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

武漢紡織大學二級學院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成立於1987年,服裝學科是該校的特色學科,服裝藝術設計是國家特色專業,湖北省重點學科,湖北省品牌專業,服裝結構設計是國家精品課程。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目前,服裝學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博士6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實驗設備精良。在本科教育中,設有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與表演和廣告設計與表演等專業方向。服裝學院現有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美學等三個碩士點。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

人才培養

服裝學科的優勢學科領域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現已建成了服裝數字化研究中心,其中包括:服裝CAD/CAM三維測量系統、數碼印花系統、單裁單量系統。實驗室面積近5000多平方米。此外,還建有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省服飾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近幾年來,服裝學院對外大力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已與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國家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和合作。聘請了俄羅斯國家自然科學院通訊院士、國家科學技術博士維克多教授為“楚天學者”服裝專業特聘教授,維克多教授為我院服裝專業、學科的發展與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2009年,服裝學院又新增設“楚天學者”崗位,聘請了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Ann Marie Fiore教授為楚天學者講座教授,帶領團隊開展服裝品牌和網路營銷等方向研究。在“大服裝”理念的指引下,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正在向著建成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服裝院校的目標前進。
迄今為止,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他們在行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相當一部分已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92級學生黃皆明同學作為喬丹的設計總監2010年被評選為中國十佳設計師;93級學生王鴻鷹在2000年、2005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2003年10月代表中國青年設計師赴法國“中國文化年”舉辦個人時裝專場發布會,2010作為中國新銳設計師再度被邀請參加法國巴黎時裝周,為母校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湖北省服裝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熊兆飛
湖北省服飾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大鵬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葉洪光
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易長海

獲得榮譽


經過多年努力,學院已成為全國十大知名服裝學院,至2010年已連續十一年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舉辦的“新人獎”大賽全國服裝院校排行榜綜合積榜名列第一。近年來,學生參加各類服裝設計大賽獲得獎項130多項,截至2010年來,該校學生已先後走出三十餘位國家級金獎得主,尤其是2008年以來走出了11位全國服裝設計及表演類冠軍,學校被譽為冠軍的搖籃。其中,2008年5月,紀超同學獲時尚長寧杯中國十大知名服裝院校邀請賽金獎,同年獲中國武漢國際服裝(院校)設計大獎賽金獎、市長特別獎。2008年李輝、林森同學獲中華杯童裝大賽金獎。2010年胡婷婷同學榮獲我愛新唐裝設計大賽金獎。服裝表演類專業走出1位世界季軍,4位全國冠軍。2009年,鍾陽陽同學獲新絲路模特大賽冠軍;2010年龐盼盼同學榮獲第37屆世界旅遊小組大賽世界最佳人氣獎,中國賽區總冠軍;張恩同學獲2010年中國時尚內衣模特大賽全國總冠軍;張瑩同學獲2010中國新塘國際牛仔形象大使大賽全國總冠軍。尤其是袁思怡同學作為國際小姐中國賽區總冠軍在全球70位競爭對手中,以其深厚的專業底蘊和人文素養脫穎而出榮獲國際小姐總決賽季軍,創該賽事中國選手最好成績,為中國爭得了榮譽。武漢紡織大學也獲得“美麗夢工廠”的美譽。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取得了顯著成果,2009年服裝學院“T度康健創新團隊”在湖北省首屆大學生創業競賽中力挫群雄獲得金獎,在2010年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學院與近三十多家著名服裝企業簽訂了學生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外實踐場所。學院重視國際學術交流,每年來自海內外近四十餘場的服裝專家的學術講座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術與文化氛圍,開闊了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激發了學生的飽滿的學習熱情,每年一度的“時裝周?時尚文化節”和服飾論壇更已成為武漢紡織大學亮麗的風景線與校園文化品牌,“美在紡大”的美名逐漸傳播開來並在服裝行業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