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原道

陳原道

陳原道(1902年—1933年4月10日)男,又名元道,安徽巢縣(今巢湖)人,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革命先驅。陳原道一生雖然短暫,但他是中國共產黨革命先驅中的重要一員。1934年1月22日,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代表大會開幕詞中說:“黃公略、趙博生、韋拔群、惲代英、蔡和森、鄧中夏、陳原道……等等,他們在前線上,在各方面的戰線上,在敵人的槍彈下屠刀下光榮地犧牲了。我提議我們靜默三分鐘,向這些同志表示我們哀悼和敬仰!”(選自中共巢湖市桿欄集鎮委員會和中共巢湖市欄桿集鎮人民政府編製:陳原道烈士生平簡介)

人物生平


陳原道,1902年出生在安徽巢縣青崗鄉(今巢湖市欄桿集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幼年入私塾讀書。1916年入龍華小學。五四運動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他在作文中寫道“身可殺,而愛國熱血不可消;頭可斷,而救國苦衷不可滅!”。
1919年考入蕪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在校期間,加入蕪湖學生聯合會。在惲代英、蕭楚女等直接影響和教育下,大量閱讀《新青年》、《嚮導》等進步書刊,參加蕪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1921年夏,陳原道考入蕪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受惲代英、肖楚女等進步人士影響,參加“蕪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活動,積極參與創辦工人夜校,發動和組織蕪湖工人大罷工。1924年春,他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團蕪湖地委主要負責人。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組織成立“蕪湖各界‘五卅'慘案後援會”。同年9月,經惲代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被黨組織選送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9年3月,陳原道回國到上海,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秘書長。在省委宣傳部長任弼時的直接領導下,經常深入社會開展黨的宣傳工作,成為任弼時的得力助手。1930年2月,在中共河南省委連續遭到嚴重破壞的形勢下,他受命於危難之際,擔負起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兼秘書長的重擔。
1931年,陳原道赴天津任中共河北臨時省委組織部長,實際上主持省委工作。同年4月8日,陳原道夫婦在開展革命活動時不幸被捕,被關押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即“草嵐子監獄”。在獄中,他和薄一波等同志一道建立黨組織,與敵人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建立了獄中秘密黨支部,被選為獄中秘密黨支部第一任書記,為團結和保存黨的力量,純潔黨的組織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32年9月,陳原道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同年11月,任江蘇省委常委兼上海革命工會黨團書記,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
1933年1月7日,由於叛徒的出賣,陳原道再次被捕,並很快被轉押到南京憲兵司令部。面對敵人的酷刑和利誘,他橫眉冷對,堅貞不屈,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4月10日,陳原道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義,時年31歲。

後世紀念


1934年1月,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特別提到惲代英、陳原道等十八位烈士,向這些同志表示哀悼和敬仰。
1988年,陳原道在草嵐子監獄中的難友、時任中顧委常務副主任薄一波,在《人民日報》發表紀念文章:《一生忠貞、風範長存 -- 紀念陳原道同志英勇就義五十五周年》,回顧了陳原道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他說:“陳原道同志是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他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為黨的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勛,已彪炳史冊。他的革命精神和高風亮節,永遠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薄一波還把這篇文章收入自己回憶文集《領袖元帥與戰友》一書中,以表達對陳原道的懷念之情。
2003年1月,紀念陳原道英勇就義七十周年,95歲高齡的薄一波揮毫寫下:“一生忠貞,風範長存。”這是一位世紀老人對革命戰友的深深懷念,濃濃的戰友之情躍然紙上。
家鄉人民更是始終紀念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難時期剛過,家鄉人民就在村邊修了一座橋,取名“紀原橋”.
2003年4月,經中央常委曾慶紅批准,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中共巢湖市委聯合召開了紀念陳原道誕辰一百周年暨英勇就義七十周年座談會,編輯出版了《陳原道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中共建黨80周年和90周年,中央電視台採訪了劉紀原(陳原道之子),報道了陳原道的革命業績。
中共黨史專家撰寫的《陳原道傳》,被收入全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輯的百卷本《中共黨史人物傳》第87卷中。2004年,《人民日報》、新華社編髮的《歷史的豐碑》系列欄目,專門介紹了陳原道的生平事迹。由全國知名專家集體編寫的權威性著作《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詞典》(人物卷),收錄《陳原道》條目。
如今,陳原道故居成了家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原道的母校黃山中學,專門為陳原道豎立了銅像,以激勵家鄉的莘莘學子求學報國,奮發向上。
2015年2月,陳原道故居經過修繕揭牌開放。2017年被命名為“合肥市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幹部群眾來這裡參觀瞻仰,憑弔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