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含水層

地下含水層

地下含水層是指埋藏於地表以下貯水性能較強的岩土層。簡稱含水層。其中,接近地表的含水層稱為第一含水層,往下依次為第二、第三………含水層。

基本概況


(ground aquifer)埋藏於地表以下貯水性能較強的岩土層。簡稱含水層。一般介於兩個貯水性能相對較弱的隔水層之間。含水層與其上部隔水層的交界面稱為該含水層的頂板,含水層與其下部隔水層的交界面稱為該含水層的底板,頂板與底板間的距離稱為該含水層的厚度。含水層的空間形態為不規則片狀或條帶幾何體。含水層的三維延伸距離,小的只有幾十厘米,大的可達幾十千米。
按含水層的岩性組成,可劃分為基岩破碎帶或風化帶含水層、碳酸岩岩溶含水層和第四系鬆散岩系孔隙含水層3種;按含水層中地下水水力特徵,可分為潛水含水層(地下水位低於含水層頂板)和承壓含水層(地下水位高於含水層頂板)。中國各種含水層發育齊全。地表以下隔水層與含水層的相間分佈,構成了地下空間上的含水層的多層展布。其中,接近地表的含水層稱為第一含水層,往下依次為第二、第三………含水層。
含水層貯水量大小主要取決於含水層的厚度和岩性組成。含水層的厚度愈大,組成的岩土顆粒愈粗大,其貯水量也就愈大。在中國,山前傾斜平原的含水層厚度達20~50米,由粗砂或卵礫石組成,故貯水量大,單井出水量一般在60~100立方米/小時;濱海平原的含水層厚度只有5~10米,由中砂或粉細砂組成,故貯水量小,單井出水量一般只有20~40立方米/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