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滲濕葯

利水滲濕葯

凡能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物叫利水滲濕葯。是中藥中的利尿葯,但也不完全等於利尿葯。有形的水分在體內瀦留,形成水腫,宜用利水滲濕葯消除水腫。部分藥物兼有健脾止瀉、行滯通乳、清熱逐痹等作用。

簡介


● 英文名稱:Dampness-draining Diuretic Medicinal
● 又稱:利濕葯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可以行濕。(《世補齋醫書》)

名詞解釋


● 通利水道,滲泄水濕,治療水濕內停的藥物。

百科解讀


● 凡以滲利水濕、通利水道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葯。這類藥物能通暢小便,使尿量增多,故又稱為滲濕利尿葯,適用於水濕內停所致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由濕邪或濕熱所致的淋濁、濕痹、黃疸、濕溫、腹瀉、痰飲等症。利水滲濕葯可分為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葯、利濕退黃葯三類。

利水消腫藥

● 利水消腫藥多為甘淡、性平或微寒,以利水消腫為主要功效,適用於水濕內停而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病證。
● 本類葯常與補氣健脾葯合用,治療脾虛水濕運化無力之水腫;與溫補腎陽葯合用,治療腎陽虛水濕內停之水腫。

利尿通淋葯

● 利尿通淋藥味或苦或甘淡,藥性偏寒涼,以清利濕熱、利尿通淋為主要功效,用於熱淋、小便短澀刺痛,尿血或有砂石,小腹拘急或小便混濁等淋證。
● 除常配伍清熱瀉火藥外,亦可與養陰葯合用,治療陰虛內熱而小便短少者;與涼血止血藥合用,用於治療血淋;與補脾益腎葯合用,治療脾腎虛損。

利濕退黃葯

● 利濕退黃葯多苦寒,以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為主要功效,主要用於濕熱黃疸,症見目黃、身黃、小便黃等。
● 配清熱解毒藥可治療熱盛者;配芳香化濁葯治療濕盛者;配伍溫里葯治療寒濕陰黃者。

用藥規律

● 臨床應用需視不同病證選用藥物,並作有針對性的配伍。
● ● 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者,常與理氣健脾葯配伍,以治其本。
● ● 水腫有表證者,可與解表宣肺葯配用。
● ● 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則需配補脾腎葯。
● ● 濕熱淋證,小便不利者,必與清熱瀉火藥配用。
● ● 熱傷血絡,見尿血者,當配清熱涼血葯等。
● 至於痹證關節疼痛、黃疸、濕溫、腹瀉、痰飲等病證,則應分別與其他類藥物合理配伍。
● 利水滲濕葯藥性滲泄,易傷陰液,故陰虛津虧、腎虛遺精者應慎用。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周禎祥,唐德才。中藥學.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上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