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效應

漣漪效應

漣漪效應是心理治療效果泛化現象。著重解決一類癥狀或問題的治療性努力被泛化到解決其他癥狀或問題的過程。該效應不同於癥狀替代。後者是指一種癥狀代替了被治療的癥狀,前者指兩類癥狀都被解決。該效應的出現能對患者產生很有益的影響。成功地去除令患者煩惱的癥狀既可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和自尊,又可促進患者的應付行為。該效應在集體治療中的表現是,針對一個成員或一部分成員的治療性干預常常也會對其他成員產生積極影響。這是由於在治療過程中其他成員的認識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同時被治療的小組成員的行為變化對小組的其他成員也起到了示範作用。

心理解析


“漣漪效應”亦稱為“模仿效應”,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傑考白·庫寧(JacobKounit)提出的,定義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壞規則,而未見對這種不良行為的及時處理,就會模仿破壞規則的行為。如果破壞規則的人是人群中的領導者,那麼波及人群的效應就更加嚴重。形象點說,“漣漪效應”描述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往一湖平靜的湖水裡扔進一塊石頭,泛起的水波紋會逐漸波及到很遠的地方。
如果你的生活陷入一種空虛寂寞的狀態,不妨找一個點,讓它把自己從中解脫出來,為自己創造一種新生活。心理學上稱這種做法為“漣漪效應”。
在經濟學中有漣漪效應的例子,例如一個人支出的減少會造成其他人收入的減少,連帶也使得他們可支出的金額減少。
在社會學中漣漪效應是指一社會關係會影響一些間接相關的情況。在慈善活動中,資訊可以在不同社群之間傳遞,造成更大的影響。
漣漪效應也用在計算機科學中,說明由於一個模組修改,造成其他模組也需隨之修改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