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肝的結果 展開

中醫術語

簡介


● 英文名稱:Live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臟腑

古籍摘選


● 肝者,將軍之官,謀略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名詞解釋


● 五臟之一,位於腹部,膈之下,右脅之內。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並與筋、目密切相關。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肝為將軍之官,有兩葉,五行屬木。肝主藏血為陰,主疏泄為陽,因此其體陰而用陽。

肝主疏泄

● 肝主疏泄,是指肝氣可以疏通暢達全身氣機,有防止郁滯的作用。肝主疏泄對機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首先可以維持血液和津液的運行,氣為陽,血和津液為陰,氣機疏通,則有利於血和津液的運行;
● 其次可以促進脾胃升降及膽汁的排泄,肝為木,脾胃為土,木能克土,肝氣疏泄正常,則脾能升,胃能降,消化能力正常;
● 再者可以調暢情志,情志活動依賴於氣血運行,氣血和調則神志活動正常;
● 最後能促進生殖機能,生殖機能需要腎之藏精與肝之疏泄相協調。

肝主藏血

● 肝主藏血,是指肝可以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及防止出血。人卧則血歸於肝,肝血充足,則肝氣有所養,能發揮正常的疏泄功能。肝之藏血對女子月經有重要作用,因此稱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藏血,可以防止出血,肝不藏血容易導致出血,如肝陽或肝火偏亢,迫血妄行,出現咳血、吐血或衄血。

肝的系統聯繫

● 肝與形體官竅形成了穩定的關聯。肝在體合筋,筋均為肝所主宰,其華在爪,肝血充足則筋和爪有所濡養,則筋力充足,運動靈活。若肝血虧虛,則爪甲不榮,出現乾枯易折,筋脈失養則力氣不足,容易疲倦等。肝在竅為目,肝精與肝血皆上注於目,則視力正常,若肝血不足容易出現視物昏花或夜盲等病症,可以用枸杞子或菊花代茶飲。肝在液為淚,淚為津液所化,肝血不足,則淚液減少,出現眼部乾澀等不適,當養肝血為主。肝在志為怒,怒為機體應對外界刺激而做出的反應,適當的怒可以舒暢肝氣,促進血行,但是大怒或郁怒則容易傷肝。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