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產業體系
現代元素比較顯著的產業構成
現代產業體系,是指現代元素比較顯著的產業構成,主要指第一、第二與第三產業的構成。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現代產業構成差異比較大,所以現代產業體系涵義不同。在經濟發達國家,現代產業體系主要指現代服務業發展比較充分的產業構成,一般情況下現代服務業要佔其GDP的70%左右。而在發展中國家,現代產業體系主要指工業化進程比較健康的產業構成,一般指工業增加值佔GDP50%左右、第三產業所佔比重穩定上升的產業構成。
現代產業體系
在發達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就是現代服務業佔GDP70%左右份額的產業體系,其現代性主要體現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比較充分方面。在發展中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就是農業基礎比較穩固,裝備製造業比較發達,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科技進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份額提升比較快,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的產業體系,其現代性主要體現在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作用越來越大。
也有人解釋得更加細緻,認為現代產業體系就是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現代農業在第一產業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裝備製造業規模不斷壯大,並逐步成為第二產業的主體;高新技術產業的先導作用顯著,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傳統優勢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明顯提升,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現代服務業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三次產業比例合理,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現代產業體系
跨國公司發展中,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中,提高公司服務業占銷售收入中的比重,也成為競相發展的熱點。像美國GE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努力,在“數一數二戰略”框架內,把原有沒有在全球做到前兩名的分支機構全部逐步出售或整合,而把整個公司發展的重點由著名製造業巨頭轉移到服務業為主的狀態,實現了所謂“服務化”的整體轉型。受其影響,很多公司發起企業兼并浪潮,企圖通過兼并,實現低成本擴張和高收益化,加快發展步伐,進入世界500強行列。其實,企業發展有自己的規律性,確實有部分企業在實現服務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每一個企業家在擁有獨特優勢的同時,往往也有自己的劣勢,而且事業成功者,往往由於輿論的關係,會放大自己的優勢,掩蓋自己的劣勢,所以不少企業在實現服務化的路途上並不是一帆風順,也有很多企業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並沒有成功。特別是美國2007年10月爆發金融危機以後,過分追求虛擬經濟的不少企業,由於泡沫吹得太多,遇到資金鏈條困難時,就無法運轉,導致一批原來世界著名的企業先後倒閉,或者瀕臨破產。因此,這一次世界金融危機為發達國家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發出了警鐘,以虛擬經濟為支撐的發達國家的現代產業體系需要重新審視。
發展中國家,一直都以實現現代化為發展的重要目標,而現代化在產業方面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產業結構的現代化,核心是服務業佔GDP得比重和服務業就業人口所佔比重。因此,發展中國家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甚至模仿發達國家的做法,積極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科技含量高的現代服務業,促進現代產業體系的形成。至21世紀初期,發展中國家中,有一批特大型城市進入服務業為主的發展階段,服務業為傳統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和全球化的市場支持,也為經濟全球化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構建
2018年8月2日,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五大萬億級支柱產業,構建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數字經濟“5+1”產業體系。
2019年8月8日,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人民日報》撰文,題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文章還指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促進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加快拓展數字經濟新空間,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動能,促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不斷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構建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應著重在以下幾方面發力。
一是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努力實現產業的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二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加大對戰略高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找准源頭性技術創新領域,集中力量搶佔制高點,為產業技術進步積累創新資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前布局。加大產業技術運用轉化力度,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把科技成果充分運用到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中。
三是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現代農業、現代能源、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加快掌握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等,形成重點突出、梯次接續的產業技術體系布局,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撐引領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力爭實現產業技術水平整體躍升。
四是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划和推動技術創新,積極吸收整合國際創新資源,搭建國際化科技創新載體,營造良好的國際化創新環境。加強對外科技交流合作,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融入全球技術創新網路,提高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
現代產業體系
(二)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把握髮展規律、順應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新趨勢的現實需要。現代化進程首先體現為科技不斷進步、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產業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的產業發展過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不同國家、區域和城市競相把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作為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著力點。針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中央及時作出了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市只有牢牢把握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規律,用足用活各項政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未來競爭和發展中贏得主動權。
(三)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發揮自身優勢、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的戰略選擇。現代產業體系是體現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產業發展競爭力為目標,堅持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發展戰略,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完善體制機制保障,強化政策導向,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構建以高技術為支撐,以高新技術產業、先進位造業、文化產業、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市場導向。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完善要素市場,加快構建多主體、多層次開放互動的市場機制,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培育創新主體,打造創新平台,優化創新環境,深化技術、管理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重點突破。選擇優勢領域,明確發展重點,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充分發揮政府協調服務和政策激勵作用,促進重點領域的跨越發展和優勢產業的率先突破。
堅持板塊推動。以各類開發區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產業基礎平台建設,吸收、整合、集聚各種優勢資源和要素,大力培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鏈專業化集聚、上下游配套和高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