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泳佳

平泳佳

目錄

正文


媒體報道
———————————————————————————————————————————————————————————————————————
做學生網站靠的是熱情
2003年08月15日
上海青年報
和平泳佳約定採訪的那天,他有事要晚到20分鐘。所以記者有時間和他的兩個“手下”——whopawho.net的庄毅和高儀儒聊了聊天。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這兩個大男孩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著“whopawho”的過去和現在,話題始終沒有離開過網站。看得出,他們都以這個網站為驕傲,對網站的感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
高高大大的高儀儒打開他那台1萬6的Sony筆記本,讓記者看他們的網頁,聽他們最新
開設的網上電台。他說,配這麼好的電腦完全是為了網站工作的方便,不過,這個電腦不是他自己買的,而是他父母資助的。
記者曾聽說開網站是很“燒錢”的,“whopawho”的成員都是在讀的學生,平時網站開銷的經費又從何而來?庄毅說,除了上南中學資助一部分錢以外,平時都是自費,而且是沒有收入的。“像我們的‘頭’(平泳佳)自掏腰包都好幾萬了,我們做學生網站的,靠的是熱情。”
熱情,在採訪平泳佳時,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這股子熱情。說他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好,記者很難想象,在沒有經費、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大人們能用熱情來創辦一個網站,並且支持3年多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其實,在整個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他們這群在人們眼裡還是大孩子的“80年代生人”有很多想法,也敢於去嘗試自己的“異想天開”。就像平泳佳,高一的時候他說想辦個網站,高二的時候他說喜歡徐靜蕾。一年後,網站辦起來了還挺紅火,兩年後,他竟真的找到徐靜蕾。或許,平泳佳的成功是有偶然的因素,但他和他的團隊能為一個目標而付出自己的全部,僅憑這難能可貴的一點就不值得我們為他們而喝彩嗎?
相關鏈接:
“17歲的CEO”把熱情當錢燒
17歲成為上海門戶學生網站的CEO,20歲不到,將自己的經歷寫成《17歲的CEO》,新書在上海書城上架沒幾天,就賣出了30本一天的佳績。也許有人會感嘆:後生可畏。因為在這麼年少的時候能夠帶上這些光環,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這裡面有運氣,有眾人的幫助,但更多的是自身努力。
不過,這位年輕的CEO並不打算做一輩子,或是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CEO。他現在的目標是認真地讀完大學,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製片人、高級經理人或是其他什麼的。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不斷創造,創造出自己的未來。
這就是平泳佳。在8月16日他簽名售書的前夕,記者採訪了這位不滿20歲的whopawho.net的掌門人。
本版撰文/記者吳瑋實習生/董雪
從遊戲玩家到網站首席執行官
記者:聽說你不精通計算機技術,那你是怎麼會想到創辦一個網站並成為網站的首席執行官?
平泳佳: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能夠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於是我開始尋找每一個好讓自己發光發熱的機會:參加學校的辯論賽、做課代表、加入學校的電視台什麼的。我感覺自己除了學習成績一般,各方面的素質還是不差的,只不過沒有機會而已。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我就有了自己的電腦。我開始像別人那樣為能用電腦玩FIFA97而興奮不已。可能當時我也隱約感到這個被叫做電腦的東西會改變我的生活。至於CEO這三個字母究竟代表了什麼,由於我的英語太菜,也是到後來才知道的。
在上海召開財富論壇的時候,我從電視里看到了Microsoft的比爾·蓋茨、看到了HP的費奧麗娜、看到了sohu的張朝陽。看著這麼多創造著數以億計財富的CEO們,對於CEO的崇拜或是一種沒有根據的狂熱就從那時開始了。我給自己起的英文就叫pingsoft,因為有Microsoft的一半。不過,崇拜歸崇拜,我並沒有妄想過17歲的自己能和CEO扯上什麼關係。後來,知道了韓寒他們,我一下子明白了普通人可以做很多東西,只要你願意去做。在高二的時候,在學校的支持下,我擔任了計算機發展社團的首任社長,並決定做一個社團的網站。“whopawho”是當時一個女同學不經意中說出的名字,我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氣勢,在2000年6月5日這一天,我在網際網路上註冊了www.whopawho.net。
記者:你覺得做一個年輕的CEO應具備怎樣的才能?17歲這樣的年齡是否適合做一個CEO?
平泳佳:我感覺像我這個年齡要做網站CEO的話,要有3個“力”——魄力、想象力、親和力。由於我們還是學生,沒有經濟來源,比如當時我們就根本付不起租用伺服器的錢。我要求參加社團的人需要交會費,此外,學校也給我們網站資助了幾千元錢。但是辦網站這些錢還是不夠的。我自己陸陸續續投向網站的經費也有三四萬,都是給IT雜誌寫文章以及打臨工賺來的。賺錢不容易,但用在網站上還是很值得,因為這個網站維繫著大家的感情。
網站要提高知名度需要想象力。在學校里,我們的網站舉辦了第一次面向全市的人才招聘會;召開了學生網站史上第一次新聞發布會;為患絕症的同學發起義賽;策劃了“環校的千人長跑”——每一次的活動使得whopawho逐漸地被大家認識、熟悉起來。還有,作為一個學生網站,大家做網站靠的更多是熱情,雖然我們只有20來個人,但大家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學生,很多人的能力是高於我的。並不是說我做了CEO就要處處感覺高一等。所以我感覺做CEO需要的一項素質就是親和力,否則根本不能發揮出團體的力量。
我自己認為17歲做CEO並不適合,這個年齡還是要以學習為重,等有了更多的“基礎”,做CEO相對會更加得心應手。我感覺自己是一個特例,決不是孩子的榜樣。其實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目標,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實際的。
這個“韓寒”要上大學
記者:社會上曾討論過韓寒現象,有的人因此得出結論,成才並非要經過上大學這樣的“傳統”過程。你是怎樣認為的?
平泳佳:我曾經說過,進入一所名牌大學是小時候就有的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我願意放棄一切,包括CEO。目前的事實是我考上了大學,同時還是whopawho的CEO。但我始終覺得如果有機會還是要上大學,以後我可能還會到國外進修經濟管理。
相信有人若站在我的立場上可能會考慮放棄學業,不過我不會。因為在這個“象牙塔”里,有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空間,有培養素養的氛圍。我想在我讀完大學回到上海的時候,我可能已經不是CEO了,可我將依然能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依然能在與別人的競爭中成為勝者,因為任何時候知識和修養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
學生網站不懼網路泡沫
記者:有很多的CEO在網路泡沫破滅的同時也銷聲匿跡了,你是否也會感到這樣的生存危機?有朝一日你會離開whopawho,從CEO的位置上退出嗎?
平泳佳:確實有很多的先例,一個曾經紅火的網站就這樣消失了,其中不乏一些當時很有名的學生網站。我覺得做網站,不能單純地講究技術,很多CEO都是從事計算機技術,其實他一個人就可以把一個網站給搞定。我一直認為,做網站要學企業的生存模式。我們的whopawho成立3年多了,從創辦一開始,學的是企業的設置,就是部門制,即使學不象樣,也要努力地學。而且人才也是網站發展的關鍵,我們的團隊都是在校學生,大家都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人才能進步。
記者:那你今後有什麼目標嗎?
平泳佳:目前我很喜歡我讀的電視製片的專業,我等畢業以後,可能會去做一個製片人什麼的,我也考慮過到國外學習經濟管理類的學科,學成之後再回來,在企業中從一個小職員開始做起,做到高級的職位。對未來我是無所畏懼的,我知道自己可以去做別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所以我有膽量去圓自己更加遙遠的夢想。
-個人檔案
個人經歷:
1990.9就讀上海市盧灣第一中心小學
1995.9就讀上海市上南中學
2000.5創建whopawho網站,出任CEO
2002.9就讀中央戲劇學院
2003.7 whopawho網站點擊量超過200萬,成為上海最知名的學生網站
———————————————————————————————————————————————————————————————————————
17歲CEO拍電影全國高校上映
2004年06月15日
上海青年報
17歲就當上上海學生門戶網站“whopawho”的CEO,4年後一直“熱愛挑戰”的平泳佳又和一群沒有學過電影的大學生引資近10萬拍攝一部電影,公開在全國幾十所高校巡迴上映。和目前普遍的大學生DV不同,他們首次用商業操作模式,把電影“包裝”好了讓市場來“評分”,成為中國首部上映的學生電影。身為製片人的平泳佳昨天在北京通過電話表示,這個大膽想法在3年前就萌發了。
據悉,該片述說了同所大學就讀的男孩簫生、女孩秦雙,在面對金錢與愛情、現實與理想時,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有意思的是,平泳佳客串了菜販、麻將“搭子”、過路人等群眾角色。原來,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全都擔當了一些角色,而且演員導演包括群眾演員等沒有一分酬勞,劇組只是支付一人一天8元的飯錢,一人所有拍攝期間120元的交通費。
為了這個“處女作”,劇組沒敢馬虎過一點,平泳佳介紹,為尋找鏡頭需要的一個下面有鐵軌的天橋,他們一直找到杭州,等拍完了沒顧上看一眼西湖就回到上海,讓劇組裡那些從未到過杭州的上海學生“遺憾”不已。
———————————————————————————————————————————————————————————————————————
“路線圖計劃”助大學生圓電影夢
2007年07月01日
新聞晨報
目前不少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影視創作只能小範圍傳播,很難接觸到觀眾市場。為改變這種現狀,昨天,一項旨在鼓勵扶持在校大學生進行影視創作實踐的公益活動———學生電影發展“路線圖計劃”在滬發布。
“他們都懷著純真的電影夢進入校園,渴望有一天能夠實現夢想。”該計劃發起人、中央戲劇學院製片管理系畢業生平泳佳以“過來人”的經歷告訴記者,但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實踐機會,“拍攝的DV作品以只能在很小的範圍內傳播,他們的電影夢看來遙遙無期。”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李亦中表示,此項“計劃”將為影視類大學生提供實踐平台、在經費、設備、學制、專業指導等方面做有益的嘗試。
———————————————————————————————————————————————————————————————————————
從網站CEO到電影製片人
2005年08月07日
新民晚報
平泳佳 21歲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製片管理專業
中學的時候,我成績平平是那種挺不起眼的學生。當時我想,如果搞個社團,應該很牛。那會兒,開始流行做主頁,我想假如能把自己的照片放到網上去,那多牛啊,於是我決定搞一個電腦社團,為學校做主頁。我找到年級里懂編程的同學,說服他和我一起干。後來我又想辦法說服學校的老師,給我們活動經費。“WHOPAWHO”就這樣誕生了。現在它已經成為上海最有影響力和生命力的一個學生網站,並且有了“.COM”的域名。和它同期冒出來的其他學生網站先後都出現了問題,只有我們的沒有,因為我不懂編程,作為網站的CEO,我認為我不需要會編程,會找錢才是最重要的。
高三時我們班的兩個女生要去設在上戲的藝術類專業報名點報名,她們要我陪著一起去。到了上戲,看到美女如雲,我的同學退卻了。我想,來都來了,那就看看吧,於是我報了個名。在面試時,我向考官講起了我的網站和有了網站以後的幾次壯舉。再後來我就接到了中戲的錄取通知書。
在大學里,我拍了兩部比較有影響力的電影。一部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學生電影《雙生》,純粹靠炒作的,2萬拍的,8萬宣傳,獲得了比較大的反響。還有一部《英雄本色》,35mm膠片,北京電影學院投資了所有的設備,除去設備,大概花了25萬,明年會送國外參展。
兩部電影我都是製片人。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怎麼達成一種平衡。不僅僅是錢,而是要讓整個體制相信你,去適應體制下的運作方式。找錢僅僅是要讓投資方相信他這些錢可以達成多大的作用。第一部電影,投資方給了10萬,我們在全國各大高校巡展,在上海開首映式,出現在包括亞洲衛視在內30多家的媒體,這就是給贊助商的信心。
《雙生》在北京電影學院公映的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事實上,這是一部炒作大過影片內容的實驗性DV電影,簡單地說這部電影是製片方的成功,所以在那裡後果可想而知,全場起鬨,說我毀了中國電影,甚至有人扔瓶子下來。那是一個1000多人的電影院,當時雖然我也緊張,但我還是讓自己冷靜。有一點我很清楚,這部電影即使受到再大的批判,但公眾輿論都是從正面進行報道的,認為這是當代年輕人精神的象徵,所以把握正面輿論導向是我做網站或者做電影都最為注重的,那以後電影學院很多人想和我合作,也就有了後來的膠片電影。
我雖然是個藝術類的學生,但學的是管理,現實中也有一個很大的平台給我去實踐,我們是真的把學到的東西用在自己的工作上。要說做這一切的目的,我想,我是為了嘗試新的東西,希望有一個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想法,絕大多數人沒能力這麼去做。
———————————————————————————————————————————————————————————————————————
香港亞洲衛視
2004年05月18日
張愛玲年輕時有一個說法:「出名要趁早噢!」這在當時是個別現象,但在今天的中國,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才華掩不住,成名要趁早,不少八十年代出生的新世代,抱著「朝花朝拾」的觀念,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亮起旗號,闖名堂。高速運轉的資訊時代把這些新世代提前在新世紀衝出社會,當起家來。這一集貼身追訪了三個腦子轉數與尋常人不同的北京青年,看看他們如何把自己的生命當家作主
現時在北京大學同時修讀三個學位的黃思路的生命態度是:與其朝花夕拾,不如帶露折花。黃思路從出生至今,帶露折花,全面掃蕩的成績驚人。她十三歲便因全面發展的表現突出而被評選為「全國十佳少年先鋒」之一,做過電視節目主持人,年紀輕輕便數次取得獎學金出國學習,且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兩本暢銷書,在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黃思路走的可說是比較正統的大路,但她走的又偏偏與別人有點不一樣,黃思路要走在眾人前頭脫穎而出之餘,也要走得別具個性化。
生於1982年的張東旭是一個地道的北京男孩,他放棄了學業,日子過得挺晃晃悠悠的,用他自己的話形容,他是當了個職業幻想家。張東旭在北京衚衕里長大,敏感而有才華。昔日十六、七歲的張東旭是個拿著噴漆器呼嘯青春,在都市中獨個兒玩塗鴉2000年10月他出版第一本書《我是天使,我不騙你》,出了名,有起,也有跌,后復靜了。今天的張東旭特別討厭那時候的自己,然而他依然努力寫作畫圖,依然戲劇化的拿幻想打造明天,依然渴望著東山復出,依然盼望著名利兼收。
來自上海的平泳佳,在北京戲劇學院就讀。然而他自知藝術不是他的本事。平泳佳十七歲便設立網站做CEO,廿歲出頭的他最近策劃出品了一部完全由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弄出來的電影,他雄心勃勃的要把這片子成為第一部在國內商業影院放映的學生電影。平泳佳提早把自己放在成年人的商業世界中滑浪,因為這對他來說是個蠻刺激挺好玩的遊戲。玩重複的遊戲著實不夠酷,他策動的人生遊戲便新新鮮鮮的一個接一個的玩下去。旁邊的同代人看見他們,會不會說:「就是他們在威脅我們
——————————————————————————————————————————————————————————————————————
誰怕誰?——網路石器時代的孩子英雄[/font]
2003年08月20日
上海一周
一個人以後會怎麼樣,通常在他上學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比如現在我的幾個基本進入中產的朋友,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露出高過其他人的經營頭腦,有的善於交際,可以毫不費力地在學生會坐上主席的位子;有的理財有方,積攢的生活費全部投資股市,在大學里就過著滋潤的日子;有的會做生意,賣唱片,賣自行車,甚至還會在開學的時候賣涼席和暖瓶,有時候一天就可以凈賺到4位數。
所以看完這本《十七歲的CEO》,我想這個平泳佳以後也不會是個省油的主。這個文科出身的人會當上學生門戶網站的CEO,當時小小年紀已經懂得如何利用傳統媒體提升自己網站的知名度。在他離開網站到大學讀書的幾年後,這本《十七歲的CEO》火熱出爐
我的那些朋友和平泳佳,屬於兩代人。朋友們屬於70年代,這代人被稱為難以定義的一代,他們活在時代的夾縫裡,心靈和身體總是矛盾地彆扭在一起。而平泳佳屬於80年代,現在,他們叫“新新人類”。我一直認為現在的孩子要比從前成熟得多,平泳佳是個好例子。
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偶像。80年代的孩子遇到了電腦和網路,和整個大社會一樣,這群孩子的偶像是比爾·蓋茨和網路英雄,就像電影《長大成人》里的那代人的偶像是保爾·柯察金。說實話,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對中學生門戶網站的情況基本上一無所知,只是從書中提供的情況看,網站在中學生中間應該還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隨著網路的退潮,它似乎今不如昔,但平泳佳應該算得上網路石器時代的孩子英雄。平泳佳借著經營這個網站的成功,被中央戲劇學院影視藝術管理系破格錄取,對他來說,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張朝陽喜歡作秀,他代表了這個需要自我標榜的時代。像平泳佳這樣出生於80年代的孩子,是喜歡自我標榜的一代。因為他們沒有畏懼,勝者雄,敗者寇,是這個時代加在他們身上的判斷標準。同時,他們也喜歡讓最多人看到自己。至少我,不是通過網路而是這本書,認識了平泳佳。
不過,一個17歲的少年創建的網站的點擊率能夠達到200萬,應該是件讓人驕傲的事情,至少它可以吸引一些有著同樣夢想的人們
——————————————————————————————————————————————————————————————————————
少年CEO就職事業單位
2006年07月10
上海星期三
上一次採訪少年CEO平泳佳已經是去年的事,為了他的網站舉辦的藝術培訓活動。一晃半年過去,當記者再次聯繫到平泳佳,他剛從北京領好畢業證書回到上海。
本以為畢業之後,平泳佳會專心經營他的仙童公司,沒想到,他現在竟然在教育事業單位擔任宣傳工作。問起他為何會做這樣的選擇,平泳佳回答得很實在,“我的公司已經步入正軌,不需要我投入太多精力去管理。而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很傳統的人,他們覺得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會比較好。事業單位雖然工資不高,但福利有保障,他們非常滿意,我也覺得能夠勝任。”
與平泳佳接觸時間不短,一直覺得他絕對是個不甘寂寞的人,竟然會願意在按部就班工作,確實讓記者有點詫異。可平泳佳卻認為,這裡才能發揮他的特長,“我雖然從高中就開始開辦網站,後來又有了自己的公司。但對媒體一直很感興趣,現在的工作應該算是興趣所在。”平泳佳認為:很多人概念中,事業單位的工作平庸無聊,是非常錯誤的。
“在哪裡工作都會有好壞,都會有機會得到更大發展。可能我的就業觀跟別人不同,不少人現在想進事業單位,是為了追求穩定的收入和福利,我承認這一點也是我希望的。但是,我同樣想在這裡做些事,來證實自己的能力。”平泳佳告訴記者,他現在工資每月1500元,且沒有其他額外收入,“在這裡也要熬得住。”他笑著說。
而他一手創辦的公司,則是貼補他的主要來源。平泳佳承認,單位的收入根本不夠他的花銷,“現在的年輕人,誰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沒有一些愛好,這些都需要花錢。倒不是說浪費,而是為日後的事業打基礎。”平泳佳覺得,如今的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的壓力很大,沒有一定物質保障,說什麼實現理想,“說得現實點,如果要買房買車,沒有錢怎麼行,難道一輩子靠父母,當然要自己賺錢。可是一般單位的工資怎麼夠,就算一個月三四千元,也應付不了上海高額的房價。”有一些自己的“副業”,平泳佳認為是年輕人改善生活的必要方式,值得提倡。不過,他也指出,“副業”必須在不影響本身工作的前提下搞,“如果影響了工作,反而得不償失,很可能兩頭都做不好。”不光是自己,平泳佳說,他的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副業”,搞“副業”是大勢所趨。
平泳佳之所以能夠找到現在這個工作,也由於在大學期間的實習。每個假期,他都會到各類媒體工作,一直擔任社會版記者,“那個時候之所以會做記者,是為了給自己多一些歷練,同時可以多結交點朋友。實習下來,發現自己很喜歡媒體的工作。”由於平泳佳的WHOPAWHO網站長期與教育部門合作,他的能力得到了一些領導的認可,當他表示想繼續從事有關媒體或教育的工作,就很快被現在的單位錄取了。
“大學里的實習真的很重要,不僅能讓你早點接觸社會,也能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平泳佳如此說。對於專業對口問題,平泳佳覺得,“專業並沒有那麼重要,你看我學的是製片管理,可現在的工作似乎跟專業一點關係也沒有。其實大學的學習只是教你一種方法,或者說形成一種氣氛。年輕人就應該多嘗試一些東西,不要有太多局限。”
——————————————————————————————————————————————————————————————————————
平泳佳——平、勇、佳
2003-12-2
少女雜誌
平泳佳:1983年生,曾任whopawho網站首席執行官,《17歲的CEO》作者,現於中央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製片專業就讀。既自卑又自信,具有天生的領導才能,可以一個人唱完難度頗高的《廣島之戀》。
2003年9月29號,正式採訪到平泳佳,這是一次有意思的採訪,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省力、省心、省錢。
省力——平泳佳同學曾經放了我一次鴿子,讓我苦等了一個上午之久,這次為了表示誠意,他特地到我的學校來接受採訪,讓我感動不已(後來我才知道他的表弟和他的助理和我是一個學校的,他都要來“特地”看看,這就是所謂的“一石三鳥”的高明策略)。
省心——平泳佳同學話多且頻率極快,是廣大記者們最喜歡的類型。
省錢——我盡地主之宜,盛情邀請平泳佳的表弟和助理吃飯,難得請人吃飯,總是很神氣,刷卡、買菜,忙得不亦樂乎,可是後來平泳佳竟然執意要把現金給我,變成了正宗的“我請客,他付錢”。
在9月29號之前,我概念中的平泳佳僅局限於以下概念:辦過網站,當過CEO,出了一本書,少年得志、春風得意。要是早十年,他一定能成為所有人矚目的焦點,可是近年來由於韓寒、滿舟、郭敬明等一幫“天才少年”的鋪墊,讓平泳佳成了一個“慢熱型”的知名人物,不過也好,畢竟他還是個孩子,過度的閃光燈也許會讓他迷失方向。
在9月29號之後,平泳佳在我腦海里的印象變的豐富起來,這些印象概括起來說,也就是3個字:平、勇、佳!平,平凡。CEO這樣的官位,雖然很多人還不知道CEO為何物,但也算是個大官。自從上次“爽約”事件以來,我就估計著這個小小年紀就配備了助理、秘書的CEO有些官僚,不過幸好不是。眼前的平泳佳長得很普通,1米78的身高,小而有神的眼睛,一身學生裝扮。談起自己的家庭更是毫無特別之處,爸爸在一家合資企業工作,收入還不錯,媽媽的單位效益不好,所以提早退休,唯一特別的就是在平泳佳初二那年,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台電腦(那時候電腦還不普及,絕對屬於奢侈品),也許就是這件奢侈品為他帶來了今天的成績吧。
小時候的平泳佳甚至是有些自卑的:小學不聽話,被老師“廢官”;初中升高中,交了5萬元買來了一個重點中學的名額;高一,因為除了上課和老師頂嘴之外一無是處,而無奈結束初戀;高三,成績欠佳,考大學似乎無望。
但平泳佳心裡還有一樣很寶貴的東西在支撐著他,那就是——勇,勇氣。在高二的某一天,平泳佳看著新任的辯論社社長站在那裡頭頭是道,忽然決定洗心革面,有所作為,決定成立一個和電腦有關的社團,順便也可以召集一小群人來領導領導。於是,憑著勇氣,馬不停蹄直奔“戒備森嚴”的校長室,請求校長批示。一個月後,“上南計算機發展社”成立;泳佳同學在校內的知名度也漸漸提高。
亦是憑著勇氣,平泳佳讓whopawho網站在缺少資金,缺少人力的條件下正式成立,在網站資金只有8元錢的時候,四處奔波、遊說,籌集資金,使一個小小的學校社團網站在逆境中存活下來。常聽梁靜茹唱“愛真的需要勇氣”,其實,不止是愛,想做一個成功的自己,勇氣更是必不可少。勇氣帶來的是希望,短短一年內,whopawho網站的點擊量超過200萬,成為全上海最有影響力的四家學生們戶網站之一,平泳佳和他的網站開始在電視、報紙、廣播中頻頻出現。網站越來越好,人越來越紅,組織活動也越來越容易。於是“whopawho愛心足球義賽”、“為了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中華骨髓庫計劃”、“千人長跑慈善募捐活動”像變魔術一樣地出現在大家眼前,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切的發起者、策劃者只是一個18歲的孩子。
佳。也就是好的意思。現在的平泳佳考上了自己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中戲,再加上自己又是班上屈指可數的男生之一,日子也變得滋潤起來。雖然CEO的身份變成了“曾經的CEO”,但他已經找到了自己未來人生的軌跡,有沒有CEO的頭銜也就不再重要了。除了沒有女朋友,一切似乎都朝順利的方向發展著。我問他,你做了那麼多的事,還把自己看成孩子嗎?他說當然啊,他依然是一個孩子,只是比別的孩子多一點經歷,少一些自由而已。
那天晚上八點左右,我們送平泳佳去車站,一路上幾個人嘰嘰喳喳的聊天,whopawho網站和網站的活動是他永遠的主題。不過後來不巧,平泳佳在我們的誤導下奮力五十米衝刺,卻上錯了公車,一臉無辜地被人趕下車后,這個曾經的CEO,現在的小作家,未來的製片人,一邊往回跑一邊朝我們大喊“啊!我又被你們耍啦!”
P.S:我一定要提一下那天晚餐的具體情況:
參與者:小薇(平泳佳的助理)、宋承乙(平泳佳的表弟)、平泳佳、我。
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小薇也是個厲害角色,要是坐在她旁邊的平泳佳說錯什麼話或是開了個什麼玩笑,一頓“拳打腳踢”是免不了的,助理比領導厲害多了。不過小薇很嚴肅地告訴我“你不要看他平常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他真做起事情來,不要太投入哦!”
我笑著問“怎麼個投入法?”小薇想了很久才回答“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的,……。”我把小薇省略掉的話概括為“事無巨細,必親自看過才放心。”
宋承乙是個小帥哥,剛開始的時候話不多,很老實的樣子,不過後來我偷偷跟他講,等你哥哥走了以後,把他的緋聞統統說給我聽哦,他拚命點頭,我為平泳佳感到悲哀。弟弟最欣賞哥哥的領導才能,對事業的執著和追求,當平泳佳給小薇布置任務的時候,宋承乙看哥哥的眼神是崇拜的。
平泳佳熱愛蕃茄炒蛋,他說他在中戲的時候總是買3兩飯再加2份番茄炒蛋倒在一起吃,並重複強調多遍,後來我才領悟過來那天我只買了一份。最開心的是我,帥哥、才子、佳人共同陪我完成採訪任務,怎一個“爽”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