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胡克勤的結果 展開
- 洛娃集團董事長、總裁
- 山西省人民檢察院原黨組成員、原副檢察長
- 農機科技示範戶
胡克勤
農機科技示範戶
胡克勤,男,1961年生,洛娃集團董事長、總裁。洛娃集團於1994年創建,初期為北京洛娃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現在已成為集洗滌、乳業、房地產三大產業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擁有一家母公司、七家控股子公司。
胡克勤,男,現年27歲,中共黨員,縣四屆人大代表,孝昌縣花園鎮中胡村八組村民。他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農機事業的滿腔熱情,艱苦創業,從當初的一台東方紅702型推土機發展到如今擁有旋耕機、收割機、插秧機、運輸車等種類農用機械設備16台套,總動力200餘千瓦,價值40餘萬元,年創利潤20萬元服務周邊三個鄉鎮10餘個村的農機大戶,成了該鎮、該縣,乃至全市有名的農機致富典型和農機科技示範戶。
胡克勤同志的創業事迹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2006年以來他先後當選為四屆人大代表,被評為“孝感市優秀青年”,榮獲孝昌縣“十佳青年創業之星”提名獎,被聘為“縣農業局政風、行風建設義務監督員”;被縣農機局選定為農機科技示範戶,並為其《孝昌縣克勤農機服務站“掛牌;孝昌縣電視台、《孝感日報》等媒體也多次對他進行了報道,省、市有關領導也多次親臨指導、關懷、給予高度評價。面對榮譽,他不驕不躁、再接再厲,在心中時刻謀划著農機服務的新文章,以服務農民、服務農業,為農業機械化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一、熱愛農機,立志獻身農業機械化事業。胡克勤家有個油榨作坊,在家庭 陶下,他逐漸對農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中畢業后,他利用閑暇時間,通過到職高參加農機培訓,買專業書籍自學、拜師等方式,很快掌握了一手過硬的農機技術,並暗暗決心在農業機械上干一番事業。1999年秋,憑著自己的執著,年僅18歲的胡克勤終於說服父親拿出積蓄一生的2.5萬餘元錢為他買了一台二手推土機,開始了他的農機服務之路。時逢農業大開發,業務接連不斷,不到三年,他就為周邊村民拱塘30餘口,平整耕地1000餘畝,完成土方2萬餘方,為改善當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盡了一份力,自己也在農機服務中收回了成本,還有了近10萬地的積蓄。以這10萬元為資本,胡克勤不斷增添新的農機具,農機服務一年一個樣,一年一個台階,服務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農機服務步入快車道。
二、敢為人先,積極應用先進農業機械和農事操作方式,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做貢獻。胡克勤是一個不安於現狀、善於思考的人,只要是看準了的事就大膽去做。在外面闖蕩期間,他發現農村青壯年大多出外打工,留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殘、婦女兒童,每到農忙勞動力嚴重不足,請人幫工難且價格高。如果買一台旋耕機、收割機市場一定很好。這樣既可以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又能降價農業勞動強度,還能為自己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收來源,說干就干,2002年、2004年胡克勤投資近9萬元,買了一台聯合收割機、一台旋耕機,05年、06年、07年又先後投資30餘萬元,購買了一台大型旋耕機、一台收割機、三台插秧機及其它抗旱、機防小型農業機械9台套,農機服務越做越火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新鮮事物,農民保守的特性顯現出來。什麼機械耕的田不好,不長莊稼;收割機把田碾板了、損耗大;機械插的秧像花線一樣沒有收成等等,總之一句話,不相信機械作業。胡克勤二話不說,把自己的30幾畝承包田做試驗,全部機械作業,讓群眾鑒證,讓事實說話,最終說服了群眾。農戶由最初的不願意到上門求,甚至排隊的地卡。農民踴躍使用先進農業機械和農事操作方式的局面迅速打開。胡克勤的農機服務業務量迅速擴張。胡克勤農機服務的內部和範圍已由最初僅是為本村翻耕近100畝,擴展到現為周邊三個鄉鎮10多個村的近3000畝耕地提供機插、機收、翻耕等服務,年收入也由最初的3萬元余元,增加到20餘萬元;農戶也從中受益,按保守估算,人工:耕整100元/畝,插秧160元/畝,收割脫粒等180元/畝;而機整60元/畝,機插70元/畝,機收80元/畝。僅此三項每年可為農民節省開支230元/畝,為農民增收近70萬元。胡克勤累計為農戶機耕農田8000餘畝,機收莊稼5500餘畝,機插1500餘畝,為農民節約開支近100萬元。達到了農戶個人雙贏。
三、充分發揮自己的示範帶動作用,促一方農業機械化發展。胡克勤的農機服務業越做越大,在周圍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不斷有人慕名前來拜訪、討教。他總是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的經驗、教訓、看法傾囊相千,幫他們分析農業機械發展趨勢,講解農機操作及維修要點,以自己的親自經歷告訴他們從事農機服務事業是大有希望的,從而打消他們從事農機服務的顧慮,積極投身農業機械化廣闊天地中去。在他的鼓動下衛店鎮武河村的武三芳,季店鄉安界村的劉萬清,下灣季的季新橋,花園鎮高潮一村的李仲清、張勝華等60餘人先後購買了旋耕機、收割機專門從事農機服務,每人每年至少為2000畝耕地提供農事服務,收入少的三四萬元,多的十多萬元,成了當地的農機專業戶,他們既服務了農戶,又為自己找到了一塊發展的天地,極大的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圖片(圖1、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