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所鎮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下轄鎮

九所鎮,隸屬於海南樂東黎族自治縣,轄16個行政村,鎮域面積19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62.13公頃(水田3346.67公頃,旱地3180公頃);坡地3013.33公頃。海岸線長10公里。常住人口47053人(2020年),流動人口主要是冬季候鳥人群,居住時間主要是從當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98.7平方千米。

九所鎮地處位置優越,交通發達,環島高鐵站、環島高速路九所出口坐落較近,離即將開通的中線高速路口12公里,通海公路、正在建設的濱海公路互相貫通,交通十分便利。九所鎮依山傍海,有10公里的海岸線,自然資源豐富,光照充足,空氣清新,無工業污染,是一個天然的氧吧。九所鎮屬熱帶海洋氣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陽光充足,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生長,是全國南繁育種和海南無公害季節瓜菜種植基地。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2萬元,同比增長7.6%;農民人均純收入9937元,同比增長19.2%。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

1958年,屬樂東縣。1987年,設置九所鎮,劃歸樂東黎族自治縣。2002年,九所鎮、樂羅鎮(除望樓、球港、羊上3個村委會外)、沖坡鎮(包括沖塘豐、抱旺、沖坡、赤塘、鏡湖、新貴6個村委會)、鶯歌海鎮的龍棲灣社區居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居委會)合併,設立九所鎮。截至2018年末,九所鎮戶籍人口54159人。截至2020年6月,九所鎮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九所新區。2019年10月,九所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11年,九所鎮財政總收入2.75億元,比上年增長30.9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754.91萬元,企業所得稅3012.94萬元,個人所得稅196.4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351.08元,比上年增長27.66%。截至2018年末,九所鎮有6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5個。

歷史沿革


九所鎮
九所鎮
1958年前屬崖縣四區,1958年屬樂東縣,1987年置九所鎮。1997年,面積147.9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九所、十所、羅馬、四所、中一、中二、山腳、新莊、抱淺、赤公、抱苟11個村委會。2002年,九所鎮、樂羅鎮(除望樓、球港、羊上3村)、沖坡鎮的塘豐、抱旺、沖坡、赤塘、鏡湖、新貴6村、鶯歌海鎮的龍棲灣居委會合併,設立九所鎮。
2015年6月,海南省政府調整樂東縣九所鎮和利國鎮行政區劃,將九所鎮位於望樓河東岸的赤塘、沖坡、塘豐、樂一、樂二、樂三、樂四村委會和河東、望樓港社區居委會劃歸利國鎮管轄。 

地理環境


土地資源

九所鎮位於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西南沿海,是黎漢聚居、經濟、政治、文化較為發達的農業大鎮。鎮轄面積198.7平方公里,東接旅遊勝地三亞市,西至新豐田洋,南臨大海,北倚群山,中部屬沖積層小平原。有六個千畝以上的大田洋,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條件良好。

氣候

全年氣溫溫和濕潤,四季如春,年平均溫度20-26℃,平均日照量度1300小時,年降水量1653.4毫米,是樂東縣一個理想的天然大溫室。從1984年起,每年都有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的農業專家到該鎮進行玉米、水稻制種,是全國制種的先進鄉鎮。九所鎮屬熱帶海洋氣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陽光充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末,轄龍棲灣、河東、望樓港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抱荀、九所、中灶、十所、羅馬、四所、赤公、海坡、抱淺、新莊、老坡、山腳、抱旺、沖坡、塘豐、赤塘、新貴、鏡湖、樂一、樂二、樂三、樂四22個村民委員會,72個自然村;下設10個居民小組、288個村民小組。 
2015年6月,經海南省政府同意,將九所鎮位於望樓河東岸的赤塘、沖坡、塘豐、樂一、樂二、樂三、樂四村委會和河東、望樓港社區居委會劃歸利國鎮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九所鎮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九所新區。 
九所鎮區劃詳情
龍棲灣社區抱荀村九所村中灶村十所村
羅馬村四所村赤公村海坡村抱淺村
新莊村山腳村抱旺村新貴村鏡湖村
老坡村海南省樂東監獄社區///

人口民族


九所鎮
九所鎮
全鎮共轄16個行政村(其中3個黎族村),總人口51706人(其中黎族同胞7163人)。2011年末,九所鎮轄區總人口8209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84人,城鎮化率2.66%。另有流動人口1694人。總人口中,男性45808人,佔55.80%,女性36285人,佔44.20%;14歲以下19243人,佔23.44%;15~64歲6.29萬人,佔76.63%;65歲以上5147人,佔6.2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5719人,佔92.24%;黎族6374人,佔7.76%。2011年,人口出生率13.35‰,人口死亡率0.26‰,人口自然增長率13.0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0人。 截至2017年末,九所鎮常住人口47121人。 截至2018年末,九所鎮戶籍人口54159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47053人(2020年)。

政治


領導班子
姓名職務
傅德波縣政協副主席、鎮黨委書記
林素梅鎮人大主席
邢毅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陳太標鎮黨委副書記
洪詒藝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劉南子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羅盛頓鎮黨委委員、鎮紀委書記
曾繁虎鎮黨委委員、鎮人武部長
陳倩倩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
勞寶興鎮黨委委員
韋昌明鎮人大副主席
邱偉濤副鎮長 

經濟


綜述

2011年,九所鎮財政總收入2.75億元,比上年增長30.9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754.91萬元,企業所得稅3012.94萬元,個人所得稅196.4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351.08元,比上年增長27.66%。
居民收入
201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2萬元,同比增長7.6%;農民人均純收入9937元,同比增長19.2%。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
截至2018年末,九所鎮有6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5個。

第一產業

農業
2011年,九所鎮有耕地面積10.9萬畝,人均1.34畝(按總人口計算)。
2011年,九所鎮農業生產總值達1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3.82%。
九所鎮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480噸,人均1010.8千克,其中水稻5440噸,玉米840噸,白薯700噸。
九所鎮的主要經濟作物為瓜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5.1萬畝,主要品種有豇豆、青椒、茄子類、青菜類等,其中豇豆3.5萬千克。
九所鎮的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和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8萬頭,年末存欄0.6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36萬隻;家禽飼養量7.6萬羽。
農業發展
全鎮建成2處高標準的反季節瓜菜標準化生產推廣基地(即新豐田洋、熟田洋玉豆生產基地);發展以大棚哈密瓜設施、熱帶花卉為主的生態農業,花卉觀光農業建成650畝的生產基地,建成哈密瓜生產基地5個,總面積達4006畝;引進南繁育種5萬畝,全鎮南繁育制種單位總共有62家,單位、公司18家,個人企業44家;積極調整海洋捕撈作業結構,爭取貸款造大船,提升龍棲灣社區漁民遠洋捕撈能力。

第二產業

工業
九所鎮的工業有鋁礦開採、籮筐製造、紙箱廠和冷凍廠。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5616萬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0.9%。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九所鎮有商業網點336個,職工1200餘人。
2011年,九所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690萬元,比上年增長25.35%。房地產業引進9個大項目,完成310多萬平方米商住、休閑、養生房產建設,總投資達78.3億元,總銷售額110多億元。
電信業
2011年,九所鎮電信業務收入90餘萬元。

文化


名稱來歷
原為明代海南衛第九守御所駐地得九所村名,后因鄉、鎮政府駐於九所村而得名。

交通


九所鎮地處位置優越,交通發達,環島高鐵站、環島高速路九所出口坐落較近,離即將開通的中線高速路口12公里,通海公路、正在建設的濱海公路互相貫通,交通十分便利。
2011年,九所鎮境內有海南西線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海南西環鐵路從中穿過,規劃建設中西環高鐵(九所設站)和的中線高速都交會於此,梅山機場也在規劃中。南距三亞鳳凰機場僅40千米,北距八所港80千米。
2011年末,九所鎮日發客運汽車100班次,曰均客運量1000餘人次。
2011年末,九所鎮道路總長度10.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13米;城市橋樑4座,總長度0.42千米。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九所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600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26所、初級中學2所,中小學在校生9684人,在校生適齡入學率達99%以上,建成校舍78073平方米,人均8.06平方米。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九所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68戶,各類圖書室25處,藏書21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文學業餘創作隊伍52人。

體育

2011年末,九所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看台設座椅1000張,8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九所鎮有醫療衛生院2個,村級醫療衛生室25個。共完成650例的白內障復明手術。

社會保障

2011年,九所鎮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2456人,徵收保險金260多萬元,城鎮參保率達99%;全鎮五保戶269戶,農村低保戶657戶,城市低保戶282戶。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6202人次。少數民族地區(抱淺、抱荀、赤公村)農村茅草房改造累計完成104戶,受益人口403人;危房改造累計完成255戶,受益人口654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九所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2千米,投遞點15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4000餘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2.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2400餘件。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8636戶,比上年增加136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49.83%,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15389萬戶,比上年增加338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97.6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21千米,主幹電纜達13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115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115萬個,寬頻接入用戶1028戶,比上年增加130戶。
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九所鎮有天然氣供氣站4個,天然氣居民用戶9338戶,燃氣普及率為57.35%,月天然氣平均用量36750萬立方米。
給排水
2011年末,九所鎮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100千米,生產能力4萬噸/日。
供電
2011年末,九所鎮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
園林綠化
2011年末,九所鎮有園林綠地面積167.86公頃,其中公共綠地93.08公頃,綠化覆蓋率0.68%,人均綠地20.45平方米。

獲得榮譽


九所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九所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