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線型設計
流線型設計
流線型設計是美國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最流行的一種設計風格,以圓滑流暢的流線體為主要形式,最初主要運用在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上,後來廣泛流行,幾乎波及到所有的產品外形。
科技發展與消費主義促成了流線型風格的產生和流行。科技發展經常給現代設計提供以靈感,流線型本是空氣動力學中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表面圓滑、線條流暢的物體形態。這種線狀,因為能夠減少物體在高速運動時的風阻,所以被運用到交通工具的設計上。20世紀30年代塑料盒金屬模壓成型方法已經得到廣泛地應用,加上較大的曲率半徑和便於脫模和成型,為這一造型方法的形成提供了生產條件,流線型設計的發展也與消費市場密切相關。
流線型設計
其實早在20世紀初期,歐洲人就已經著手研究造型與運動速度的關係。1914年德國設計師加丹加首先採用“淚珠型”的形式進行汽車設計,1921年德國飛機設計愛得蒙·倫普勒則嘗試設計流線型飛機。但是這都沒有進入真正的設計生產階段。真正將這些研究在設計中付諸實施的是處於商業消費主義漩渦中的美國設計師。20世紀30年代初,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聘請雷蒙德·羅維設計火車頭。羅維根據空氣動力學與流體力學的原理,把機車設計成像紡錘一樣的流線型。不但大大減少了行車的阻力。加快了車速,減少了燃料的消耗,而且給人以象徵高速運動的現代感。此後羅維又為美國“灰狗”長途汽車公司設計了流線型風格的汽車,在美國造成了很大影響。
20世紀30年代隨著風洞試驗在汽車工業的採用。美國多家大型汽車公司都在流線型設計方面做了許多嘗試,從而加速了流線型在交通工具中的應用。1933——1934年美國設計師理查·富勒設計的“迪瑪西安車”就是採用了珠狀的三輪汽車,據稱時速50英里,可以節省50%的燃料,被視為流線型運動的重要開端。
流線型設計
流線型設計
但是因為體現了流行風格和時代感,所以這個單純追趕時髦的訂書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訂書機。1939年在紐約舉辦的世紀博覽會是美國流線型設計最集中也是最大型的展覽。流線型設計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對現代產品尤其是交通工具的設計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即使在今天也能經常看到這種風格的設計。
流線型風格的魅力在於它給經濟大危機下的人們帶來了希望和解脫,成為走向未來的標誌。流線型的情感價值超過了實用功能。對此我們需要認識到,設計從根本上說不是形式問題。而是充分地利用系統資源,在組織完美新形式的同時,實現人類的需求理想。美國“二戰”后工業設計的巨大發展正是在認識克服了設計上的極端形式主義弊端之後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