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學館
翠屏學館
翠屏學館:始建於清咸豐八年(1858年),為義塾,對外收徒,培養出多位學人義士。因遙對台兒庄南部翠屏山,故取名“翠屏學館”。現位於台兒庄古城內。
台兒庄的私塾學校,光緒年間有32處,培養出許多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運河支隊創始人孫伯英、趙靜波,著名詩人賀敬之,著名戲劇導演鄭亦秋,歷史學家胡繩武、張玉法,軍旅作家賀茂之,台灣美術教育家金哲夫,兒童文學作家郁化清,江蘇著名畫家賀成等知名人士,都是台兒庄私塾教育體系的受益者。該學館1938年毀於戰火,後於原址重建,現為私塾文化、古玩字畫和古本圖書展示區。
![翠屏學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e374d030cf945b0ae4555ece8efce5.jpg)
翠屏學館
翠屏學館是文廟的建制,由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和兩側的廡房組成。大成門前“跬步休輕,可酬胸內摩雲志;寸陰莫誤,請聽門前流水聲”是一幅勸學的楹聯。意思是:學子循序漸進的腳步,是實現凌雲壯志的基礎;在學習的道路上,不要耽誤一寸光陰,因為時間像流水一樣,匆匆逝去,永不回頭。東側廡房主要為私塾文化及古本圖書展區。私塾先生的文房用具,戒尺是原來私塾里較為常用的體罰工具,也是私塾文化的特色展現。大成殿裡面供奉的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大成殿有一個“金榜題名,連中三元”的參與性遊戲。“連中三元”分別中的是“會元”、“解元”和“狀元”。西側廡房是私塾文化展示區,古人讀書上課的情景。