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子

詞語

販子,漢語詞語,拼音為fàn zi,指軍閥政客和非法行為的指責性用語,如戰爭販子,軍火販子,人販子。見於宋代周密《癸辛雜識別集·魚苗》和《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

出處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魚苗》:“江州 等處水濱產魚苗,地主至於夏,皆取之出售,以此為利,販子輳集。”
《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我是個小販子,本錢短少,守日子不起的。”
王西彥 《死在擔架上的擔架兵》:“時常有一些來歷不明的錢,供給她向門口搖小鼓的販子買些紅條綠格的東陽花布。”

解釋


以倒買倒賣牟利為生的人;
指往來各地販賣東西的人(多含貶義)。
飛鏢術語:販子是飛鏢術語MONGER的中文譯名,含義:不管贏得比賽所需的實際分數,拚命打高分,結果打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