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燈

李佩甫創作長篇小說

《城的燈》是當代作家的李佩甫長篇小說,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於2003年3月首次出版。

內容簡介


《城的燈》講述了農村青年馮家昌為了能夠成為城裡人,他極盡所能壓抑、束縛自己,在情感的漩渦中掙扎,在權力的迷陣中突圍,最終完成了他及整個家族“挺進”城市之役,既表現出了農民的隱忍與機智,又批判了這種現狀的不合理性,呼喚著時代變革的早日到來,呼喚著健康人格的重塑。作者通過歷史與現實的相互觀照,透視中國城市與鄉村的二元結構中,農民“逃離”鄉村、進入城市的艱難歷程。

作品目錄


第一章一、會跑的樹二、掛在樑上的點心匣子三、扎在腳上的十二顆蒺藜
四、不會叫的蟈蟈籠子五、人,一個人;手,兩隻手六、藏在谷垛里的紅柿第二章
一、寫在地上的“槍眼”二、立正,稍息,向右看齊三、長在紙上的心四、紅樓的“影子”
五、布菜的方法六、舞場上的“羊”第三章一、茄子,茄子
二、女人的宣言三、字門兒與字背兒四、手是苦的,心是甜的五、嫂啊,嫂
第四章一、舉起你的雙手二、你喜歡這個火柴匣子嗎三、“標尺”死了
四、誰是俘虜五、看好我的棋盤六、雪做的旗幟第五章 一、誰家的喜鵲叫了
二、城裡沒有星星三、一個牙印兒四、向螞蟻敬禮五、一百六十步
六、氣做的骨頭第六章一、一箭雙鵰二、走失的臉
三、九主意四、跪的智慧五、不平等條約六、人也是植物
七、一把笤帚的力量第七章一、於美鳳二、蘇武牧羊
三、我嘴裡有糖四、《上樑方言》的註釋第八章一、鐘聲響了
二、禮儀樹三、美是一種希望四、月亮花五、告示牌
六、六頭小獸第九章一、香姑墳二、五個蛋兒

創作背景


《城的燈》是作者在《無邊無際的早晨》那個坐在小轎車裡的人將包著的老娘土擲出窗外開始,有著種種生存的理由,為了改變前定的命運,不惜與現實交換他貧瘠卻也豐饒、頑強卻又薄弱的才智,為了進入城市,探討人與土地的關係背景下創作的。

人物介紹


馮家昌:一個打小在上樑村過著由貧窮帶來的窘困屈辱的生活的人,這種生活練就了他極度的自卑與不可想見的自負,同村村長女兒劉漢香喜歡上他,但同時也稱他為“你狼”,小說寫了這個“狼”人咬著冷冷的牙,咬破籬笆,從鄉村艱苦突圍,使自已成為一個城裡人。
劉漢香:馮家昌同村村長女兒,喜歡馮佳昌但看不慣他“赤腳大仙”,送了他一雙解放鞋,並強迫馮佳昌穿上。
人物介紹參考資料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城的燈》披露人物的複雜性和普泛性,把犀利的筆觸深入到人性的根部,尖銳而有力度的揭示了貧窮對人的異化和腐蝕。作家通過對馮家昌、劉漢香這兩種進城之路和各自人生價值取向的著力呈現與比照,在呼喚健康人格重塑的同時,也深情期待農村變革的深人和徹底。
該小說所表達的意蘊不算新鮮,但卻是重大、深邃,帶有貫穿性的,是傳統與現代衝突中的一個說不盡的話題。由於中國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由來已久,城鄉在物質與精神生活方式上的差異懸殊,都市對鄉村構成了巨大的誘惑與吸引,於是,逃離鄉土,進入城市,由農村人變為城裡人,便成為現當代文學中不倦的命運主題。然而,不同歷史時期里人們離別鄉土進人城市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或者側重於政治的需求,或者側重於經濟和市場的理由,所包孕的歷史文化內涵也大為不同。這也就決定了這一母題具有常寫常新的基質。
藝術特色
《城的燈》通過歷史與現實的相互觀照,透視在中國城市與鄉村的二元結構中,農民”逃離”鄉村,進入城市的艱難歷程。小說文字溫婉,具有詩性的張力。以抒情詩般的句式,音樂般的節奏,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可感可觸的藝術氛圍。
該小說以詩意的敘述和溫婉的文字,通過中原地域特定的日常生活場景和歷史與現實的相互觀照,給我們展現了農民逃離鄉村進人城市的艱難歷程。無論是小說精心營造的如觸凝脂般的藝術氛圍,還是作家對沉隱在社會和人際關係中的鄉俗文化、權術文化、諸般人性的深人洞察,都使我們在精神和審美上飽受著一部優秀作品的強烈震撼和衝擊。

作品影響


衍生作品
2008年9月,《城的燈》改編電視劇《下輩子做你的女人》。

作品評價


信陽師範學院文學院講師樊會芹《李佩甫研究》:《城的燈》比《羊的門》似乎稍嫌力弱,但在題材的界域和人物的類別上卻有新的拓展,而且其思想探尋價值和倫理叩問價值亦不可忽視。

出版信息


書名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
城的燈(新版)9787506389181作家出版社2016年7月 
城的燈97875063476312009年7月 
7535424775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3月 

作者簡介


李佩甫,河南許昌人,中共黨員。1984年畢業於河南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1971年參加工作,歷任許昌市文化局創作員,《莽原》雜誌社副主編,河南省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院長等。現為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河南省作協主席。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莊重文文學獎、飛天獎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文學優秀長篇獎。
李佩甫
李佩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