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

天文學名詞

空洞是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直徑達10億光年。在這個空洞中,沒有恆星,沒有行星,沒有星雲及星際氣體,更奇怪的是,這個區域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也低。通常情況下,宇宙的背景微波通過宇宙空間時,會獲得一定的能量,溫度會有所升高。

奧斯提里卡的研究小組通過計算機模擬了宇宙的結構,結果顯示在宇宙中物質總密度非常低的地方光會突然寂滅。研究人員計算后認為,一個地方的物質密度若低於某個水平,在那裡就很難形成恆星,因而也就不會發光,但由此形成的黑暗區域不應簡單地被視為空虛無物。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空蕩的地方也許是“低密度宇宙”所在,它們佔據了宇宙空間的85%,其中的物質成分僅是宇宙物質總量的20%,這就是空洞。

出現原因


宇宙空洞
宇宙空洞
宇宙中為什麼會出現空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程學雷研究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在天文學里,空洞指的是絲狀結構之間的空間。空洞中只包含很少或完全不包含任何星系。如果用一個鮮活的比喻來形容,宇宙就宛如一個三維立體的“漁網”,網線密集的地方就形成一個結點,結點處的密 度要高於其他區域,因此,在結點處的物質就要多一些,也是各種恆星、星雲等星系誕生的地點。而網線交織稀疏處,就出現了空洞。
“宇宙中有空洞並不稀奇,在天文學的觀測中,早已被證實!”上海天文館一位研究人員表示,通常宇宙是由可見星體、氣體和灰塵組成的,宇宙中多數的物質是無形的,人類肉眼無法觀測到。可天文學家為什麼能很清楚的知道宇宙中的一些物質都存在於什麼地方?這是因為他們可以根據宇宙中觀測到的物質的重力效應來進行推測。天文學家曾經發現過宇宙空洞,關鍵是相比之下,之前的空洞體積都很小,這次的空洞尺寸確實很大。
明尼蘇達大學天文學教授勞倫斯·魯德尼科說:“這次發現的空洞體積是我們先前推測的‘典型空洞’體積的1000倍。”
發現巨大空洞帶來的影響,可能會顛覆“宇宙大爆炸”理論
據悉,這個巨大宇宙空洞是魯尼克和他的同事在利用超大天線陣列(VLA)射電望遠鏡觀測后,檢查觀察數據時知曉的,他們發現這一區域的星系幾乎是絕跡的,於是證明了這確實是個宇宙巨型空洞。參與研究的助教莉莉雅·威廉姆斯說:“無論是基於觀察數據研究,還是基於對宇宙大規模演變的電腦模擬,這項發現的結果都不同尋常。”
那麼這個巨大的宇宙空洞到底為何不同尋常?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的一位研究空間物理的專家認為,這個巨大的空洞很有可能將顛覆“宇宙大爆炸”理論。
地球空洞說1
地球空洞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