌忽降魏,遂歸北魏所轄。至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后,一度迭境又被吐谷渾所佔。
北周,明帝武成中(560年),於合川(今縣城東然鬧村)始置合川縣,轄六鄉。武帝建德元年(572年),於今達拉鄉九如卡(今達拉溝約10公里處)置恆香郡。又於建德三年(574年)改三川縣為常芬縣,轄“六鄉、東南一百二十里”。甘松防和常芬縣均屬恆香郡所轄。(恆香郡在史書上另有五香郡、常香郡之稱)。建德六年(577年)六月,省裁甘松防。芳州轄恆香、深泉(治封德,今舟曲縣豐迭附近)二郡。是年,又“於疊川(今電尕鄉吉愛那村南)置疊州,取群山重疊之義。"於合川置西疆郡,轄合川、樂川(在今四川若爾蓋縣鐵布區一帶)二縣。疊州時轄一郡三縣,即西疆郡及其二縣和疊川縣。
隋時,以州統縣。開皇三年(583年),廢西疆郡,留合川縣;“析樂川置歸政縣,兼置疆澤郡,旋並廢"。廢恆香郡,留常芬縣。疊、芳二州建置猶存。開皇四年(584年),廢宕州總管府,改置疊州總管府。(一稱疊川縣總管府)。大業元年(605年),罷州為郡。廢疊州及疊州總管府,將原疊州所轄疊川、合川二縣劃歸I臨洮郡(治美相)轄;廢芳州,將原芳州所轄常芬縣划屬同昌郡(治今四川南坪)轄。
唐時,分天下為十道,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在今甘肅境內置隴右道。隴右道治鄯州(今青海樂都縣),領臨、蘭、河、秦等十七州。疊州地屬隴右道秦州總管府轄。武德元年(618年),以隋同昌郡之常芬縣復置芳州,州城名曰長樂城。五年(662年)被吐谷渾佔據。七年(624年)討平吐谷渾復置疊州。武德四年(621年),划丹嶺縣隸洮州;又置岷州總管府,疊、岷、宕、洮、旭五州受其統領。武德五年(622年),析合川縣境分置安化(本作“安伏",《新志》改為安化)、和同二縣,“尋俱省入合川縣”。貞觀二年(628年),將洮州丹嶺縣劃歸芳州。此時,芳州共轄常芬、丹嶺、恆香三縣。同年,唐太宗裁州並縣,在疊州轄境內省樂川、疊川二縣,併入合川縣;后又將芳州轄境內的丹嶺、恆香、常芬3縣合併為常芬縣。貞觀三年(629年),迫於戰事,暫移松州治於芳州長樂城。此時,芳、松二州同治於今達拉溝口。上元二年(675年),芳州陷於吐蕃。旋又收復。儀風二年(677年)於疊州置長利府。神龍元年(705年),廢芳州,以常芬縣隸疊州。此時,迭境為一州二縣,即疊州轄合川、常芬二縣。疊州受其統領。天寶元年(742年),改疊州為合川郡。至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又復為疊州。寶應元年(762年)后,疊州偕同岷、宕等州相繼被吐蕃佔領。至元和十五年(820年),洮、岷、疊、宕地域均陷於吐蕃,州縣俱廢。
五代十國,自唐末咸通七年(866年)吐蕃將尚恐熱發動大規模內亂被殺后,吐蕃政權日趨分裂削弱。
北宋時,后藏亞澤王系之後裔確廝噦在甘青地區創建一地方政權,臣屬於北宋。縣境亦在其控制範圍之內。至宋熙寧六年(1073年),宋王朝發動熙河之役,收復洮、岷、疊,始入北宋版圖,今旺藏以西屬秦鳳路洮州轄,以東屬岷州轄。
南宋初,屬南宋臨洮路洮州轄。后宋、金相爭。南宋寧宗慶元元年、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勁勇得眾"、雄據疊州的蕃族首領青宜可附於金。宋開禧二年(1206年)四月,金任其為疊州副都總管加廣威將軍。疊州地始為金人所有。南宋理宗端平三年、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三月,元伐蜀。蒙古太宗窩闊台汗次子闊端遣兵攻克白龍江流域諸地,階、岷、迭、宕十八族降蒙古。至此,迭境悉受蒙古汗國統領。
元時,地方行政區劃分為省、區、府、州、縣五級制;又在中央設總制院,後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稱宣政院,以統領天下佛教及吐蕃事務。縣境屬宣政院下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脫思麻路松潘疊宕威茂州管轄。
明時,全國設置13個布政司,布政司或直隸州下,分設府、州、縣。而洮、岷、等邊防重鎮則設立軍政一體的衛、所機構。洪武四年(1371年),置洮州軍民千戶所,十二年(1379年)升所為衛。今縣境花園鄉以東屬岷州衛轄,以西歸洮州衛管,隸陝西都司。白龍江以南的達拉、多兒、阿夏等地,屬松潘衛所轄。疑在今達拉鄉境內設立占藏先結簇司。
清時,乾隆十三年(1748年)洮州裁衛改廳,設撫番同知,仍屬鞏昌府。卓尼土司轄區仍沿明制。康熙十四年(1675年),第九任土司楊朝梁先後收復迭部部分部落,又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卓尼第十任土司楊威再次出兵收復迭部后,依舊制設十三旗,後分出九個小旗,共計二十二旗。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將今桑壩(不包括道藏、查哇二村)划入卓尼楊土司轄地。至此,迭部境內除今洛大、臘子二鄉和桑壩鄉道藏、查哇二村等地外,均屬卓尼楊土司世襲領地,時稱後山十四旗,隸屬鞏昌府洮州廳。
民國初廢府、州、廳建制,地方行政區劃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二年(1913年)甘肅省政府決定廢除土司制度,卓尼土司轄地歸蘭山道臨潭縣統轄。事實上土司制度未能動搖,臨潭縣無法統馭。民國十六年(1927年)取消道制,確定地方行政區劃為省、縣兩級制。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甘肅省政府調整行政督察區,在岷縣設置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臨潭縣及卓尼設治局均受其督統。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11日,洮岷路保安司令楊復興率卓尼政軍警起義,並在卓尼禪定寺召開千人大會慶祝卓尼和平解放。土司轄區迭部亦隨之解放。9月14日,成立卓尼軍事管制委員會。
1950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卓尼自治區工作委員會和卓尼自治區行政委員會正式成立,隸屬甘肅省岷縣專區。楊復興宣布廢除土司制度。並將原“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改編為甘肅省軍區卓尼民兵司令部。迭部境內土司屬旗遂歸卓尼自治區管轄。
1951年4月,以解放區派來的老幹部為骨幹配合當地民主人士組成駐村工作組,作為社區過渡。1952年9月,中共卓尼工委再派工作組進駐迭部,籌建區級政權。
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區(專區級)和甘南藏區各族各界協商委員會同時成立。卓尼改區為縣,隸屬甘南藏族自治區。同年,中共甘肅省委決定將岷縣的洛大鄉(含今洛大、臘子二鄉及桑壩的道藏、查哇二村)劃歸甘南舟曲縣,1954年正式接管。至1955年7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甘南藏族自治區更名為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4年10月,中共卓尼工委決定建立上迭黨組和下迭黨組。
1956年1月,上、下迭兩個區級工作組更名為區公所,成立區人民政府。
1958年2月,上、下迭區黨組升格為中共上迭區委員會和中共下迭區委員會。11月,上迭區改建為上迭人民公社;下迭區改建為下迭人民公社。舟曲縣將洛大鄉併入巴藏人民公社,洛大城管理區(大隊級)。
1958年12月20日,國務院第83次會議決定,下迭公社划人舟曲縣(改稱龍疊縣)轄;上迭公社隨卓尼縣併入臨潭縣轄。至1959年上半年,下迭公社下轄達拉、卡壩、麻牙、多兒、阿夏、桑壩6個管理區;上迭公社下轄電尕、益哇兩個管理區。
1959年12月,臨潭縣將上迭公社劃分為扎尕那和電尕兩個公社。
1960年元月,龍疊縣將下迭公社劃分為麻牙、卡壩、桑壩、達拉4個公社;洛大管理區從巴藏公社中劃出單獨成立洛大公社。
1961年12月15日,國務院決定割划臨潭縣所轄上迭部(2社)和龍疊縣所轄下迭部(5社),合併設立迭部縣。迭部縣於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隨即成立縣人民政府和中共迭部縣委員會。
1983年12月—1984年3月,進行機構改革,實行政社分設,全縣公社均更名為鄉,成立鄉人民政府;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行政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迭部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南秦嶺西延岷、迭山系之間的白龍江中游高山峽谷之中。位於北緯33°39′—34°20′和東經102°55′—104°05′之間。北靠迭山主峰,和該州卓尼縣相依為鄰;東以白龍江水帶和舟曲縣串珠相連;東北與定西市及隴南市的岷縣、宕昌縣毗鄰;西、南兩面與四川省若爾蓋縣、九寨溝縣接壤。東西長110公里,南北寬75公里。總面積為5108.3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

迭部縣全境重巒迭嶂,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形崎嶇。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相對高差1000米—2900米,平均坡度30°—35°。白龍江幹流自西向東從中橫穿全境,將群山分割為南北兩部分,江北山地統稱迭山,江南山地統稱岷山。岷、迭山系主要山峰基岩裸露,山體陽坡多為草坡和農田,陰坡多為茂密的原始森林。根據地形地貌特徵,全境可劃分為地理景觀迥然不同的三個自然地理區,氣候、水文、植被、地理要素有顯著區別。中部沿江河谷地區,一般海拔1600米—1800米,最低1500米,比高100米—300米,是主要農田分佈區。北部迭山山脈,亦可分為兩個自然地理區:一是橫卧於縣境北緣的迭山主脈,海拔高度3600米—4488米,相對高差1500米—1900米。二是南部岷山山脈區,地勢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較大,海拔高度2400米—4102米,相對高差1000米—1700米,為侵蝕構造型中高山區。

水文

迭部縣境水系單一,南北岷迭山系之間的大小河流均屬白龍江水系。境內位於迭山主峰脊線以北的洮河水系的水文面積極少。白龍江幹流由西界入境,其餘大小30條支流中,除達拉曲(河)、多兒曲自川北流入境內,其餘支流均發源於該縣南北岷迭山脈中。大部分支流四季有水,僅有幾條小支流在冬旱季節枯竭。迭部境內由於加里東、華力西一印支等地質構造運動,在地層抬升、隆起、斷裂的巨變過程中,塌陷、截流現象,致使某些山巔或半山腰出現一些高山堰塞湖。全縣岷迭兩大山系中共有高山堰塞湖9處,其中北部迭山區7處,南部岷山區兩處。

氣候特徵

迭部縣地區處於大陸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過渡帶,屬非典型性大陸性氣候,乾濕季分明,季風氣候特點突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春季風多雨少,秋季陰雨連綿,沿河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時數平均為2242.2小時;七月份太陽輻射量最大,十二月份最小,年平均氣溫在8—11℃之間,無霜期147天,降水量634.6毫米,多在5—9月份,冬季最大凍地層深度66厘米,土壤以大範圍水平分佈看,處於棕壤和褐土地帶。縣境所處地理位置、大氣環流和區內特殊地形地貌等因素,影響和造致迭部地區基本氣候特徵主要表現為:冬長無夏,春秋相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充沛而分佈不均,春季風多雨少,秋季陰雨綿綿;因地形高差懸殊,水平差異大,垂直變化顯著。

自然資源


動植物資源

迭部縣林區出產喬木、灌木、半灌木,木質藤本等木本植物種類,共有60科,123屬,314種,21變種,1變型,其中引進栽培14種。在木本植物中,主要喬、灌木樹種約26科,53屬,140種,國列二級重點保護的稀有植物有4種,國列三級保護的稀有植物有5種,有經濟價值,可供利用的野生植物可分為1l類。藥用植物縣境生長545種,全國重點普查的363種主要中藥中,縣境有127種。
迭部縣共有鳥綱12科、34種,爬行綱9目16科。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21種,其中哺乳動物14種、鳥類6種、兩棲動物2種。珍稀鳥類中,國列二類保護的有淡腹雪雞(藏名夏古木)、暗腹雪雞、蘭馬雞(一名馬雞)、紅腹角雉(土名朝雞)、綠尾虹雉(土名羊雞);國列三類保護的有錦雞(又名金雞、紅雞、虹雉)。國列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中,第一類4種,即:大熊貓(一名花熊、白熊,多兒鄉境后西藏一帶發現過)、羚羊(又叫野牛,阿夏鄉大板、旺藏鄉曹什壩有少量發現)、雪豹、金貓。第二類9種,即:甘肅馬鹿、毛冠鹿、馬麝(俗名香子)、斑羚、猞猁、雪豹(一名草豹、鐵錢豹、土豹子)、梅花鹿、蘇門羚(一名山驢、四不象,藏名沙甲)、水獺(兩棲動物)。’第三類7種,即:林麝(俗名:香子、香獐、牙香)、毛冠鹿(一名青麂、藏名那依)、青羊(一名崖羊、山羊、斑羚)、馬鹿(一名大鹿)、金貓(俗稱土豹子、野貓、雞豹子)、石貂(一名岩獺、掃雪)、水溪鯢(兩棲動物)。

土地資源

迭部縣有耕地面積8.17萬畝,草地面積235.28萬畝,林地面積422.17萬畝。

礦產資源

迭部縣地處南秦嶺印支冒地槽褶皺帶,白龍江複式北背斜南翼。地質構造複雜,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屬我國十大礦產地之“白龍江大斷裂多金屬成礦帶”的一部分,甘肅省五大礦業綜合經濟之“甘南州貴金屬-鐵-鈾-非金屬企業綜合經濟區”。截止2005年底,縣境內已發現金、銅、釩、鋅、鉬、鈷、汞、銻及鈾、煤、磷、砷、白雲岩、石灰石、陶土、粘土等18種礦產,發現各類礦產地36處,已探儲量的礦產有13種,經勘查探明儲量的礦產地18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32處,預測礦產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超過20億元,其中金、銅、鐵、冶金白雲岩,水泥灰岩為優勢礦產資源。
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為:鐵礦1.4億噸、金金屬儲量8.7噸(其中,D級以上1.7噸)、白雲岩2.5億噸、水泥灰岩8億噸、銅礦石儲量97萬噸、煤礦儲量12萬噸(無煙煤、含硫高、熱量低)。釩、鉬、鋅、鈷礦分佈於益哇鄉,釩同鈾礦伴生,平均品位0.8%,儲量在7.2萬噸以上,鉬礦平均品位1.06%,儲量0.2萬噸,鋅品位1.33~2%,儲量0.451萬噸,鈷礦平均品位1.045%,儲量0.12萬噸。

水資源

迭部縣境內自產水量15.92億立方米,是甘肅省人均佔有水量的21倍。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迭部縣轄5個鎮、6個鄉,52個村委會,233個村民小組。縣人民政府駐電尕鎮興迭東街。
電尕鎮
益哇鎮
旺藏鎮
臘子口鎮
洛大鎮
卡壩鄉
達拉鄉
尼傲鄉
阿夏鄉
多兒鄉
桑壩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迭部縣常住人口5.4萬人,自然增長率6.61%。[5]迭部縣有藏、回、蒙等少數民族。其中藏族3.6萬人,佔總人口的72%。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迭部縣常住人口為52192人。

民族

迭部縣有藏、漢、回、蒙等民族。其中:藏族3.6萬人,佔總人口的72%。

政治


職務姓名
副州長,縣委常委、縣委書記,仁青東珠
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縣長,焦維忠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貢去達吉
縣委常委、副縣長,金國正
統計截至2018年5月

經濟


綜述

2017年,迭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上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69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62億元,同比增長6.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48億元,同比下降2.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21839元,同比上年增長3.2%。從三次產業結比較比看由上年23.22:20.49:56.29的調整為22.81:22.23:54.95。
2017年,迭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1786萬元,比2016年同期312804萬元下降19.5%。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納入統計範疇中500萬元—5000萬元續建項目14個,新開工152個。5000萬元以上續建項目1新建項目新建2個。
2017年,迭部縣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5179萬元,其中:國稅部門完成收入9445萬元,地稅部門完成收入2337萬元,財政部門完成收入3397萬元。財政支出135471萬元,同比下降14.21%。
2017年,迭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10.24元,增長7.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640.39元,增長8.86%。

第一產業

截至2017年底,迭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940.23萬元,同比增長4.49%。其中:農業增加值4638.31萬元,增長3.0%;林業增加值9137.33萬元,增長9.22%;牧業增加值13133.65萬元,增長2.0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0.94萬元,增長9.61%。
2017年,迭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6.23萬畝,同比增加0.2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4.04萬畝,減少0.3萬畝;蔬菜0.35萬畝,增加0.0中草藥面積;中草藥1.48萬畝,增加0.11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0870噸,減少475.97噸,下降4.2%,油料總產量920.91噸,增加117.88噸,增長14.68%,藥材產量3127.09噸,增加34.09噸,增長1.1%。
2017年,迭部縣各類牲畜存欄17.62萬(頭、匹、只),其中:大牲畜存欄11.1萬(頭、匹、只);綿山羊存欄2.55萬隻;豬存欄3.97萬頭。各類牲畜總增6.01萬(頭、匹、只),總增率30.53%;各類牲畜出欄9.14萬(頭、匹、只),出欄率47.95%,各類牲畜商品數6.01萬(頭、匹、只),商品率31.51%。
2017年,迭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37102.63萬元,同比減少7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8194.64萬元,增加583萬元;林業總產值12344.35萬元,增加210萬元;牧業總產值16444.64萬元,減少951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19萬元,增加66萬元。

第二產業

2017年,迭部縣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4674萬元,同比增長1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174萬元,增長22%;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完成5500萬元,增長0.9%。
2017年,迭部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1545萬元,同比增長0.4%。

第三產業

2017年,迭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55萬元,同期32526萬元,同比增長8.4%。從銷售地區看:城鎮鄉村穩步增長。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755萬元,同比增長8.7%;鄉村零售額5500萬元,同比增長6.4%。從行業看:住宿餐飲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799萬元,同比增長6.1%。批發零售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456萬元,同比增長10%。全縣旅遊人數達到95.8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27億元,分別增長16.8%和32%。
截至2017年底,迭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52475萬元,比年初增加14262萬元,增長5.99%,其中住戶存款136117萬元比年初增加5648萬元,同比增長4.33%;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14295萬元,比年初減少5453萬元,比同期下降2.48%,其中:中短期貸款7140萬元,比年初減少11217萬元,比同期下降61.10%,中長期貸款206863萬元,比年初增加5472萬元,同比增長2.72%。

文化


綜述

迭部自遠古以來,由於地處岷山與黃土高原交匯處,山大溝深,交通閉塞,形成獨特的區域文化,具有鮮明地方特色,雖然迭部縣城建縣時間短,其12個鄉鎮,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這給迭部帶來多元文化氣息,總體上大致分為上迭區和下迭區。

婚嫁

明媒正娶媒正娶娶即採用傳統的結婚方式,舉行隆重隆重的結婚儀式。這種傳統的婚嫁習俗主要通過以下幾個程序完成。
1、選偶:在尋找物色對象時,男女雙方家庭都需要相互選擇,包括對男女青年本人的選擇和對其家庭的選擇。
2、求婚:一般由男方家請自家親友和一位熟悉女方父母的人作媒人,攜帶一條哈達和一罐青稞酒到女方家正式求婚。
3、訂婚:男家接到女家願意作親的信號后,積極準備擇儀式儀儀儀式議式-喝大酒。
4、婚禮:婚禮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初三或初五、七、十一、十五等日舉行,也有選定其他吉日結婚的。
二、自由婚姻:境內傳統婚俗中也有青年男女自由戀愛,自己作主的婚姻。

離婚

傳統的離婚處理辦法:
1.夫妻雙方都提出離婚,程序較簡單,雙方向本"措哇"和主要親戚口頭提出離婚要求,第一、二次一般被勸阻和說服不能離婚。
2.如果男方提出離婚,女方不同意,而且又有孩子時,分借種情況處借借借"借哇"親友勸阻無效,就給女方分房產、田地各一半;如果女方還年輕,離婚後想改嫁時,子女留給其父撫養,男孩長大后自己選擇當和尚還是當農民,若當農民娶妻后與其父各分家產一半;女孩子不論跟父或跟母,長大后均無家產繼承權。

喪葬

迭部藏族的喪葬習俗各地基本相同,都實行火葬,只是在裝屍方法,出殯時間等方面,上、下迭各有不同。出殯時,一般都請活佛卜算時日。
服考期,一般為三年,從死者離世之日起家屬子女們除逢七念經,供燈外,七七內男不剃頭,又不梳頭。

禮節

1.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而最崇敬的禮節。
2.磕頭:在寺院及宗教活動中常見僧谷群眾向佛像、佛塔、活佛磕頭,在祭祀中向祖宗磕頭,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向長者磕頭。
3.鞠躬:遇見活佛、土司、頭人和尊貴的長輩,要脫帽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裡垂低或放在胸前,低頭鞠躬。

服飾

頭飾
縣境西部電尕、益哇一帶,冬季男女均喜戴狐皮帽,春夏秋三季喜戴禮帽。狐皮帽的製作方法,用料及式樣與夏河、卓尼境內藏族相似,禮帽均系從市場上選購的商品氈質禮帽。卡壩、達拉、旺藏、尼傲、多兒等因部一帶困氣候溫和,部分地方男子一般不戴帽,冬季僅以白毛巾或白布順長摺疊成寬約15厘米的長條,繞頭纏一圈呈圓柱體戴在頭上,以御風寒。桑壩、花園、洛大、臘子口等東部地區的男子頭上戴盤巾,即用1.2-1.5米長的黑或藍布順疊成約9厘米寬的條帶,層層纏裹在頭上,空出頭頂,呈盤型。婦女一般頭包黑布怕,用黑布2尺順疊成四方形蓋在頭上,並用辨子在帕外纏繞一圈。藏族婦女的傳統髮式,因地域不同而梳理的髮型亦不同。
服裝
縣境西部男女衣著基本接近夏河一帶的藏服。中部卡壩、達拉、尼傲、旺藏一帶著裝基本相近,男女都穿長袍,多為布質,也有綢緞面料。東部桑壩、花園、臘子口的男子身著大襟短襖,下著白色褲腰的褲子,腰系6厘米寬,兩米多長的羊毛紡織的腰帶,有黑、白二色。
佩飾
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歡佩飾,尤其是青年男女每逢喜慶之日更喜歡把金銀、珊瑚珠、象牙、玉器等製作各種佩飾,佩帶在頭、耳朵、脖子、手、胸前、腰部等處,用以打扮自己,顯得更加瀟灑英俊,裊娜多姿。

名優特產

糌粑
將青稞炒熟磨成炒麵,藏語稱糌粑,食用時輔以燒餅和麵條。其吃法是:先在小龍碗里放入酥油、曲讓(牛奶取脂后熬成的乾酪素),倒入熱茶水,待酥油化開時,把浮在上面的酥油吹在一邊,喝去多餘茶水,放入糌粑用手拌勻捏成小團,邊吃邊拌,吃完為止。
奶茶、酥油茶、大茶、罐罐茶:奶茶是將鮮牛奶摻入大茶中飲用,是牧區特產,是醇香甘甜、營養豐富的飲用佳品;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塊放入龍碗,再倒入滾燙的大茶飲用,接近喝完時一般加入白糖、炒麵拌成酥油糌粑吃。還有一種檔次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過節或招待貴重客人時的高級飲料。
青稞酒
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產物,酷愛飲酒是藏族習俗的一個重要特徵。迭部地區的藏族群眾家家都會釀酒,並儲有一定數量的酒粬。青稞酒酒色淡黃,酸甜醇美。凡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蓋新房、喜慶豐收、親友聚會、招待客人或調解糾紛等,都離不開自釀的青稞酒。
酸奶子
(乳酪):即用鮮牛奶加發酵物(引子)發酵而成的粥狀乳酪,食用時加白糖,酸甜適度,清涼可口,是夏秋兩季的高級飲食品。
灌腸
有肉腸和血腸兩種。肉腸是用剁碎的牛羊心、肺、內內內臟內骯加拌切碎的蒜苗、食鹽、花椒粉攪勻灌入洗乾淨的大腸;血腸是將剁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上食鹽、花椒粉攪勻灌入細腸內,然後均以清水煮熟食用。灌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瑪曲牧區極富特色的風味食品之一。
藏包
藏包以皮薄餡大,湯滿油多,美味可口,被譽為灌湯包子或水晶包子。烹制時先將牛羊肉剁碎后加食鹽、花椒粉、蔥末,加少量水分、清油攪勻成餡,用不發酵的死麵包好蒸熟即可食用。
羊羔肉
羊肉是我國各族人民歷來喜歡的肉類食品之一。迭部的羊羔肉是迭部素享盛名的美味佳肴和冬食補品。冬季吃羊羔肉,可以壯陽補腎,暖胃健脾,禦寒去風,精力旺盛。尤其為婦女產後氣血不足或腰酸腿軟者的滋補良藥。迭部羊羔,體大,肉鮮嫩,肥美而不膻,滋補效用極佳。
蕨菜
蕨菜,又叫龍頭菜,是一種野生菜。食用時,一般用開水煮熟后,取出撕開,用清水浸泡一二天,每天換清水數次,泡去澀味,加油鹽調料回鍋炒熟食。蕨菜含有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昏、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症,並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尤其是迭部阿夏的白蕨菜,吃起來鮮嫩可口,享有盛名。

主要節日

1.洛薩:"洛薩"意為新年。
2.娘乃節:農曆四月十五日是藏族佛教紀念釋迦牟尼誕辰及圓寂的紀念日,既是各寺院的宗教節日,也是甘南信教群眾的主要節日。
3.插箭節:農曆五月初四是插箭節,藏語稱"俄吾義加",實為祭祀山神。
4.五月初五:藏語稱"俄吾吾佳"。
5.香浪節: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是境內上迭地區的香浪,本地藏語稱"勞子介俄",是一次傳統的野遊活動。
6.燃燈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迭部和其他藏區同樣,是各寺院和信教群眾共同活動的重要宗教節日。
7.迭部尕巴節:農曆十月以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縣旺藏、尼傲一帶的藏族山寨,要舉行一年一度的要尕巴活動。當地藏族群眾稱耍尕巴為“道”(意即供食節)。“尕巴”是一種舞蹈形式,含有“歡樂者”或“歡樂的人們”的意思。尕巴活動的由來自然與原始崇拜酬神祭祀有關。

民間音樂

1.民歌(藏語稱“勒”):本地藏語稱“旦熱”,意為“讚頌”。迭部民歌是迭部縣廣大農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男女老少適宜的一種很普遍的歌唱形式,歌聲幾乎伴隨著人民生活的大部分場所。山歌(藏語稱"拉伊"):多在山野,森林,牧場等野外歌唱。
勞動號子:迭部藏族人員在從事某種農牧業勞動中常以歡快的歌聲相伴,而且在不同的勞動活動和勞動強度中,其唱腔和歌詞內容亦各有不同。
2.舞曲:迭部境內的民間舞曲差別地域著別而格調不同,色彩各異。大致分為:東部地區的《嘉熱》舞曲,中部《尕巴》舞曲,中西部《阿嘉》舞曲,佛教寺院的《法舞》曲等4種。
3.僧樂:僧樂指區內佛教寺院跳"法舞"及重要佛事活動中,進行吹奏、敲擊的器樂隊。主要樂器有:長筒號、嗩吶、海螺、大小鼓、鑼、鍾、鈸、銅鈴、碰鈴、釵等組成。

民間技藝

民間口頭流傳的文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珍貴財富。迭部境內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主要有:民間故事、民謠、諺語、笑話等形式,均系當地農牧民群眾世代口頭流傳無文字記述。
境內的民間工藝主要有壁畫、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水刻等,而且主要集中於文化層次較高的佛教寺院內。

交通


2010年,迭部縣形成了以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網路的公路交通體系。境內有省級公路幹線2條,143千米,地方道路39條,739千米。
迭部建縣以來,由國家先後投資修築了卓電(卓尼至迭部電尕)公路、岷代(岷縣至迭部代古寺)公路以及兩郎公路(武都兩水至碌曲郎木寺)。這幾條公路結束了迭部與外地貨物運輸,棧道、木橋相連,人背馬馱的歷史。新開工的迭九公路(迭部至四川九寨溝)、達黃(迭部達拉至四川黃龍)、迭熱(迭部至四川若爾蓋熱當巴)等三條公路就是解決省際、區際之間旅遊線路中的“回頭路”和“繞大圈子”路程遠的根本措施,同時也將境內天險臘子口這一革命名勝地納入到川甘兩省的旅遊黃金線上。

社會


教育衛生

2017年,迭部縣建立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29萬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47萬人。5個鄉鎮(站)食葯監所規範化建設通過省州驗收。開展12個鄉鎮(站)監管人員集中輪訓。辦理各類食品藥品案件42起,結案37起,收繳罰沒款16.89萬元。
截至2018年,迭部縣共有縣、鄉衛生機構13所,其中:醫院2所(縣人民醫院、縣藏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1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站、衛生監督所)。設有新農合辦、紅十字會、愛衛會、地病辦等機構。

社會保障

2017年,迭部縣複核壓減貧困人口165戶784人,回退脫貧戶65戶351人,新識別納入8戶34人,全縣預脫貧361戶1750人。落實專項扶貧資金5769萬元,整合涉農資金10064.5萬元,合力助推脫貧攻堅。全縣52個行政村村級互助資金總規模達2252.34萬元,入社農戶188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7戶。投入110萬元為建檔立卡戶辦理“兩保一孤”重殘意外保險。選聘48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為生態護林員。完成勞務技能培訓1705人次,勞務輸轉5102人次,勞務創收9646萬元。
2017年,迭部縣累計發放城鄉低保保障金2738萬元、特困供養金279萬元,發放各類社會救助款585.47萬元。縣中心敬老院全面投入運行。發放高齡老人特殊生活補貼70.13萬元,惠及1771人,實現高齡津貼全覆蓋。新增城鎮就業505人,完成就業技能、職業技能、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2149人次。征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3873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1075.18萬元、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650萬元。完成152個單位5614人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信息採集工作,財政補貼974.2萬元。為1241名殘疾人代繳養老保險12.41萬元,為893名一、二級殘疾人家庭發放生活補貼28.6萬元。

通信事業

迭部縣城及大部分鄉鎮開通了程式控制自動電話,移動通訊覆蓋迭部縣主要鄉鎮及主幹道。110KV輸電線路翻山越嶺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文化事業

2017年,迭部縣落實旅遊發展專項資金1020萬元,投資9880萬元的扎尕那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觀景台、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使用。臘子口遊客服務中心改造升級和臘子口戰役遺址觀景台建設項目竣工。創建了迭部旅遊門戶網站和“扎尕那智慧旅遊”微信公眾平台。申報青稞酒釀造技藝為第四批甘肅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舉辦了2017迭部國際大力士中國公開賽、第三屆安多地區“臘子口杯”則巴邀請賽暨第七屆迭部臘子口紅色文化旅遊藝術節和2017迭部之夏·清涼雪花啤酒節。承辦中國天空跑系列賽(甘南站)。
截至2018年,迭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紀念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1個,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檔案館1個。

基礎設施

2017年,迭部縣城鄉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100%,村莊建設規劃覆蓋率達40%以上。投資2000萬元實施了縣城樓宇亮化工程,亮化面積達20萬平方米。投資2163.96萬元的利民路道路改造及排水工程和投資1779.97萬元的林海西路道路改擴建工程全面完成。城區新增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到20.4%。新增污水管網4.8公里,污水處理率達83.5%。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供暖面積達80萬平方米。全年累計投入環境整治資金872萬元,更新了鏟車、垃圾箱等環衛設施,新增環衛工人51人,新建城鄉垃圾處理61處。

體育事業

2017年,三名迭部籍運動員在全國體育賽事中獲得成績。組織參加全州首屆體育運動會,獲得金牌16枚、銀牌11枚、銅牌5枚。

生態保護

2020年2月12日,迭部縣入選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名單。

旅遊


迭部縣有紅軍長途中的"俄界會議"會址、茨日那毛澤東故居、天險臘子口戰役等革命遺址,以及然鬧馬家窯文化遺址和歷史悠久的藏傳佛教寺院23座。
臘子口
迭部縣臘子口鄉政府北7千米處,是舉世聞名的革命遺址臘子口戰役紀念地。臘子口是甘川古道和當今岷代公路上一處地勢極為險要的峽谷隘口,這裡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險門戶”之稱,峽谷兩面懸崖峭壁對峙。僅8米見寬的狹道中臘子河從中間奔流而過,只有一座1米寬的小橋供人畜通行,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1935年9月16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入臘子口地區,-軍閥魯大昌部隊憑藉臘子口天險堵截紅軍北上。從此,臘子口便成為中國革命史上舉世聞名的革命勝跡。為了保護臘子口戰役紀念地,1980年省人民政府在臘子口南側修建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
九龍峽
自西向東流經迭部縣城的白龍江,兩岸高峰聳峙,河谷縱深,形成長峽險谷。其中位於旺藏鄉境內的九龍峽最為險要,素有“九龍金鎖”之稱。九龍峽系地質構造運動及白龍江長年切割而成,形成雄渾壯觀的巨大峽谷,南北兩岸懸崖垂直高度800餘米,兩岸絕壁之間寬僅數十米,而僅一水之隔,北岸屬迭山山脈,南岸屬岷山山脈。
古疊州城遺址
古疊州城遺址在今迭部縣城東郊電尕鄉然鬧村,位於白龍江北岸的台地上,背倚扎尕獨山之巔。今迭部縣境在南北朝時期為合川縣,唐高祖武德二年置疊州,置州前稱交戍城,后稱疊州城。該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450米,城牆隨地形而築,城廓呈不規則五邊形,城內東北部築有內城。迄今古城殘垣斷壁猶存,殘垣上夾棍眼和夯土層清晰可見。
俄界會議遺址
俄界會議遺址,位於達拉鄉政府駐地西北3千米處的高吉村。這裡地勢平坦,依山傍水是風景秀麗的典型藏族山寨,當年紅軍會議會址,以及會議的木樓保存完整。1981年9月10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俄界會議是紅軍長征途中黨中央在甘肅境內召開的第一次重要會議,會上,毛澤東作了《關於與四方面軍領導者的爭論及今後戰略方針》的報告,討論了北上的任務與到達甘南后的方針,做出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同時中央發出了《為執行北上抗日告同志書》。俄界會議對於戰勝張國燾的分裂與破壞,勝利完成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茨日那毛澤東舊居
茨日那毛澤東舊居位於旺藏鄉政府駐地東南側茨日那村,1935年9月13日至15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此地時,毛澤東曾居住在該村一幢木樓上,並在這裡向紅四團下達了“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的命令。為了保護革命文物,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獲得榮譽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8月中國,入選2020中國最具民族風情百佳縣市。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