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大富

1967屆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學生

蒯大富,1967屆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學生。

在文化大革命中,蒯大富和北京大學的聶元梓、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統稱為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領袖,領導、參與了文革初期的一系列造反活動,文革后被判有期徒刑17年。著有《蒯大富人生權術36則》(載於《天涯》1998年第一期)。

人物經歷


文革前
文革時期的蒯大富
文革時期的蒯大富
1945年9月13日,蒯大富出生在江蘇省濱海縣,祖父是新四軍的戰士,父母都是1940年代的中共黨員。
蒯大富讀書刻苦,學習成績優異,然而他並不是一個書獃子。在初中讀書時,就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並且成為學生骨幹分子。
蒯大富父母都是共產黨員,蒯大富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對政治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也表現出了很強的組織能力。
1963年,蒯大富高中畢業參加高考,他報的是清華大學。當年9月,被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錄取。
文革時
1966年6月1日,中央廣播電台全文播出了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全國上下興起了造反運動。蒯大富到一些大學看大字報,不久便要求同駐清華大學的工作組負責人進行公開辯論。1966年6月由於率先提出“炮轟”壓制文革的工作組,並要求奪權。工作組認為蒯大富是“假左派,真右派”,蒯大富被打成右派學生。因絕食以示抗議,被開除團籍並關押18天。7月21日,陳伯達派中央文革成員王力、關鋒來到清華大學看望關押中的蒯大富。7月29日,工作組撤銷。8月4日,陳伯達等人到清華大學參加批判以王光美為首的工作組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大會,為蒯大富平反。蒯大富獲得“解放”,成了著名左派。康生指示從清華大學接蒯大富參加北京市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文革積極分子”大會。隨即蒯大富參與創建清華井岡山兵團並成為第一把手(人稱“蒯司令”),當上了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革命造反總司令部(又稱首都紅衛兵第三司令部,簡稱三司)副司令。
蒯大富向周恩來彙報工作
蒯大富向周恩來彙報工作
1966年12月18日,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張春橋在中南海西門單獨接見蒯大富,聽取了彙報,並布置了打倒劉少奇和鄧小平的任務。蒯大富返回清華后,召開了井岡山總部的會議,傳達了這一精神。12月25日,蒯大富率五千餘人從清華大學赴天安門廣場遊行,一路上打著“打倒劉少奇”、“打倒鄧小平”的口號,到達天安門廣場后,召開了“徹底打倒以劉、鄧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誓師大會”。然後分五路以廣播車開道在王府井、西單、北京站、菜市口等繁華地帶演講、散發傳單、張貼大字報。被稱為“一二·二五大行動”。
“智擒王光美”:1967年1月6日傍晚,蒯大富給王光美撥電話,謊稱王光美的女兒劉平平被汽車撞傷,正在人民醫院搶救,需要家長簽字。於是劉少奇、王光美驅車來到醫院,沒有發現女兒,卻看到了作為人質扣留的兒子和另一個女兒。後來王光美被扣留並被紅衛兵帶到清華大學準備批鬥,第二天在周恩來的干預下,才得以返回家中。對於此事,蒯大富曾得意地宣稱:“為革命造謠是光榮的!”也就是從那時起,蒯大富把“打倒劉少奇”的口號率先推向了全國。
1967年,受中央文革指派參與上海“一月奪權風暴”。3月率先批判“二月逆流”。
1967年4月10日,清華大學紅衛兵召開萬人大會批鬥王光美,彭真、陸定一、薄一波、蔣南翔參加陪斗。
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蒯大富當上了北京市革委會常委,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代表大會核心組副組長。
1967年6月上旬,北京造反派組成“揪斗劉少奇火線指揮部”,圍困中南海,採用喊口號,貼標語,高音喇叭廣播,甚至絕食的方法,勒令劉少奇寫檢查,低頭認罪,接受批鬥。蒯大富和他的井岡山兵團在火線指揮部充當主要角色。
1967年7月25日,林彪接見紅衛兵,蒯大富還登上了天安門。27日,武漢“七二〇”事件后在王力授意下蒯大富指揮手下貼出了“打倒徐向前”的大標語。28日,清華井岡山兵團的小報登出了打倒徐向前的聲明。29日晚上,蒯大富手下一批人抄了徐向前的家。30日,蒯大富在清華井岡山兵團總部召開討論會。會上,蒯大富把二、四方面軍的幹部打成“帶槍的劉鄧路線”,並進一步煽動“打倒徐向前”。主持召開各地紅衛兵參加的“目前形勢分析會”,提出“揪軍內一小撮”口號。
1967年10月17日,在《井岡山》報上發表《無產階級大奪權萬歲》,大談“奪權經”。
1968年5月,蒯大富組織了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文攻武衛總指揮部,指揮清華大學兩派武鬥。30日凌晨攻擊反對蒯大富的群眾組織,導致18人死亡,1100多人受傷,30多人終生殘疾,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逾1000萬元。清華的武鬥引起了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的大規模武鬥。7月27日首都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簡稱工宣隊)進駐清華大學,卻遭到了蒯大富手下的抵抗,開槍造成5名工宣隊員死亡,七百多人受傷。
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澤東召見聶元梓、蒯大富、韓愛晶、譚厚蘭和王大賓“五大領袖”,批評了蒯大富。五大領袖返回學校,動員手下放下武器,停止戰鬥。
1968年12月,被分配到寧夏青銅峽鋁廠(冶金部三〇四廠)任技術員。1970年11月,蒯大富被以清查“五一六”名義被送到清華大學接受審查。
1973年審查結束后,被安排到北京石化總廠東風化工廠(一說北京東方紅煉油廠)監督勞動。
文革后
蒯大富
蒯大富
1978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全校師生大會上,被北京市公安局宣布逮捕。1983年3月10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殺人罪和誣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先被關押在北京秦城監獄,後轉移至青海共和縣塘格木監獄。
1987年10月31日,被釋放,回到青銅峽鋁廠工作。
1988年8月,與北京大學78級學生羅曉波在南京登記結婚,后育有一女。
1992年,偕妻子到山東省蓬萊市登州鎮司家莊振興實業總公司工作,任總工程師。
2011年4月24日,回到母校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活動。

個人作品


作品名稱時間出版社作者
蒯大富人生權術36則蒯大富
清華文革“五十天”2013年12月中國文化傳播出版社蒯大富

人物爭議


群醜圖

作品
文革期間有一幅《群醜圖》,用漫畫的風格,醜化國家、軍隊和地方政府的一百多名領導,包括劉少奇、鄧小平、陶鑄、彭德懷、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賀龍、萬里、薄一波、王光美、李維漢、王任重、彭真、肖望東、錢信忠、劉瀾濤、何長工、呂正操、劉志堅、李井泉、林楓、安子文、梁必業、陳鶴橋、肖向榮、陸平、劉仁、蔣南翔、鄭天翔、田漢、齊燕銘、周楊、陸翰生、鄧拓、夏衍、吳晗、廖沫沙、謝繼環等。
作者
傳言此圖是蒯大富及其手下於1966年11月繪製的,但根據現有材料,另有說法稱此圖是中央美院附中畢業生翁如蘭(其父親翁獨健是大歷史學家)所作。該圖作者究竟是何人,還需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