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橋

天恩橋

天恩橋,又稱“真聖堂橋”,為上海市嘉定區境內現存最大的三孔石拱橋,故又稱“大橋”,周圍附近,人稱“大橋頭”,真聖堂,其實是一處不大的廟宇,現已不見蹤影,只知內供奉的是漢相蕭何。

建橋歷史與橋的形制


天恩橋,建於清初順治年間,同治十三年(1874)會元徐致祥等捐資重建,一塊記載修橋詳情的碑刻,今藏於嘉定區博物館。石階橋面全長40米,橋頂高5.5米,中孔凈跨11.5米,兩個邊凈跨5.5米,橫跨與橫瀝河之上。宏偉壯觀。半圓形的石拱,與水中的倒影恰成圓圈之狀。待到晚上來觀賞,江清月近,尤其佳妙。被列為“槎溪十八景”之一。

詩人題詠


無名
月夜登眺,野曠天低,心神為盪。
俯瞰南北,澄澈如正練。
清 呂王輔
不是垂虹鎖巨川,
半海腳底涌嬋娟。
置身直疑浮槎客,
撫景寧追擲杖仙。
色冷印慘千里跡,
影低劃破一溪煙。
未邀好酒丹陽尹,
奠野風光笑獨傳。
橋洞兩側的四幅對聯,同樣道出了大橋的氣勢。
一、雲際龍飛高麥百尺,波間虹卧彩耀三槎。
二、境接吳淞勢挾汪洋通萬頃,名顏真聖義兼廉讓媲千秋。
三、人傑地靈白鶴來飛傳勝跡,風恬浪靜彩虹耀映鎮槎溪。
四、行看月中桂子落,定是仙槎海上來。
三槎,槎溪都是南翔的雅稱,由槎溪可以聯想到漢代張騫乘槎游天河遇到牛郎織女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